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 章 不是笼中鸟

作品:《清穿,四爷的宠妾多子多福了

    十三摇头感叹,眼中带了些钦佩,“这才几句话工夫,那些老太医就都服服帖帖的了。”


    四嫂明明性情温和,并未仗着身份发号施令,反倒让人心悦诚服。


    胤禛嘴角不自觉勾起一抹浅笑,端起茶盏轻啜一口:“她向来如此。”


    “难怪朝中那些老顽固坐不住了。”


    十三看了眼浅笑品茶的胤禛,继续说道,“昨日礼部那几个还拉着臣弟诉苦,说什么后宫干政、祖宗家法....”


    胤禛眉头微皱,放下茶盏:“是其他人让你来试探的?”


    十三连忙拱手,带着些讨好意味:“四哥明鉴。他们都知晓您看重臣弟,可不就想让臣弟来探一探口风。而且.....”


    说到此处,胤祥顿了顿,正色道:“臣弟也确实想知道四哥的想法。如今四嫂虽然没有直接插手朝政,但无论是慈安堂,还是捐献军费您为其扬名,都间接影响了朝政走向。”


    暗厅内一时寂静,只有前厅隐约传来的讨论声。


    胤禛目光突然变得悠远,良久开口:“皇后有才德,朕不想让她埋没。她本就不是笼中鸟。”


    说话时,他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青瓷茶盏,深邃的眉眼间透着藏不住的柔情。


    胤祥心中一震,定定看向胤禛。


    胤禛没有关注他的目光,他的思绪早已飘向那个明媚如春的身影。


    她总是那般鲜活生动。


    初入府时,她紧张得指尖发颤,却还是鼓起勇气捧着礼物送到他面前。


    后来在田间陇上,她一身素色短打,毫不避讳地捧起土黄色土块细细端详。


    她虽不通农事,却肯俯身求教。


    从最初的虚心求教、安静聆听,到后来与田间老农的侃侃而谈。


    他的瑶瑶,看似温软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坚韧的心。


    胤禛冷峻的唇角不自觉牵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弧度。


    从前,他们少有的一两次争吵,现在想来都是难忘的。


    那时他只道这是个天真莽撞、不懂人情世故的小女人,却不想她步步成长,竟能与他并肩而立。


    他的瑶瑶在成长,在追随他的步伐。


    胤禛至今想起胤礽的觊觎,仍会在意不已。


    但他对如玥的情意,远比占有更为深重。


    他愿意克制与生俱来的多疑,放下对女子的成见,收敛偏执的占有,让她尽情施展自己的想法。


    十三怔住。


    他从未见过四哥露出这样的神情。


    十三突然为四哥有些高兴,不过还是试探道:“可是朝臣们...”


    “朕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但朕比他们更了解自己的皇后,你四嫂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百姓和大清。她比许多尸位素餐的朝臣更懂得何为民为邦本。”


    胤祥忽然明白了什么:“四哥是真心欣赏四嫂的才能。”


    不仅是因为偏爱。


    胤禛轻声道,目光柔和:“她就像白玉兰,品行高洁,不必依附他人,自有其风骨。朕若强行将她困在后宫,才是暴殄天物。”


    面对十三弟,胤禛毫不掩饰自己的心思。


    胤祥闻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片刻后,他眉宇间的凝重渐渐化开,嘴角扬起一个爽朗的笑容。


    “臣弟明白了。日后臣弟都会站在四哥四嫂这边。四嫂若需要臣弟做事,臣弟自会全力配合。”


    胤禛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冷峻的面容露出一丝真切的笑意,“好。”


    窗外,一树海棠开得正艳,花瓣随风飘落在窗棂上。


    议事厅内的讨论持续了近一个时辰,众人各抒己见,最终敲定了军医手册的编撰方向。


    如玥含笑目送诸位医者告退。


    待众人散去,她转身走向暗厅,轻轻推开了门。


    暗厅内,茶香袅袅。


    胤禛正与十三低声交谈,见她进来,十三立刻起身,恭敬亲近地行了一礼:“四嫂。”


    如玥微微一笑,颔首道:“十三弟不必多礼。”


    十三抬眸,见四嫂眉眼间越发从容舒展的气度,而四哥的目光自她进门起便一直落在她身上,眼底是藏不住的柔和。


    两人虽未多言,却仿佛早已心意相通,一举一动都透着默契。


    十三不由笑了笑,心中感慨:这样也好。


    四哥终日忙于朝政,殚精竭虑,有四嫂这样一位既能并肩而立、又能共进退的四嫂相伴,倒真是再好不过了。


    他识趣地拱手道:“四哥,四嫂,臣弟还有些事务要处理,先行告退了。”


    胤禛点头:“去吧。”


    待十三离开,如玥才走到胤禛身旁坐下,轻轻舒了一口气:“总算谈妥了。”


    胤禛伸手替她斟了一杯茶,递到她手中,低笑道:“方才那一番话,说得极好。”


    如玥接过茶盏,抬眸看他,笑道:“四爷一直在听?”


    “嗯。”


    胤禛颔首,眼中带着赞赏,“瑶瑶比我更懂得如何调动这些人的热情。”


    如玥被他这么一夸,脸上笑容更加灿烂:“不过是投其所好罢了。太医们虽医术精湛,但终究也是人,谁不想要青史留名?”


    说到此处,如玥那双圆润的明眸盈盈望向他,眼波流转间满是柔情,“这些谋划能成事,说到底还多亏四爷在背后为我撑腰,为我筹谋。”


    这些日子,他为她压下了不知多少上奏。


    胤禛修长的手指轻轻拂过她鬓边散落的青丝,声音低沉且温柔:“能为瑶瑶分忧,是为夫之幸。”


    四目相对间,她从他深邃的眸中读懂了那份无需言说的默契。


    如玥得到过很多爱,她从不是缺爱之人,但望着眼前的男人,心头还是不自觉发出一声偎叹:得遇四爷,是她此生修来的福分。


    胤禛牵起她细白柔软的手指,十指相扣时在她掌心轻轻一挠,“走吧,为夫带瑶瑶去用膳。”


    “好。”


    胤禛携如玥用膳后,便带她前往别院探望武氏。


    武云这些年创造了不少新奇物件,为胤禛带来了丰厚收益。


    不过她改良的火器、研制的初代水泥与对化肥的改进,这些成果还秘而不宣。


    胤禛对武氏心存戒备,先前并不愿带如玥前来。


    但如玥却是温言相劝:“四爷,我们同为女子,或许更能聊得来。况且四爷,武云毕竟立下不少功劳,长此以往,总不能让她一直隐姓埋名。”


    胤禛认真听取如玥的劝说,心下思索,若瑶瑶要做事,身边正需要得力帮手。


    眼下男子多有不便,女子反倒合适。


    只是有才干的女子实在稀少,这武氏倒算一个。


    思及此,胤禛便热心地促成了这次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