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薛仁贵献策

作品:《贞观第一奸臣,李二求我别辞职!

    然而,许元听完,脸上却没有丝毫怒意。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薛仁贵,眼神中,反而流露出一丝赞许。


    “你说的,都对。”


    他缓缓开口。


    “此计的风险,我比任何人都清楚。”


    “但,我们没得选。”


    许元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也带着一丝决绝。


    “我大唐,看似强大,但此次东征,劳师远征,后勤补给线从登州到辽东,绵延数千里。”


    “一兵一卒,一粮一草,耗费何等巨大?”


    “我们,耗不起。”


    他的目光,望向北方,那里,是无尽的黑暗。


    “更何况,如今已是盛夏,秋日将近,寒冬不远。”


    “一旦战事拖入寒冬腊月,冰天雪地,我那些从中原而来的将士们,有多少人能扛得住辽东的酷寒?”


    “到那时,不用渊盖苏文来打,我们自己就先垮了。”


    “所以,只能出此奇招,险中求胜。”


    一番话,说得薛仁贵沉默了。


    他明白了。


    这不是一场赌博。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许元看着他若有所思的样子,话锋一转。


    “既然你看出了风险所在,想必,对于如何攻取平壤,也该有自己的想法。”


    “现在,我便以主帅的身份,考你第二个问题。”


    “抛开战略风险不谈,只论战术。”


    “你,来说说,这一战,具体该怎么打?”


    说着,许元从马鞍旁的皮囊中,取出了一卷羊皮地图,在马背上缓缓展开。


    那上面,正是平壤城及其周边的详细地势。


    薛仁贵凑上前去,借着微弱的星光,目光迅速在地图上游走。


    他的大脑,开始飞速运转。


    片刻之后,他抬起头,眼神中的紧张与茫然已经褪去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军人特有的锐利与专注。


    “回大人。”


    “欲取平壤,在我看来,有三大难点,亦有三大破局之法。”


    “哦?说来听听。”


    许元来了兴趣。


    薛仁贵伸出粗糙的手指,点在了地图上平壤城的位置。


    “其一,城防。”


    “平壤城,乃高句丽国都,城高墙厚,非一般城池可比。”


    “但末将听闻,大人军中有神物,可将开花弹抛射至城中,想来,便是那传说中的……红衣大炮?”


    他虽然没见过,但从军中流言便已猜出大概。


    许元点头道:


    “是霹雳车,但功效类似。”


    “如此,城墙便不足为惧。”


    薛仁贵的语气,充满了自信。


    “无论多高的城墙,在天威之下,皆如土石。”


    “其二,守军。”


    “根据斥候情报,渊盖苏文倾国之兵尽出,平壤城内,守军当不超过两万,且多为老弱。”


    “我军七万精锐,又有玄甲军这等天下强军为锋矢,一旦破城,城内守军,不足为虑。”


    他分析得头头是道,将两个最大的难题,轻轻揭过。


    许元的眼中,欣赏之色,愈发浓郁。


    薛仁贵的手指,缓缓从平壤城移开,沿着一条代表官道的黑线,一路向着安市城的方向划去。


    沿途,他点过了好几个代表着哨塔的红点。


    他的神色,变得前所未有的凝重。


    “大人,城防与守军,皆是小患。”


    “此战,真正的关键,也是唯一的要害,在于此处。”


    他的手指,重重地落在了那些红点之上。


    “烽火台!”


    “从安市城到平壤,官道之上,每隔三十里,便设有一座烽火台。”


    “烽烟一起,消息数个时辰便可传遍数百里。”


    “我们的大军,可以绕开官道,走山间小路,避开他们的耳目。”


    “但是,我们攻城之时,动静必然极大,霹雳车与开花弹的巨响,足以传出数十里。”


    “只要有一座烽火台将消息传出,平壤城外的守军便会立刻警觉,继而烽火传千里,直达渊盖苏文的中军大帐。”


    薛仁贵抬起头,一字一句地说道。


    “一旦渊盖苏文得知我军奇袭平壤,他甚至不需要全军回援。”


    “只需派出一支数万人的轻骑,星夜兼程,便可将我军的退路,死死咬住。”


    “到那时,我们便会陷入之前所说的,绝境之中。”


    “所以……”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


    “在攻城之前,我们必须要做一件事。”


    “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切断平壤与前线战场之间,所有的联系!”


    “将平壤,变成一座瞎了眼,聋了耳的……孤城!”


    薛仁贵说罢,气势陡然一变,显然此时站在许元面前的,并不是一个无名小卒,而是以为指点江山的统帅!


    许元静静地看着他,深邃的眼眸中,映着漫天星斗,也映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眼中燃烧的火焰。


    没有惊讶。


    没有意外。


    只有一种寻得知音的欣赏,一种不出所料的了然。


    他缓缓地点了点头。


    “说得好。”


    “一座瞎了眼,聋了耳的孤城。”


    许元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安定人心的力量。


    “你只说对了一半。”


    薛仁贵一愣,下意识地问道:“还请大人指点。”


    许元嘴角微微上扬,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我们不仅要让平壤变成一座孤城。”


    “我们还要将渊盖苏文回援的道路,变成一条死路。”


    他看着薛仁贵,目光灼灼,仿佛一柄出鞘的利剑。


    “而这件事,非一员智勇双全的大将不可为。”


    “薛仁贵,我之所以向陛下举荐你,又将你从火头营中调出,带到这支奇袭大军之中,等的,就是现在。”


    轰!


    薛仁贵的大脑再次一片空白。


    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要从胸膛里跳出来一般。


    他隐隐猜到了什么,却又不敢相信。


    那种巨大的、如梦似幻的冲击,让他浑身都开始微微颤抖。


    许元的声音,如同惊雷,在他耳边炸响。


    “薛仁贵!”


    “小人在!”


    薛仁贵几乎是本能地从马背上滚落,单膝跪地,头颅深深地垂下。


    许元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响彻夜空。


    “本将,以大唐东征军奇袭主帅之名,册封你为前锋将军!”


    前锋将军!


    薛仁贵的身躯猛地一震。


    从一个火头军,到一个独领一万大军的前锋将军,只用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


    这等天恩,这等信任!


    他只觉得一股热血从脚底直冲天灵盖,眼眶瞬间就红了。


    许元的声音还在继续,冰冷而清晰。


    “本帅命你,即刻点选一万精锐唐军,脱离主力!”


    “你的任务,有二。”


    “其一,从此刻起,分兵之后,你部必须赶在我军之前,扫清从此处到平壤城外,所有通往前线战场的烽火台!”


    “记住,是所有!一座都不能留!”


    “我要你在我军兵临平壤城下之前,让渊盖苏文变成一个彻底的瞎子!”


    “其二,完成任务后,立刻破坏沿途官道上的所有桥梁,设置路障,毁掉一切可以让大军快速通行的设施。”


    “我要渊盖苏文的大军,即便得到消息,也只能在泥泞和废墟中,眼睁睁地看着我们攻陷他的国都!”


    许元的声音顿了顿,语气变得无比凝重。


    “此事,关乎我七万大军的生死,关乎整个东征大局的成败。”


    “薛仁贵,你,能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