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六艺魁首,诗会开始

作品:《异界修仙:我的直播间能打赏核弹

    夕阳渐坠,落日的余晖渐渐消失在天际。


    春秋书院门口,曲声悠扬。


    所有人都安静坐着,聆听优美的音律。


    轮到安庆绪时,他冷冷拂袖,“小王不会弹奏这种古琴!”


    乐一项限制琴、瑟这两种乐器。


    很遗憾,安庆绪一样也不会弹。


    比试可不管你会不会,不会就垫底。


    算起来,安庆绪现在只拿到了十二积分。


    射御两项积十分,礼之一项策论垫底只得了二分。


    比江流年二十五的积分差了十三分。


    若江流年乐之一项再得魁首,就会相差十八分。


    如果待会安庆绪诗写的好,说不定能够拉回比分。


    但他的愿景终会落空。


    天完全黑透时,轮到江流年上场了。


    “小书生加油!”


    李怀安握着两只拳头大声鼓励。


    沈红菱和上官兰也各自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


    江流年轻轻颔首,抱着焦尾琴缓缓走上台。


    皎皎月色洒下柔和光辉,为江流年镀上一层银纱。


    衬得他本就莹润的脸颊愈发像一块上好的美玉。


    一袭青衣,干净清爽。


    台下的一些待字闺中的少女全都看呆了。


    似乎有些男的看他的眼神也有些不对劲。


    江流年径直盘腿坐下,郑重地将焦尾琴摆在桌案上。


    他伸手轻抚琴弦,琴尾被烈火灼烧几近碳化。


    似乎又看到了院长奶奶在月下独奏的凄美场景。


    江流年轻吐一口气,开始弹奏古琴曲《流水》。


    《高山流水》原本为一曲,自唐代以后,分为了两首独立的琴曲,《高山》与《流水》。


    江流年弹得便是后者。


    《流水》这首曲子在近代得到了很多开发,也是他练习最多的曲子。


    宛若流水淙淙般清澈活泼的琴声自月下响起,涤荡过众人心田,一股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江流年十指翻飞,或拂、或绰、或上或下。


    旋律时隐时现,犹见高山之巅,雨雾缭绕,飘忽不定。


    时而又清清冷冷,如松根之细流。


    众人听的如痴如醉,似亲眼看着流水淙淙的场景。


    那名二品大儒情不自禁地夸赞道:“此曲韵律极妙,悠悠扬扬,俨若行云流水。”


    礼部侍郎附和道:“淙淙铮铮,宛若幽间之寒流,妙啊!实在妙不可言呐!”


    三女眸光皆泛着莹莹水光,整个人都痴了醉了。


    【暴躁老哥:老弟弹的是真好听!我一个糙人,浑身没有任何艺术细菌都能听出来美极了。】


    【一:小江同志已有大家风采,此曲妙不可言】


    【民乐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云水谣:嘻嘻!我家年年弹的真好听,百听不腻!】


    【偶买噶!这就是被录入旅行者一号探测器的那首曲子吗,太好听了!】


    【恭喜宿主获得2.3Y+震惊值】


    【当前震惊值:245Y+】


    江流年的手指忽的加快速度并加重力道,连续的猛滚、慢拂作流水声。


    原本平静的琴声也变得跌宕起伏。


    极腾沸澎湃之观,具蛟龙怒吼之象。


    众人幻想出来的画卷也跟着变了。


    好似乘坐一叶危舟穿过陡峭的峡谷,目眩神移,惊心动魄。


    就好像自己真的已置身于群山间奔赴,万壑争流。


    后面,音势大减,恰如轻舟已过万重山。


    琴声稍快而有力,又回到了如歌的旋律。


    末尾流水声复起,令人回味无穷。


    一曲终了,江流年十指悬停。


    众人仍沉浸于这韵美的琴音之中久久无法自拔。


    “张侍郎?”江流年轻唤一声。


    “哦哦,咳!”礼部侍郎回过神来,干咳一声。


    众人这才从回过神来。


    “真乃仙音尔!”


    “余音绕梁耳暂明!”


    “这首曲子第一次听,难道是江郎君所作?”


    众人议论纷纷之际,几位考官也在打分。


    “江郎君为乐之一项魁首!再积五分!”礼部侍郎大声宣布。


    庞博士激动地差点摔倒,拿着毛笔在春秋榜乐之项下面题上江流年的名字。


    君子六艺,六项魁首。


    纵观古今,能达到此种程度的并不多。


    “下面,便是今晚的重头戏,以诗会友!”


    “所作诗词依照才气显化引得天地共鸣为评判标准,等级如下。”


    “出县,才气显化一尺如薄雾,影响一县之地。”


    “达府,才气显化二尺如溪流涌动,影响一府之地。”


    “鸣州,才气显化三尺如江河奔涌,可引动文钟自鸣三响,震动一州之地。”


    “镇国,才气显化四尺,若长虹贯日,天降异象,可引动文钟自鸣六响,影响一国之地。”


    “传天下,才气如海,诗词被天下人传颂,引动文钟自鸣九响,可载入圣道典籍,亦可引动圣道共鸣,圣人虚影显化赐福。”


    江流年坐在座位上,神色淡然。


    背靠蓝星几千年文化传承,一点都不虚。


    抄吧,一抄一个不吱声。


    他瞥了一眼安庆绪,见对方神色如常,不由心中冷笑。


    安庆绪之所以表现的这般淡定,必然对最后的作诗环节有必胜的把握。


    而且这种事情是可以作弊的。


    在所作诗词中填充一些不相干的文字,便可以避免被圣道判定,不会引动天地共鸣。


    让几个大手子为他作诗,一个大燕王朝的太子这点能力还是有的。


    毕竟事关二十座城池的归属。


    “第一题为限韵咏史题,以秦、兴、兵、名为韵脚,作一首七律,咏秦王统一六国之事。”


    “限时一炷香!”


    大儒说罢规则,亲手点燃一炷香置于香炉中。


    原本喧闹的氛围瞬间陷入寂静,众人托着下巴开始思考。


    江流年左臂撑在桌上,托着腮,目光游离。


    自题目出来,他便想好了要写,哦不,要抄的诗。


    那必须要抄李白大佬的,至少能达到鸣州级。


    这次既然来了春秋书院,他想着顺便把孔圣人交待的事一块给办了。


    之前还想着借春秋书院的势呢,没想到是一群迂腐不堪的腐儒。


    跟这样的文人打交道,他怕自己被气死。


    如果连自己家国的事情都漠视不理,这样的公正并没有任何意义。


    人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其他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