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110
作品:《综武:签到五年后我摊牌了》 他们的眼力不容置疑,假象逃不过他们的法眼。
宋玉致的确已从今昔的后天境界,跃升至先天之境。
众人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这实在是太过惊人。
同时,他们也没想到朱后兆会如此强硬果敢。
皇帝,竟不愿再多费唇舌。
本以为,朱后兆至少会稍作劝解。
岂料皇帝竟拂袖而去!
生存还是毁灭!
这是朱后兆摆在他们面前的抉择。
这便是大明皇帝?!
虽早闻大明皇帝霸道之名,但今日才算真正领略。
果然名不虚传!
令人既惊且惧!
此时的宋玉致目光炯炯,回到宋阙的队伍中,被族人刮目相看,满是羡慕的目光。
尤其是她的姐妹,心中懊悔不已,甚至萌生了让宋缺也送自己入宫的念头。
遗憾,这只是空想,绝无可能成真。
宋阙之位,朱后兆至多接纳一人,多余者不纳。
多位宋阙女子入宫,只会壮大宋阙在宫中的势力,不利于各方势力的均衡。
“父亲,女儿对入宫为妃已无异议。”
宋玉致望向宋缺,羞涩言表。
此言背后,自有其因。
往昔未见朱后兆,宋缺却欲将其许配皇帝,她本能抗拒。
然而今日,她心意已决。
未曾料到,朱后兆不仅相貌堂堂,更气势非凡,这般风采,何由拒绝?
至于借助宗师之力增进修为,那是另一码事。
修为提升固然可喜,但她更看重未来夫君的品性。
朱后兆远超她预期。
“嗯,此事我早已禀报陛下,你无异议甚好。”
宋缺颔首回应。
见女儿不再抗拒,他心中稍安。
身为父亲,他不愿为家族利益强逼女儿联姻。
唯有宋玉致心甘情愿,方可行事。
而今,宋玉致的神情已说明一切。
再者,宋玉致入宫后,宋阀在宫中方有依靠,他才能真正心安。
……
另一边,独孤阀队列中。
独孤凤眼神流转,虽未言语,但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今日得见朱后兆,方知昔日误解之深。
果然,皆为谣言!
独孤凤无奈苦笑,原来过往所闻皆是虚妄。
昔日所闻朱后兆,貌丑性暴,动辄发难。
因此,她对这位未婚夫满心不满与恐惧。
甚至有过离家出走之念,欲寻无人之境,以避联姻。
而今得见朱后兆真容,方知自己误解至深。
如此年轻英俊、霸气侧漏的帝王,怎会落得如此恶名?
此刻,独孤凤对朱后兆非但不排斥,反而满怀期待。
嫁予这样的帝王,即便他后宫佳丽众多,亦是上佳之选。
……
另一边,宇文伤沉默不语,低头沉思,不知所思何事。
沉默片刻,宋缺终忍不住开口,让众人各自思量。
此事关乎生死存亡,非仓促可决。
事态至此,时间已所剩无多。
大明宗门若至,献礼时机恐逝。
众人散后,宋缺召宋玉致至偏殿,轻叹:“本欲与大明皇室结亲,今观之……”
言罢,苦笑自嘲。
献女之意,他初时不愿,然为宋阀计,别无选择。
然朱后兆对宋阀之心,淡如水,唯视其为可用之棋。
归根结底,宋阀所求,唯忠诚与实力之展现,余者皆虚。
宋玉致神色复杂:“父亲,既无力抗拒,何苦为之?”
虽将入宫,她对家族仍有深情,却不愿宋阀与大明为敌。
宋缺摇头,不再多言,深知多说无益,朱后兆之意,无人可改,众人皆需面对其抉择,无一例外。
彼时,宇文伤离去,径直行宫求见朱后兆,心中早有计较,知宇文阀该如何抉择,纵需献上所有亦无妨,因宇文阀之基,非权势富贵。
然至行宫,竟未能见朱后兆一面,仅遇上官海棠。
行宫大殿内,上官海棠命人泡茶,笑对宇文伤:“陛下休憩中,勿扰。
宇文阀之事,但说无妨,吾乃陛下亲信,必转达之。”
实则,朱后兆非休憩,乃不欲见人。
彼等之力,难敌大明与天人,不过损名劳神。
此抉择,一为保全名声,二为树投效之典范。
大明富饶,藏宝地广,然欲得之,须献物表忠,否则,唯死路一条。
宇文伤闻此,微微一笑,心存疑虑:“原来如此。
吾代表宇文阀,接受陛下所求,另有一事欲询陛下。”
他心中泛起一阵冷意,从近期事态中察觉到了朱后兆的不悦。
他意识到自己此行恰逢其时,再拖延恐招致家族覆灭之祸。
对于这位君主的手腕,他早有耳闻。
“何事?我可代为转达陛下。”
上官海棠微笑询问,身为天眼高层,她对宇文阀及眼前之人知之甚深,已隐约猜到对方来意。
宇文伤直言不讳:“大明虽已占据大隋部分领地,但推进仍受阻。
我有一计可加速大明对大隋的征服,欲向陛下献策。”
投靠大明已成定局,失去主动权亦在所不惜,否则唯有死路一条。
而朱后兆慷慨大方,愿以宗师丹等宝物相赠,此举彰显其胸怀广阔,非仅为财物与土地而来,是个值得追随的君主。
宇文伤既已决定追随,便欲全力以赴,甚至主动献策,以求在朱后兆面前留下深刻印象。
“何计?”
上官海棠好奇追问。
宇文伤眼神阴鸷,语气冰冷:“弑君。”
……
三日转瞬即逝。
此时,朱无视已率大明宗门抵达宋阀。
能在如此短时间内集结并抵达,实属不易。
大明宗门对朝廷的赏赐欣喜若狂,他们明白朝廷在此事中将获利丰厚,未来或许还需宗门进贡。
但大隋的利益太过诱人,众多宗门接到征召后,纷纷踊跃响应。
特别是当朱后兆提拔宋玉致为宗师的消息传出,更是震惊四座。
大明宗门深知,一枚金丹便能造就一位宗师,而陛下当众展示其效,无疑是莫大的奖赏。
谁表现出色,谁便有机会获得这等神丹,造就一位天之骄子!
省去奠基之时,未来成就之广阔,众人皆能心领神会。
骇人!
实在骇人!
正因洞悉此理,大明宗门步伐愈急。
仙人遗迹,内藏无数机缘,迫使他们全力以赴。
然,正当朱无视满心激动之时,
初至欲寻朱后兆,至行宫却只见守卫。
询问之下,方知朱后兆已返大明,并不在此地。
“陛下竟已归去……”
朱无视闻守卫之言,不由自主地低语,一时愣住。
但迅速回神,何必非见陛下?
大明宗门早已明了行动方针!
朱后兆在或不在,关键在自身如何引领宗门成事。
仅须将仙人遗迹之事与大隋近况道出即可。
想通此节,朱无视苦笑,转身大步离去。
他决定让宋缺部署大明宗门,待一切商定,行动之日便至。
宋缺正安排之际,
大隋,杭州杨广行宫,
华丽宫殿中,杨广立于高位,面色阴沉,目光如炬,怒问朝臣与太监:“宇文化及何在?他们近日所为?速报!”
此刻杨广怒火滔天,几近失控。
言语难述其心境。
因不久前,他得悉一惊人消息:
朱后兆数日前已向大隋世家门阀发出最后通牒——
臣服或毁灭!
如此霸道且自信!
而此消息,直至此刻方至他手。
身为帝王,竟无法及时洞悉天下大事,何其荒谬!
此刻他才恍悟,自己已被彻底孤立。
“陛……陛下,他们……”
朝臣之首,脸色惨白,颤抖难言。
恐惧弥漫,毕竟宫中众人皆知,大隋已至末日。
唯杨广仍沉迷自我世界,终日沉迷于牌戏。
大明孤身奋战,斩杀了佛门等三位天人,并使袁天罡退却,众人皆知后续局势将如何演变。
大隋在大明的强势之下,无力反抗。
宇文阀作为此地主宰,众人的性命皆受其摆布。
未得其许可,妄言者将人头落地,甚或家族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