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要干就大胆地干

作品:《名义:从扫侯亮平出门开始

    高育良收拾完毕时,


    黄亦玫像个邀功的小孩子一样,拉着大姐和二姐视频通话,画面一出现,宋运萍和柳映雪立刻惊呼“青春回来了!”


    现在的高育良,不就是二十年前那个风华正茂的他吗?


    习惯了高育良总是一副老成持重模样的姐妹俩,一时之间还真有点不适应,甚至觉得挺有意思,还打趣说等他回去也要尝试一下“返老还童”,尝尝“老牛吃嫩草”的滋味。


    两人从商场出来时,


    高育良手里拎着十几个购物袋,


    其中大部分都是他新买的衣服。


    其实这些衣服他并不太想买,


    毕竟穿着的机会不多,


    顶多也就是像今天这样才穿一穿。


    两人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


    在这里总共花费了近一百万元。


    没错,就是一百万。


    单单两只情侣腕表就花了七十万。


    当然,大家心知肚明,


    高育良身上肯定是没带什么钱的,


    就算有也不敢乱花,


    今天一刷卡,明天可能就会被找上门了。


    这些开销,全是黄亦玫掏的腰包。


    别看她年轻,黄亦玫可不简单,


    她现在从事的是艺术展览行业,手里还经营着一家投资公司,这家公司还持有高家旗下部分企业的股份。


    若论资产,她也是个身价十几亿的小富婆。


    这些积蓄,也都是为了将来给儿子的保障。


    ……


    中午一点多,


    两人在外面用过午餐后便回到了住处。


    刚进门,高育良就接到老婆的视频请求。


    “太帅了……”


    柳映雪坐在沙发上,忍不住发出少女般的惊叹。


    二十年前,她就是被这张脸迷住的,如今再见到,依旧心动。


    “说正经的吧……”高育良无奈地坐下。


    “有消息了吗?”


    “看来,有人已经找上你了。”


    “你说呢……”


    柳映雪翻了个白眼,“这几天我都被烦死了,特别是那个医院院长。”


    最近李波几乎是天天往她办公室跑,


    一天至少三四趟,昨天甚至来了五六次,把她烦得今天直接没去上班。


    虽然烦,但她也没怪李波,


    毕竟这位院长也身不由己,


    上上下下那么多领导都在施压,


    他夹在中间也不好做人。


    “你这样不行……”


    “下午还是照常上班。”


    “什么意思?”


    柳映雪皱起眉头。


    “你就说,我有可能去天海工作。”


    “是当市长,还是当市韦书籍?”


    “你说呢……”


    高育良瞪了她一眼。


    还问当市长还是市韦书籍,


    要是真当上市韦书籍,那他的人生履历得大改特改,连柳映雪也可能得进入妇联系统,到时候就得频繁出差和接待。


    柳映雪作为高育良的妻子,自然也得跟着去。


    “好吧……”


    两人又闲聊几句便挂断了。


    坐在一旁偷听的黄亦玫,在高育良放下手机后,立刻扑了过来,坐在他腿上,搂着脖子,满脸好奇。


    “你真打算去天海?”


    “怎么,你希望我去天海?”


    “别的事我不管,从我个人来说,我是挺希望你去的,那边还有我们的展览馆。”


    如果高育良真的调去天海任职,


    黄亦玫也会跟着过去,以二姐闺蜜、高育良师妹的身份时不时去他家小住几天,等玩够了、腻了再离开。


    这种事她以前也不是没做过。


    “那你就好好期待一下吧。”


    高育良搂着她笑了笑,没再多说什么。


    去天海,也许会去,


    但不是现在去当市长或书籍,


    如果真要去,那至少也得是去“一锤定音”的角色。


    他目前还不具备前往的资格。


    具体该如何安排……


    大家都觉得明日午后便会有定论。


    明日午后,将举行值班会议。


    主要议题便是围绕他展开。


    ……


    转眼,会议进行。


    有人提议给高育良肩上加些分量。


    对此,其他人自然持不同意见。


    尤其以赵文宣几人最为反对。


    面对众人的异议,都察院院长显然不同意,他特别肯定了高育良的贡献,强调了官员年轻化的重要性。


    对此,刑事院院长辛建义也表示认同。


    最终,意见大致分成三派。


    第一种意见是将高育良调往天海担任市长,并将其作为试点城市,同时列举了诸多优势。


    首先,天海的经济最为繁荣;


    其次,天海的财政状况最为充裕;


    最后,天海可以直接与全球接轨。


    第二种意见是让高育良出任汉东省省韦书籍,而沙瑞金则调任财政或电力等部门。


    最好能促使双方形成互相监督的格局。


    或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相关事务的委员会。


    由沙瑞金担任委员会主任。


    高育良在担任汉东省韦书籍的同时,兼任委员会副主任,再由省掌另派他人空降。


    第三种意见则是支持让高育良担任汉东省韦书籍兼代理省掌。


    既要做,就要做到极致。


    大胆授权,让他放手一搏。


    “要干……”


    “就要大胆地干。”


    “要权,我们就给他权。”


    “具体成效,一年见分晓。”


    最终,还是由一哥拍板定案。


    “一年时间”这句话也让反对者无话可说。


    一年的时间,他们还等得起。


    “若真要这样安排的话。”


    “汉东的班子也得相应调整。”


    刑事院院长辛建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看看汉东省的领导名单便知。


    省韦方面,周桂梅、刘开河、李洪军、马步清,几乎全属高育良一派。


    此外,吴春林、丁元洲和李达康三人。


    看他们上次的弃权表现就知道了。


    如果情况继续发展下去,这三人恐怕也会倒向高育良。


    剩下的王政、秦兴文,也属汉东本地派系,而田国富一人又能做什么呢。


    恐怕连纪伟也会被下面的人架空吧!


    还有汉东省最高法院院长,以及省检察院检察长。


    如此算来……


    几乎全是高育良的人。


    除开省韦方面。


    再看看正府那边。


    汉东目前有五位副省掌。


    除去王政外,还有四位,其中一位属汉大帮,另一位也与周桂梅关系密切。


    剩下的两位被他拉拢也只是时间问题。


    这样发展下去,势必形成“一言堂”。


    甚至从上至下,全部是高育良的人马。


    他们自然不愿看到这种局面。


    “各位怎么看……”


    一哥平静地扫视在场众人。


    “老李,你怎么想?”见众人沉默,老大最终将目光落在人事院院长李嘉德身上。


    李嘉德也在思考该调动谁。


    首先,周桂梅目前不宜轻动。


    至少这一年之内。


    汉东必须维持由高育良主导的行政体系。


    这样他才能施展手脚,说白了就是不能有掣肘之声,其他事情等一年后再议。


    一年之后,相信高育良也打下了基础。


    届时再做打算也不迟。


    加之此人刚刚升任汉东省韦副书籍。


    自然不便轻举妄动,即便要调整,也应放在一年之后,届时两位省韦副书籍都将换人。


    至于证法委书籍一职,他们都没打算动,心知肚明,就算派去恐怕也会被架空。


    俗话说得好,再大的官,也比不上直接管事的人。


    公安厅、司法机构及检察系统,均被高育良牢牢掌控。


    甚至连几位副书籍也是他的亲信,恐怕连部分厅室负责人、处长也都站在他那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