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何时出了这样一位天才人物?
作品:《名义:从扫侯亮平出门开始》 若真能实现,摆脱千年老二的位置。
他有底气,再进一步,冲击御书房的大臣之位。
前提,是在汉东这个一把手的位置上冲。
而不是直接调入京城。
想到这里,高育良拿起手机,拨通了汤光耀的号码。
既然如此……
那我便再高调一回吧!
“老汤啊。”
“嗯?有情况吗?”
“让那些代表先别急着离开。”
“什么意思……”
汤光耀一下子来了劲头。
原本懒洋洋的状态瞬间提神醒脑。
他太了解高育良的性格了。
这个人最爱的就是在做事中展现自己。
“来一场就职演说吧!”
高育良笑着说道。
没错,他准备公开亮相。
他一直记得,上一世裴一弘在汉江省讲过一句话——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来主沉浮!
他要重现这一幕。
而且是在所有汉东高层面前说出这句话。
他相信,这会掀起不小波澜。
也让汉东乃至全国都知道,他上任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抓经济。
“什么职位?”
这是汤光耀最关心的问题。
“晚上七点的新闻,你就知道了。”高育良笑了笑,他刚从人事部门出来,相信晚上就会有消息。
等二十六号会议一结束,他就能返回汉东。
今晚的新闻,特别是关于他的职务公布,注定要让不少人吃惊。
“透露一下呗。”
汤光耀像个孩子一样追问。
“省韦书籍兼代理省掌。”
对于汤光耀,高育良也不藏着掖着,把前面两个头衔说了出来,后面的,就当作给他的意外之喜吧。
“好……”
“好……”
“好啊……”
汤光耀激动地连说了三声“好”。
连脸色都因为兴奋而微微泛红。
“我没法送你什么礼物。”
“但你的上任,我会办得风风光光,让整个汉东都知道你的到来。”
高育良,将是他一生的骄傲。
因为他曾亲手把他从大学副校长的位置上提拔起来。
“哎……”
高育良刚想继续说点什么。
电话那头,汤光耀却已挂断。
高育良哪知道,汤光耀挂完电话就急匆匆地找药去了。
再不吃点护心药,怕是真撑不住了——刚才太激动了。
刚把药吞下去,手机又响了起来。
是亲家母打来的。
“亲家公,你现在在哪呢?”
“在京城。”
“我知道你在京城,我今天也刚好回京了,准备去原单位办点手续。”
“亲家母打电话是有什么事吗?”
高育良不愿多绕弯子,对方心思深,他也不想浪费时间。
“确实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那就直说吧。”
“还是见了面再说吧。”
“可以。”
高育良没意见。
时间已经不早了,下午四点半,亲家母还特地邀请他去家里吃顿晚饭。
他也没推辞。
……
傍晚六点五十五分左右。
高育良坐在亲家母家的客厅里。
亲家母和她儿媳也在沙发上坐着。
苏玫那双迷人的眼睛不时看向电视,又悄悄扫过高育良。
而苏玫的女儿苏倩倩在一旁低头玩手机。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
她身上还穿着练舞时的白色紧身舞裙,腿上套着肉色丝袜,线条纤细修长。
而亲家母依旧如旧。
穿着紫色居家服,脚上是薄如蝉翼的丝袜,双腿优雅地搁在茶几上,仿佛在展示她那一双精致秀气的脚。
可惜……
高育良对此毫无兴致。
他的注意力始终盯着墙上那台电视。
现在是央视一套。
离七点新闻只剩几分钟。
他的任命,马上就要公布了。
在这种时刻,他哪还有心思去留意这些细节?
等正式发布后,走完流程,后天中午就能回汉东。
在事业与前程面前,其他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
不要提及这般风景。
即便面前这对婆媳脱得一丝不挂。
高育良也不会投去一瞥。
其他的事,等完成自己的要务再说。
此时,像高宇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汉东,各省韦常委们。
还有那些身居要职的官员们。
甚至高育良的前妻和现任妻子此刻也是如此。
自从今日的汉东群众大会后。
他们都清楚。
沙瑞金彻底失败了。
因此,他们都在观望。
因为这个层级的信息实在太高。
别说他们,就连汉东群众主任汤光耀,目前也得不到确切消息,只能等新闻报道。
坐在高育良旁边的苏玫。
显然也注意到高育良的一些异常。
她虽然有些心思,但也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
苏玫将自己白嫩修长的玉足收回。
那双令无数足迷为之痴狂的美足,就这样被她塞进棉袜中,身子也坐得笔直,美目如他一般注视着电视。
当时间来到七点时。
“高叔叔……”
“谢谢……”
高育良微笑着接过递来的茶。
先前的新闻,一如往常。
一些熟悉的面孔出现在画面中。
主要是巡视内容,接着是一些国际新闻。
当时间来到七点十五分时。
电视的画面突然切换了一个画面。
此时,一张蓝天背景的大头照,占据了电视屏幕的中央,照片中是一个灰白头发的男人。
发型一丝不苟,三七分界。
脸上戴着一副金丝眼镜。
照片上的人正是高育良。
此时,坐在旁边的这对婆媳,两双光彩照人的明眸顿时睁得老大。
苏倩倩那双如卡姿兰广告般的大眼睛,不时看看电视,又看看靠在沙发上的高叔叔。
苏玫那双风情万种的美眸也是如此。
此刻,她哪里还有心思卖弄风情。
那双迷人的双眼紧盯着电视屏幕。
耳朵也竖得老高。
生怕漏掉什么细节。
音响中传来一阵浑厚的男声播报。
高育良的照片出现在电视屏幕的左侧,右侧的空白处,则出现了一行行机械字体。
随着新闻播音员每说一句。
高育良的右侧便出现一行工整的字体。
“高育良,男,汉族,帝国党员。”
“1965年7月13日出生。”
“现任大汉帝国汉东省省韦副书籍,兼汉东省证法委书籍,同时兼任汉东省代理省掌职务。”
“经御书房会议决定。”
“免去高育良同志汉东省韦副书籍职务。”
“免去高育良同志汉东省证法委书籍职务。”
“高育良同志,于2014年2月24日正式担任汉东省韦书籍,兼任汉东省代理省掌。”
“同时,兼任大汉帝国华东军区国防委员会副主任,汉东省军区国防委员会主任,担任汉东省军区第一书籍。”
“高育良同志是我党的……”
“高育良同志,1965年出生,孤儿。”
是的,就是孤儿……
“孤儿”这两个字格外显眼。
显然新闻特意强调了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