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爱来的来,不来拉倒!

作品:《抗战:血战中条山,肩扛将星!

    他话锋一转:“不过眼下倒有个好消息——咱们的开国大典,可以照原计划办了,日子也不用挑!”


    “有了这两个内应,小鬼子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咱们眼睛。”


    “司令,”王元河问,“那大典什么时候办?”


    王振略一思忖:“一个月后。不用挑黄道吉日,那一天,就是咱们的新年第一天!”


    “是!”


    “既然是正式立国,那就大办!发请帖,能请的全请到!”王振一挥手,“老美、老英、毛子,还有八路和山城那头,一个都不能少。”


    “帖子都送出去,爱来的来,不来拉倒!”


    众人齐声应下。


    仰光。


    王振第一次踏进这座城。


    他眯眼扫过街道上依旧晃荡的洋面孔,嗤笑一声:“这些洋鬼子,为了捞钱连祖宗都能卖,骨头软得很,专捡软柿子捏。”


    “可不是!”石大宝附和,“咱们刚动兵那会儿,我还怕他们闹事使绊子,结果呢?屁都不敢放一个。”


    “正常。”王振冷哼,“洋人不懂咱们那套面子功夫,但他们讲实力——你硬,他就服软;你怂,他就踩脸。”


    “是!”石大宝点头。


    “眼下这段时间,你给我盯紧了那些外国商人。有些事可以让他们掺和,但绝不准他们一家独大。凡是关键产业,一个铜板都不许他们沾!”


    王振语气坚定,“另外,你再去趟海关,查清楚最近有没有可疑货物流出。”


    “明白!”石大宝立正应道。不一会儿,王振和石大宝就到了一个特别大的码头。眼前一眼望不到头,到处都是干活的工人,密密麻麻好几万人,搬的搬、抬的抬,热火朝天。王振看了点头:“干得不错,这些人待遇咋样?”


    “跟别的工人一样!”石大宝答道,“您交代过,不准搞特殊,全都按咱们百连的规矩来管。”


    “对!”王振一拍大腿,“就得这样,搞区别容易出乱子,人心一散,底子就不稳。”


    他顿了顿,又问:“要是咱们现在招些本地的缅甸人进队伍,会不会扯后腿?靠不靠谱?”


    石大宝笑了笑:“查一查背景,没问题。特别是那些穷苦人,咱们分了地给他们,不少人现在提起您都竖大拇指,感激得很。”


    “真的?”王振愣了一下,“我咋没听说?”


    “您当然不知道,”石大宝瞅他一眼,“司令啊,您天天让我们多下去走动,跟老百姓打成一片,可您自己呢?一次都没下去过!整天关在办公室!”


    “唉,你说得对……”王振叹了口气,“我还真没真正靠近过这些人,是该走一趟了。不过眼下忙得脚不沾地,等建国大典办完,一定下去看看。”


    他转头又叮嘱:“码头这摊子你给我盯死,实在不行,把所有兵工团全调过来,必须最快恢复原样,一点都不能拖!”


    “明白!”石大宝立正,“您就放一百个心!”


    日子一晃而过。这天,曼德勒皇宫外的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许忠义站在门口迎客,能让他亲自接的,哪个不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老美人来了,麦瑟将军亲自到;八路那边派了朱司令来;就连老蒋那边也派人来了,而且不是常来常往的顾三,竟然是宋文先生!


    最让王振心头一震的是——英国居然也派了代表来!


    他一开始还纳闷,但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英国现在自个儿都顾不过来,哪还有精力管亚洲这摊子事?更别说,他们那块叫印度的地儿,边上突然冒出个能打的狠角色,还是个乱世里杀出来的狠人。


    要是王振哪天脑子一热,直接挥兵过去,抢地盘、掀桌子……以这人的脾性,谁敢说不可能?


    英国人越想越怕,最后干脆咬牙派人来道喜。礼到了,关系就挂上了,以后王振想动武,也得掂量掂量面子。


    这叫——宁可吃点亏,也不能把关系彻底搞砸。


    皇宫里,王振正和朱司令边喝边聊。


    “朱司令,咱俩又碰上了。”王振笑着举杯。


    “可不是嘛!”朱司令抿了一口,“还是你这儿日子滋润,山珍海味摆一桌,我们那儿连油水都紧巴巴的。”


    “迟早都有!”王振笑得笃定,“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哈哈哈!”朱司令乐了,“对!都会有的!等那天到了,不只是咱们有,全国老百姓都能过上这日子!”


    话锋一转,他轻叹一声:“可惜啊,现在我们还不能光明正大露脸,好多国家想建交都得偷偷摸摸。”


    “别急。”王振不慌不忙,“总有一天,会轮到咱们光明正大站上台面。”


    “你就这么确定,我们能赢?”朱司令眼神认真起来。


    “当然。”王振目光沉稳,“我在你们身上,看到一个新国家该有的魂。要不是这样,我干嘛大老远跑到缅甸来折腾?国内划块地,不比这儿轻松?”


    “是啊……”朱司令点头,“有时候,谁都没得选,只能拼!”


    正说着,二虎快步走来:“司令,时间差不多了。”


    “走!”王振站起身,转向四周宾客,“各位,该入场了!”


    皇宫外,军队早已列队完毕,维持秩序。再往外,人山人海,老百姓挤得水泄不通,全都赶来看这场百年不遇的大场面。


    王振走上台,手握话筒,声音通过喇叭传遍全场。


    “从挥兵入缅那天起……”他声音洪亮,一字一句,都是宋淑柔牵头、一群人熬了几个通宵写出来的稿子,就为今天这一刻!


    “现在我正式宣布——永安国,成立!”


    话音刚落,炮声轰鸣,掌声雷动,欢呼声像潮水一样席卷整个广场。


    “接下来,请总理王元河讲话。”王振说完,退到一旁,把台子让给了王元河。毕竟以后是和平年代,政府才是老百姓天天打交道的地方。


    哪怕真正掌权的,还是他王振。


    仪式刚结束,麦瑟大步走过来,咧嘴一笑:“王!”


    “麦瑟将军!”王振伸手相握,对方也用力一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