第234章 战火骤起!
作品:《名义:从扫侯亮平出门开始》 此次随行的秘书,是丁培胜亲自安排的一位年轻人。
年纪不大,却经历丰富,不止一次参与过高规格会议。
也曾服役军中,关键时刻还能担当护卫。
高育良对他印象不错,闲暇时常叫来聊几句,了解些情况。
临近靠岸时,岸边已聚集不少人迎接。
其中包括特美鲁的高级行政大臣卡尔佩斯。
原本常驻的帝国使节安向道今日未至,听说是因一场重要会议脱不开身。
到场的是负责文化事务的使者白向权。
双方见面,简单问候几句。
高育良的秘书吕之阳似乎与白向权相识。
“你们俩,看起来挺熟?”
吕之阳笑着点头:“当然熟,他是我老师。”
高育良有些意外,没想到还有这层关系。
白向权并非寻常人物,早年曾是帝国内阁候选名单上的要员。
可惜因一场意外事故牵连,失去了晋升资格。
卡尔佩斯上前寒暄:“高先生大驾光临,真是荣幸。”
“请放心,特美鲁绝不会让您失望。”
“这里有连绵的丘陵,也有辽阔的大海,定能让您感受到不一样的风光。”
“今晚我先设个小宴,请您赏光。
正式的接待活动稍后再办。”
“咱们这就动身吧。”
高育良点头应下。
专车和护卫早已备好,随即转移住处。
他被安置在帝国特区内的居所,位置极为重要。
整个区域规模宏大,居民大多是帝国派驻人员,此外也零星住着几位科学家和少数独立媒体的记者。
当晚众人出席了卡尔佩斯主办的聚会。
他的夫人是本地人,口味偏辣,菜肴里全是火劲十足的调料。
一顿饭下来,满屋此起彼伏地打着喷嚏,几乎没人吃得消。
宴席将近尾声时,卡尔佩斯邀请高育良到花园散步。
夜色中,他轻叹一声:“你们终于来了,就像一道光。”
“我不打算瞒你。
安向道是个好人,只是年纪大了,精力不济。”
很多时候他不愿为我们提供意见,致使我们在许多决策上错失良机。
据说他不久就要调走,我们更希望由您来接替他的位置。
想必您也清楚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局势,令人惭愧的是,至今仍有不少人食不果腹。
高育良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头。
“别放在心上,这事你不必太过纠结。”
“至于安使者的安排,目前我还不太了解具体情况。”
“但我可以明确一点,军事这块我会亲自抓起来,你们放心,合作方面绝不会含糊。”
“不过我也希望你能坦诚相告——那三个国家,是不是又在暗中窥伺,打算动手?”
“如果真是这样,我希望尽早应对,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
卡尔佩斯正等着这句话。
这话意味着对方确实有意携手共进。
而只要帝国真正介入,其他三国再想轻举妄动,就得好好掂量后果了。
转眼间就到了2018年年底。
安向道在高育良到任四个月后被调离岗位。
白向权接任其职。
可还不到两个月,白向权因健康原因只能退居幕后协助。
另一位原本分管其他事务的使者李因栓,开始全面接手工作。
但他运气不佳,上任才三天,不慎扭伤脚踝,不得不暂时退出。
于是,高育良临危受命,全面接管所有事务,正式成为特派主官。
他上任之后,最欣慰的人莫过于卡尔佩斯。
这意味着双方的合作能更加顺畅自如。
事实也正如卡尔佩斯所料,高育良与他的沟通日益直接高效。
然而特梅鲁的局势却迅速恶化。
时间悄然侵蚀着这片土地上的安宁。
2019年2月,战火骤起。
邻国之中实力最弱的金塞拉,率先对特梅鲁发起进攻。
双方在边境交锋,金塞拉准备充分,特梅鲁边防部队遭受重创,节节败退。
深夜,电话铃声划破寂静,惊醒了熟睡中的高育良。
卡尔佩斯语气急切:“高使,现在真的需要您出手帮一把!”
“前线已经出现溃势,再这样下去,我们将无路可退!”
“求您指点一二,给我们拿个主意!”
高育良戴上眼镜,拧亮台灯,走到墙边的地图前,取下一份早已备好的应急方案。
那是丁培胜交接时留下的预案,一旦发生突发状况,便可依此应对。
他只匆匆扫了一眼,眉头便皱了起来。
“金塞拉军力本就不强,就算全副武装,也不该打得你们这么狼狈。”
“这是一次试探性行动,你们不用慌乱。”
“我会调动一部分协调资源。”
“给我一点时间处理。”
此时金塞拉国内,许多人正密切关注帝国的反应。
战事刚起不久,他们便发现帝国的军舰正缓缓驶近。
两地距离并不遥远。
高育良同时拨通了金塞拉高层官员的电话:
“我是高育良,帝国驻特梅鲁特派代表。
我以天下百姓为念,恳请贵方立即停止军事行动。”
“我再强调一次,若不停止,我们将采取必要反制措施。”
“此外,我希望你们的部队仅限于第一道界河区域活动。”
“我重复一遍:你们的行动范围,只能停留在界河附近!”
可他的警告如同投入深海的石子,没有激起一丝回应。
没人把他的话当回事。
这个结果让高育良心头不悦。
他默默坐在沙发上,神情沉静。
这时白向权走了进来,脸色有些发白。
“看来这背后是有预谋的。”
“金塞拉本身没多大能耐,竟敢主动挑衅特梅鲁。”
“说明什么?说明它背后的靠山已经开始动作了。”
“他们觉得我们在这一带的影响越来越大,坐不住了。”
“老高啊,咱们不能再一味忍让。”
“有句话讲得好,狭路相逢勇者胜,谁先亮剑,谁就掌握主动。”
高育良认同这番话。
可眼下帝国自身处境刚刚有所起色。
贸然出手,代价太大。
这个时候挑起战端,不是明智之举。
白向权盯着他,目光沉静。
“依你之见,眼下该如何应对?”
“先让他们打一仗看看?”
这话听起来,倒像是在试探什么。
高育良却摆了摆手,不以为然。
事到如今,绝不能再退让半步。
一旦示弱,对方就会步步紧逼,得寸进尺。
既然战火已经燃起,说明他们早已做好打算,绝非仓促之举。
金塞拉最好看清楚形势。
若他们胆敢越过界河,那就是把刀架到了帝国脖子上,逼着我们出手反击。
换句话说,他们正亲手给帝国制造一个出兵的正当理由。
高育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神情依旧冷静,但眼底已透出不容动摇的决断。
“接下来,就看金塞拉怎么走了。”
“要是真不要命,那就别怪我们不留情面。”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顿时议论纷纷。
可谁都听得出来,这句话几乎等于宣告:帝国将动用武力介入。
其实,白向权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李因栓那会儿奉行的是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但现在局势早已失控。
金塞拉简直是在死亡线上来回蹦跶,毫无顾忌。
开战四个小时后,卡尔佩斯来电。
“前线部队刚传来消息。”
“十五分钟前,他们完全无视我们的警告,开始朝我方城市推进。
总觉得这背后不太寻常。”
“高领导,能不能派些兵力支援我们?”
高育良沉默片刻。
不是不想帮,而是此刻难以轻易插手。
两国之间的纷争最是复杂,更别说还有另外两个大国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卷入战局。
现在贸然出面调停,只会引来更大的连锁反应。
一旦战火全面点燃,到时候究竟是管还是不管?
况且这次进攻更像是试探。
这点高育良再三强调过——若此时暴露帝国的真实战备情况,只会刺激对手积蓄力量,伺机反扑。
双方很可能陷入一场无形的军备比拼。
而那样的消耗,会无声无息地拖慢帝国的整体发展节奏。
这片荒芜之地,根本不值得倾尽全力去争夺。
真正可怕的,是躲在幕后的那只手。
它正在设法耗尽帝国所能调动的一切军事资源。
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究竟是谁在背后策划这一切?
用金塞拉这样一个小国来牵制庞大帝国,简直是棋中高手。
而且此人深谙“田忌赛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