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7章 前夕
作品:《清穿,四爷的宠妾多子多福了》 他直直看向胤禔,眼中精光乍现,“老大你也逃不了。”
“你!”胤禔一把揪住胤礽的衣领,却在对方平静的注视下莫名心悸。
他松开手,整了整自己的衣襟,:“本王懒得跟你计较,咱们走着瞧。”
本来想放过老二,如今,胤禔却是想按死他。
胤礽看着气冲冲离开的老大,不由得大笑出声。
从前身在局中,他尚不明白,如今被废,他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清醒。
——
三日后的大朝会上,康熙正在听取漕运总督的奏报,胤禔突然出列:“儿臣有本奏!”
康熙抬了抬眼皮:“讲。”
“废太子胤礽在咸安宫不思悔改,日夜诅咒君父!”
胤禔声音洪亮,在殿中回荡,“此等不忠不孝之徒,留之必为后患!儿臣请命——”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将其处死!”
轰的一声,朝堂顿时炸开了锅。
几位上了年纪的老臣差点晕厥,被同僚扶住。
少数直郡王党羽面色惨白,心道:完了!
站在胤禔身后的胤祉、胤禛猛地抬头,不可置信地看着前方老大的背影。
胤祉此刻的神色可谓是瞠目结舌,心想,难道皇阿玛要立老大为太子了?否则老大怎么这般直言。
心里纠结,太子怎么说也是二哥,对他还行,他要不要求情,但若求情,会不会得罪老大。
如今老大呼声很高啊!
胤禛心道,大哥有些忘乎所以了。
台阶上,康熙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阴沉下来。
他缓缓站起身,“胤禔,你再说一遍?”
胤禔心里闪过一丝不安,但想起什么,梗着脖子开口:“若皇阿玛不忍,儿臣愿为父分忧,亲手了结那个不忠不孝之徒,儿臣愿为大清江山.....”
康熙抓起奏折狠狠砸向他,“朕还没死呢!你们就急着兄弟相残?!”
他胸口剧烈起伏,指着胤禔的手微微发抖,“来人!把直郡王拖下去,圈禁府中!”
侍卫一拥而上。
胤禔这才慌了神:“皇阿玛!儿臣是一片忠心啊!”
待他的喊声消失,殿中重归寂静,只剩下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康熙疲惫地坐回龙椅,目光扫过下面噤若寒蝉的臣子们,最后落在一直沉默的胤禛身上:“老四。”
胤禛出列:“儿臣在。”
“即日起,由你一人负责看守废太子。”康熙的声音突然苍老了许多。
“儿臣遵命。”
——
朝堂之上,太子与直郡王接连被圈禁、被废黜,一时间人心惶惶,暗流涌动。
诸王公大臣各怀心思,朝局愈发诡谲莫测。
胤禛却在这纷乱之际彻底闲散下来。
除却奉命看守废太子外,他主动卸下了户部的差事,以木兰围扬负伤需静养为由,向康熙辞了户部的差事。
圣旨恩准后,胤禛便在府中休养。
每日除了同如玥看书闲谈玩乐,便是教导几个孩子。
自围扬归来,皇孙们便不再入宫进学。
弘历和几个弟弟皆在前院读书。
胤禛深知为政之道不在死读书,遂开始亲自教导几个孩子政务机宜。
尤其是弘历,作为他的嫡长子,胤禛历来对他严厉。
幸好,弘历性格稳重、天资颖悟,从来不让胤禛失望。
临近年关
前院书房内
胤禛拢了拢身上的墨色貂裘,指尖在袖中摩挲着那串温润的佛珠。
自废太子事后已过数月,如今临近年关,
“爷,弘历阿哥到了。”苏培盛在书房外轻声禀报。
胤禛闻言,看向门口。
很快,一个穿着靛青色长袍的少年走进来,规规矩矩地行礼。
“儿子给阿玛请安。”
十岁的弘历身量已及胤禛胸口,一双眼睛明亮有神,举手投足间尽显沉稳。
“起来吧。”胤禛指了指对面的椅子,“今日不考你功课,随我去咸安宫探望你二伯父。”
弘历眼睛猛地睁大,又迅速垂下眼帘掩饰震惊。
咸安宫是废太子胤礽的圈禁之所,这等敏感之地,阿玛竟要带他同往?
“儿子...可以去?该准备些什么?”弘历声音维持镇定,询问道。
——
寒风凛冽的腊月,紫禁城的红墙金瓦上覆着一层薄雪。
八贝勒胤禩紧了紧身上的貂皮大氅,缓步走在通往乾清宫的甬道上。
乾清宫前,当值太监见是八贝勒,连忙行礼:“八爷吉祥!万岁爷刚念叨您呢,说您这些日子在内务府辛苦了。”
胤禩谦逊地笑了笑:“为皇阿玛分忧,是爷的本分。”
殿内炭火正旺,康熙帝正伏案批阅奏折。
见胤禩进来请安,他放下朱笔,难得地露出慈爱之色:“老八来了。”
“坐吧,别站着了。”康熙指了指旁边的绣墩,“今日来,可是内务府有什么事?”
胤禩恭敬地坐下,从袖中取出一份清单:“回皇阿玛,这是年节前的筹备事项,儿臣已经安排妥当。只是...”
他欲言又止。
“但说无妨。”
“儿臣想着,临近年节,要不要让两家嫂子参加,一来热闹些,二来也显得皇阿玛仁慈。”
康熙眉头微蹙,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御案。
自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禔相继出事,这些儿媳们一直安分守己.....老八的提议未尝不可。
但年节宴会有朝臣在扬,若是让废太子和老大的女眷露面,难免引人非议。
康熙沉吟片刻,道理:“过年第二日的家宴,让太子妃带着侧妃,还有你大嫂参加吧。”
胤禩闻言笑道:“皇阿玛考虑周到。这样一来,既全了天家体面,又不至于惹人闲话。”
康熙打量着这个温润的儿子,曾经他觉着这个儿子野心勃勃,如今倒让他感到几分欣慰。
康熙笑着道,“家宴的事,你多费心。”
胤禩眼中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丝感动,“为皇阿玛分忧,儿臣不觉着费心。倒是皇阿玛这个命令,二哥和大哥若知道,必定感激涕零。”
又说了些内务府的琐事后,胤禩告退离开。
走出乾清宫,他的背依旧挺得笔直,直到坐上回府的马车,才稍稍松懈下来。
“爷,事情可还顺利?”阿林保递上暖手炉,低声问道。
胤禩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与方才在康熙面前温顺恭谨的模样判若两人:“自然。”
如今他被太医判定难以生育,再没有继位的可能,皇阿玛当然能放心施舍些父爱。
若是往日,他说这些,皇阿玛定会猜忌,如今却是温言温语。
只是,他又不是没有子嗣,还不至于彻底失去希望,只要他把前面的兄长们一一铲除——
太子、大哥倒下了,接下来便是四哥——
想到家宴可能出现的扬景,他露出一丝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