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 章 火器

作品:《清穿,四爷的宠妾多子多福了

    手指在胤禛掌心一勾,声音愈发柔和:“从前我们便商议过,孩子们的教养由四爷做主。既然四爷想,我便不会阻拦。”


    “我可是永远向着四爷的。”


    胤禛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伸手抚上她的鬓发,眼中盛满柔情。


    瑶瑶总是在不经意间,触动他。


    如玥笑意盈盈,忽而正色道:“况且,我认为火器是未来大势所趋。让弘历早些接触,总归是好的。”


    夜风拂过,带来一丝寒意。


    胤禛眸光微深:“瑶瑶为何如此笃定?”


    “四爷可记得前年南怀仁进献的那幅《坤舆全图》?那些红毛夷人的船只,如今已能远渡重洋。我听闻,英吉利国的战船配有百门火炮,射程可达数里之遥。”


    胤禛眉头微蹙。


    他自然知晓这些,理藩院的密折中常有提及。


    如玥继续开口,“他们的孩童,从小就要学习数学、天文、化学。广州十三行传来的消息说,英吉利建立了皇家学会,连女子都能参与学术讨论。”


    这是在清朝难以想象的事情。


    “四爷,下面的人不知,但四爷和其他兄弟都学习过高数、天文、物理,甚至对化学也有涉猎。四爷应该知晓这些东西的作用。”


    胤禛没有否认,他们若真意识不到这些东西的重要性,也不会对西学严加管控,西方传教士至今只能在皇室行走。


    至今,除了皇室,下面百姓未曾接触过这些学问。


    西方传过来的物件,一一被皇室研究,但有许多,他们至今仍未达到西方的水准。


    只是,他们到底防着汉人,满人永远是少数,若是这些东西流传出去.....


    如玥似是看透他的心思,轻声道:“四爷,我们防着下面之人接触这些,却忘了西方人也在进步。”


    胤禛目光深沉。


    他明白瑶瑶今日这番话的意思。


    闭关自守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胤禛本就是居安思危之人,他怎会不明白。


    “所以你想让弘历....”


    “四书五经、骑射策论,这是基础,”如玥接话道,“但除了这些,西学也要涉猎。”


    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后代被时代所抛弃。


    赛茵如今对西学感兴趣,也源于她的悉心引导。


    至于四个儿子,因一直在尚书房进学,如玥自然不便过多干预他们的课业。


    如今恰逢弘历主动提出请求,如玥便顺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到了这个时候,她对四爷充满信任。


    多年的相知相守让她确信,即便自己说了这些本不该由女子议论的事情,即便胤禛最终不予采纳,也绝不会因此动怒。


    这份底气,是胤禛用岁月一点一滴为她筑就的。


    胤禛心念电转间掠过诸多考量,但确实未生半分恼意,更无丝毫猜疑。


    他一直都认为瑶瑶聪慧过人。


    不仅喜爱读书,遍览游记杂识,更对西学颇有涉猎。


    就连女儿对西学的兴趣,也多是受她熏陶所致。


    这些,胤禛都看在眼里。


    他从不将如玥的话当作妇人之见,而是会郑重斟酌。


    在他心中,如玥既是他的爱人、妻子,更是难得的知己。


    沉吟良久,胤禛郑重道:“瑶瑶所言,我定当细细思量。”


    如玥闻言嫣然一笑,眸中漾起蜜糖般的甜意。


    这就是她的丈夫啊。


    在这礼教森严的世道里,仍愿给予她这般难得的尊重。


    她轻踮脚尖,粉唇在他颊边落下蜻蜓点水的一吻,笑靥如花道:“四爷真好。”


    胤禛唇角不自觉勾起。


    ——


    接下来的日子里,胤禛时常带着弘历外出。


    年关将至时,弘历第一次接触到了火器。


    当冰冷的金属握在手中,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竟比弓箭更让人热血沸腾。


    这一刻,弘历看着自己打在靶子上的弹坑,目光闪过一丝火热。


    胤禛则开始为儿子筹划来年的学习。


    腊月里,十四与如怀终于在岁末风尘仆仆地赶回京城述职。


    康熙虽未亲自相迎,但特意指派四贝勒胤禛、五贝勒胤祺和八贝勒胤禩代为迎接。


    在众人面前,胤禛与十四表现得疏离有礼,反倒是八贝勒与十四显得格外热络。


    胤禛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了妻弟如怀身上。


    看着眼前这个被塞外风霜磨砺得愈发坚毅的年轻人,胤禛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这几年进步不小。”


    如怀淡然一笑:“姐夫别来无恙。”


    望着越发威严的胤禛,如怀心中暗叹,这位姐夫的气势更胜往昔了。


    想到即将到来的大事,他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如玥对十四和弟弟的归来同样牵挂不已。


    这日,她专程前往永和宫探望德妃。


    德妃见到小儿子安然归来,顿时泪如雨下。


    这些年她虽过得顺遂,唯独对远在西北的幼子日夜忧心。


    待情绪稍平,德妃连忙拭泪道:“快看看你福晋。这些年府里上下,全赖她操持。”


    十四上前冲福晋完颜氏笑着颔首。


    往昔这对少年夫妻总是针尖对麦芒,如今经年别离,十四望着这个独自撑起府邸的妻子,心中满是愧疚:“这些年辛苦你了。”


    完颜氏哽咽难言,只道:“爷平安回来就好。”


    如玥与胤禛在一旁静静看着这温馨的一幕。


    晌午,康熙特意驾临永和宫,与德妃及两个儿子一家共进午膳。


    又过一日,如玥随胤禛回到钮祜禄府。


    胤禛同两个妻弟在书房议事。


    如玥则与父母、温宪公主叙话后,将小妹如锦唤到闺房中密谈。


    望着眼前这个眉宇间凝着愁绪的少女,如玥心中隐隐作痛。


    曾经活泼开朗的小妹,如今竟变得这般郁郁寡欢。


    她明白小妹心中那份超越时代的抱负,但在这个女子只能相夫教子的年代,小妹的路太难走了。


    如锦抱着她的胳膊,道:“长姐,我这辈子不愿嫁人。可否请姐姐劝劝额娘,允我去道观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