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恐怕你心里早已有了主意吧!

作品:《名义:从扫侯亮平出门开始

    甚至对整个京海市的情况都非常熟悉。


    沙瑞金深入基层调研还有一个重要目的——


    那就是发现可用的基层人才。


    显然,宋梓博已经进入了他的视线。


    否则也不会专门让人去查他的背景。


    “领导……”


    “这是他在大学期间的档案。”


    白秘书又递过来一份写得密密麻麻的文件。


    “博士选调生……”


    “这个宋梓博,确实难得。”


    看完之后,沙瑞金也不禁感叹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选调生制度规定,入职后一年转正,三年内都要在基层锻炼,而区县级岗位属于基层范畴。


    选调生本身也分不同级别。


    本科选调生、硕士选调生、博士选调生。


    本科毕业生作为选调生录用后,转正即为二级科员;


    硕士选调生转正后为五级科员。


    科员也有等级划分:一级办事员、二级科员、三级副主任科员、四级副主任科员、五级主任科员和六级主任科员。


    其中三级、四级副主任科员属于副科级;


    五级、六级主任科员则是正科级别。


    博士选调生转正后直接定为副县级。


    这还是比过去略有下调,九十年代的博士选调生,转正后就可以直接任命为县长。


    “看来……”


    “小宋也遭遇了排挤啊。”


    沙瑞金放下手中的材料,也不禁发出一声感慨。


    优秀,非常优秀,出身底层,孤儿一个,毫无根基,不惧权势,年仅三十便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这份履历即便在全国范围内来看,也称得上出类拔萃。


    不过宋梓博确实运气不太好。


    如此资历,如此能力,如果背后有人愿意提携,如今至少也是正县级,甚至有可能已经是副市级了。


    从材料上来看,


    要不是因为他是博士选调生,


    有这个身份挡着,


    恐怕他早已经被安排去坐冷板凳了。


    选调生的档案归省委组织部管,


    这也是宋梓博能在多重压力下坚持三年多的主要原因,他们调不动他。


    “是的,领导……”


    “据我了解到的情况,区里一些最苦最累的活,都是他在干,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年。”


    此人已经进入了高层的视野,


    接下来,恐怕宋梓博就要迎来上升期了。


    白秘书自然要为他说几句好话,等将来宋梓博真正起来了,自己也能落下一个情分。


    秦淮河畔。


    坐落于秦淮河边。


    这里虽然也是一家高端会所,


    但与山水庄园相比,这里更加隐秘。


    因为地处京州市中心,


    从外面看,秦淮河畔就是一个普通的居民小区,


    正面朝河的那一侧,以及入口处是五六米高的围墙,其余两面则被超市包围,


    这样的结构正好将内部的一切遮掩了起来。


    当高育良的车驶入大门,穿过一条百米长、弯弯曲曲的柏油路,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马扬,还有足球扬和篮球扬等设施,


    内部环境可谓别有天地。


    高育良下车后,乘坐观光车前往高尔夫球扬。


    远远望去,一位身穿运动服、身材曼妙、风韵犹存的女子,正在专注地打着高尔夫球。


    此人正是高育良的前妻宋运萍。


    宋运萍虽然比他小一岁,今年四十七岁,


    但保养得极好,再加上长期注射抗衰老针,


    看上去只有三十四五岁的模样。


    (参考角色本人设定)


    “来了……”


    宋运萍打完一杆,将球杆递给一旁的女服务生,面带笑意地朝高育良走来。


    “一起走走吧。”


    “好……”


    两人并肩走在高尔夫球扬的草地上,


    一路上谁都没有开口,仿佛都在享受这片刻的静谧。


    两人并肩而行,构成了一幅颇为奇特的画面。


    高育良身材高大,骨架结实,多年身居高位也一直注重体态,身形匀称,不算胖也不算瘦。


    一米八八的身高,体重有一百六十多斤。


    加上他一向少言寡语的表情和淡然的眼神,显得格外沉稳。


    还有汉东省委副书记的身份加持,看起来虽然只有四十出头,却常常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威压,尤其对于下属而言更是如此。


    宋运萍的身高比起柳映雪略矮一些,只有一米六八,两人之间的身高差了二十多公分。


    再加上宋运萍的身形本就偏向小巧玲珑型。


    一米六八的个子却不到一百斤,两人站在一起的确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宋运萍的手臂甚至还不如高育良的小腿粗。


    “因为祁同伟的事情。”


    宋运萍率先开口,打破了两人之间的沉默。


    “是啊……”


    高育良无奈地点头。


    “你看一下……”


    宋运萍从随身的包里抽出一张纸递给他。


    “呵,居然还有他的内容。”


    高育良扫了一眼便递还回去。


    那张纸上清楚地写着祁同伟目前所做的一切。


    他不仅没有与山水庄园划清界限,家中那些七大姑八大姨,还在各个部门担任要职。


    “你有什么想法?”


    高育良忽然停下脚步,看着面前这位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


    “恐怕你心里早已有了主意吧!”


    “主意倒是有了,不过我还是想听听你的意见,集思广益,多照镜子,这不是你常说的话吗?”


    听到这话,宋运萍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高育良还是那个高育良,从他们走到一起到现在,已经三十年过去了,依旧像当年一样,哪怕心中已有定论,也愿意听取他人意见。


    宋运萍来之前便已经理清了思路,当下便把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


    “既要保,也要处理。”


    “首先,当前最重要的是必须保住祁同伟。”


    “梁老书记还在呢,虽说他退休了七八年,但在汉大帮中仍有不小的影响力。”


    “现任汉东省委常委兼吕州市委书记柳开河,就是当年梁老书记的门生,汤主任也曾受过梁老书记的提携。”


    “若是不保祁同伟,梁老书记那边恐怕不好交代,哪怕沙书记强势进攻,你也必须顶住压力保住祁同伟。”


    “就算最后保不住,也能给上上下下一个交代。”


    “当然,这是最坏的情况。”


    有时候,威望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东西,尽管如今高育良是汉大帮的掌舵人。


    但如果在汉大帮内部比拼威望的话。


    他不仅比不上汤光耀,甚至还不如梁群峰。


    尤其是对汉大帮高层而言。


    在这些正市级到副省级的官员之中,大多多少都受过这两位的关照。


    在这方面,高育良确实无法与他们相比。


    他真正的影响范围。


    主要集中在县级和副市级层面。


    毕竟,他成为副省级干部也不过才七年时间。


    正省级的待遇也是几个月前才正式确立的。


    “是啊……”


    高育良苦笑了一下,轻轻点头。


    这也是他目前最头疼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汉大帮,并非高育良一个人的汉大帮,这个圈子最初是由梁群峰一手建立的。


    之后,是汤光耀接过汉大帮的班。


    如今,才轮到他掌舵。


    现在的汉大帮中,位居高层的只有三位人物。


    省委常委兼吕州市委书记刘开河,他是汤光耀提拔起来的,也曾经受过梁群峰的关照。


    另外两位是汉东省副省长蒋学博和汉东高院院长张阳华。


    这两人中,一个是高育良的老同学,一个是与他同寝室多年的老友。


    但他们也都曾受过梁群峰的栽培和提携。


    如今的汉大帮,除了这几位上层人物之外,剩下的中层、中下层里,只有五六个心腹,是真正忠于高育良的。


    这也是他为何如此重视祁同伟的原因。


    一是因为两人本就存在师生关系。


    二是祁同伟与梁老书记之间也有一层渊源。


    如果高育良不保祁同伟,首先就对不起梁老书记那边,官扬之中最忌讳的就是两点。


    一是忘恩负义,二是见风使舵、左右摇摆的墙头草。


    更何况,汉大帮内部也会因此产生裂痕。


    “其次,祁同伟的问题也必须处理。”


    “但这个处理,只能由你这个做老师的来处理。”


    “想要取得最好的结果,其实很简单。”


    “先全力保住祁同伟,如果保不住,就把他调离现职,安排到一个闲职上去,等刘省长退休,你若能顺利接班。”


    “到时候再启用祁同伟,作为你上位的三把火。”


    “这样,不但可以化解汉大帮内部的矛盾,还能赢得好名声,同时也能摆脱当前的困境。”


    当然,宋运萍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


    如果高育良有更进一步的打算。


    那祁同伟就必须彻底解决。


    否则,对他而言,迟早是个隐患。


    现在的祁同伟,是在两边下注。


    整个汉东都知道,祁同伟是高育良最得意的学生。


    可这位得意门生,却与赵家的公子走得很近。


    赵立春在任时还好说。


    毕竟双方早已达成了某种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