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所谓大局,到底是什么?

作品:《名义:从扫侯亮平出门开始

    小学一年级的教材本就不多,语文、数学、历史、思想品德,再加上汉东省编写的两本地方教材。


    除了数学是帝国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版本,


    其他几本全国通用教材之外,


    剩下的语文、历史、思想品德这几本,每个省都不一样,而这三本却明显有问题。


    语文课本中,隐约可见对东瀛文化的过度推崇。


    历史教材里,近代历史被有意淡化,甚至还有为东瀛辩白的内容。


    高育良一看便明白其中的意味。


    “真是有你们的。”


    “怎么了?”


    宋运萍端着水果走过来。


    “你自己看看。”


    他把那两本书递给她。


    宋运萍也翻开翻看,起初还没察觉,可当她看到中间那段内容时,脸色骤变,愤怒中夹杂着一丝迟疑。


    “这是去年一年级用的教材。”


    “没想到,今年二年级竟然更加严重了。”


    她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地坐了下来。


    其实,这件事她早就有所耳闻。


    可即便知道又能如何?


    当初高育良也无法插手,甚至可能还被赵立春抓住把柄。


    “他们这是在试探底线。”


    “看来汉东出版社得来一次彻底清理,恐怕得换上几个老派人物才能见效。”


    此时的高育良已然下定决心。


    必须换一批人进去。


    先从汉东省出版社社长开始!


    还有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社会名流也一样。


    只有这样,才能压下他心中的怒火。


    “你得慎重行事。”宋运萍担忧地望着他。


    她知道,他是想动真格的。


    但她也清楚这背后的风险。


    她之前也私下查过一些情况。


    目前来说,汉东的情况最为突出。


    其他地方虽有类似问题,但很快就被压制,甚至连外界都不知道。


    但汉东却完全不同。


    东瀛在汉东的投资实在太多。


    甚至可以说这样一句话:


    如果东瀛在帝国有一万家企业,


    那么其中六千家都在汉东,其余四千才分布在全国各地。


    可见汉东所占的比重。


    其中吕州市又是最严重的地区。


    2009年时,东瀛企业正值巅峰时期,


    吕州当时近百分之五十七的GDP都由东瀛企业贡献,走在街上随处可见东瀛人。


    直到蔚蓝科技在吕州大量设厂后,


    情况才逐渐扭转。


    如今东瀛企业在吕州GDP中的占比,


    已从百分之五十七下降到百分之三十二左右,并且每年还在持续下滑。


    “汉东的教育系统必须整治。”


    不整治,就没有理由插手;


    没有理由,就无法掌握话语权;


    不掌握,就谈不上掌控整个教育体系。


    高育良心里早已有了打算。


    将汉东教育系统的问题放大。


    有问题的就处理有问题的人,


    没有问题的也要找出问题来。


    如果可以,就从省教育厅厅长开始动刀。


    宋运萍还不知道他心中真正的想法。


    看着前夫这副神情,她十分担忧,


    生怕他做出什么难以收场的决定。


    “你想怎么整治他们?”


    “如果东瀛企业的占比降到百分之十以下,汉东当然可以强硬应对。


    但现在的局势不同。”


    “一旦这些企业大规模撤离,”


    “你找谁来接手?”


    “没人接手,就会造成大量失业。”


    “你现在只是代理省掌,如果因此引发大规模失业,上面会怎么看?”


    “到时候其他派系马上就会对你发起攻击。”


    “就算你岳父再有能力护你,也得拿出实际数据来。”


    “GDP还能修饰,可失业率这事,帝国统计局可一直盯着呢。”


    “你说,失业率你拿什么去掩盖?”


    “吕州市常住人口接近一千三百万,但真正拥有本地户籍的,不过八百多万。”


    “其余四百多万,全是外来务工人员。”


    “东瀛这些企业在吕州,养活了超过一百万人。


    哪怕人员波动一成,也影响十几万家庭。”


    “这还只是吕州一个城市。


    像林城、京州这样的地方,东瀛企业的占比也超过五分之一,你说这些地方该怎么办?”


    “这还只是东瀛企业,更别提还有高丽的、欧洲的、美洲的企业。


    这些又该怎么处理?”


    “今天你动了东瀛的企业。”


    “人家肯定会反应。”


    “你能把所有外资企业都一刀切了吗?”


    “你要是真这么做,先不说上级怎么想,恐怕你马上就会成为整个汉东省的罪人。”


    见他情绪慢慢平复下来。


    宋运萍轻轻在前夫身边坐下,握住他的手,柔声说:“我明白你心中的正义感。”


    “但你要记住,你不是普通人,你不能用普通人的思维去思考问题。


    你是汉东的省掌,首先考虑的不是情绪,而是全省八千多万百姓的生计。”


    “你身上担着的是整个汉东八千多万老百姓的未来。”


    “上面要是想整顿这些企业。”


    “下面也只能配合执行。”


    “今天你把这些企业都清掉了。”


    “那明天呢?以后呢?”


    “以后难保还会有类似的问题出现。”


    “现在你已经盯上他们了,只要他们一有扩张的苗头,立刻出手制止,总比让他们在暗处发展要好。”


    “我的建议是,这些人迟早要处理。”


    “但不是现在。”


    “你现在只能处理具体负责人。”


    “千万不要扩大事态。”


    “找到背后操控的人,查清楚是哪个行业出了问题,然后你再在那个领域扶持一个本土产业。”


    “同时,对这几家企业进行精准打击。”


    “你要是直接清理,那就太草率了。”


    “要讲究方式方法,以新换旧的方式去解决。”


    “等他们对经济的影响力减弱了,你再动手,让他们付出沉重代价。”


    宋运萍将自己的思路缓缓道出。


    “唉……”


    高育良叹了口气,语气中透着无奈。


    他当然知道前妻说得对。


    自己早已不是普通人,不能再有普通人的冲动。


    无论多愤怒,都必须以汉东省的整体利益为重。


    所谓大局,到底是什么?


    老百姓的饭碗,就是大局。


    再往上说,真正的大局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要保住百姓的生计,实现双赢。


    如果做不到……


    呵呵。


    那国家要你还有什么用?


    你不行,自然有人来替你。


    一个人不行,就换两个人。


    两个人不行,那就再来第三个。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现实。


    看到前夫眉头松开了一些。


    宋运萍继续温和地劝说着:


    “而且,像这种事。”


    “你只能交给沙书籍去办。”


    “你亲自出面,就属于越权。”


    “对你来说,非常不利。”


    “你是汉东的省掌,是省正府的一把手,是全省经济的负责人,是八千万百姓的直接当家人。”


    “你怎么想,没人会在意。”


    “但表面上,不能有偏向或排斥的嫌疑。”


    “那样会对汉东整体经济造成打击。”


    “一个合格的省掌,不能把私人情绪带到工作中。


    那样的领导,走不远。”


    如果高育良在公开场合对东瀛企业表现出敌意。


    想想也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那些企业为了自保,恐怕会纷纷撤离汉东,转战其他省份。


    其他省份的领导,怕是要笑醒。


    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啊。


    这样一来,你还想超过粤省成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


    做梦去吧!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


    东瀛在汉东投资的企业超过七千家。


    吕州就有两千多家,其中高新区就接近八百家。


    你告诉我,你这局该怎么破?


    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电子产品领域。


    而且,很多是消费类电子品牌。


    如果家里有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还有厨房里各种各样的电器,此外还有一些小型家电。


    再比如,电脑、手机、音响、相机等等。


    另外,还有一些来自东瀛的汽车厂商。


    这些统统都属于制造业。


    就业人口最多的三大行业。


    分别是制造业、服务业以及建筑业。


    而金融行业,则是为GDP做出贡献的行业。


    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只有一个。


    就是因为天海。


    严格来说,天海才是东瀛企业最集中的地方。


    这些企业即便把总部设在别处,也还是会把一部分算在天海名下。


    大部分东瀛公司都是这样。


    举个例子来说。


    研发部门、销售中心、总部都在天海。


    而一些低端的生产环节,则放在汉东。


    换句话说。


    天海拿走了企业的税收。


    汉东则承担了企业的用工需求。


    “算了吧……”


    “先把大头收拾了吧!”


    现在,高育良也只能这么做了。


    他心里清楚,砍掉这些企业根基其实不难。


    但处理后续问题,才是真正让人头疼的。


    如果处理不好,上面很快就会追责。


    就目前形势来看,


    要是贸然一刀切,自己根本兜不住。


    这种事,只能慢慢来。


    “算了……”


    “现在也只能先等等看。”


    高育良也不愿再想太多。


    这些事明天上班再处理吧,他没忘记自己今晚来这儿的目的。


    眼下最要紧的是好好享受一下两人独处的时光。


    他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


    双手扶住她的腰,把她轻轻转了个方向,让她面对面坐在自己腿上。


    “你这个人……”


    “还真是公事私事分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