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胜负已分

作品:《贞观第一奸臣,李二求我别辞职!

    “报——”


    那文吏跑到御前,一个踉跄,差点摔倒,他扶着膝盖,大口喘着气。


    “陛……陛下……”


    李世民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何事如此慌张?”


    尉迟恭在一旁大笑道:“怎么?可是你家许少监在林子里迷路了,要本公派人去寻他回来?”


    那文吏涨红了脸,连连摆手。


    “不……不是!”


    他终于喘匀了气,提高了声音,对着李世民躬身一礼。


    “启禀陛下!许少监让小的先行一步,前来请援!”


    “请援?”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随即爆发出更大的笑声。


    “请什么援?难道在林子里遇见了老虎,打不过?”


    “笑死我了,打猎打到要请援,闻所未闻!”


    那文吏急得直跺脚,大声道:“不是的!许少监说……”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许少监说,我等文官手无缚鸡之力,猎物……猎物实在太多,搬不动了!”


    “恳请陛下,派些人手过去,帮忙搬运!”


    此言一出,全场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的笑声,都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戛然而止。


    搬……搬不动了?


    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错愕与荒唐。


    尉迟恭的笑容僵在脸上,他掏了掏耳朵,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那文吏挺起胸膛,重复道:“许少监说,猎物太多,我们搬不动!”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短暂的寂静过后,是冲天的哗然。


    “不可能!”


    “吹牛吧?他们连个兔子都没打到,哪来的猎物?”


    “这许元,莫不是疯了?”


    质疑声,嘲讽声再次响起,但这一次,却明显底气不足。


    御座之上,李世民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等的就是这个。


    他将目光投向了尉迟恭,眼神中带着几分戏谑。


    “敬德。”


    “臣在!”


    尉迟恭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


    “你带一队人过去,替他们把猎物都搬回来!”


    “遵旨!”


    尉迟恭大声应诺,大手一挥,点了百十名最精锐的府兵,气势汹汹地跟着那名文吏,向林海深处走去。


    无数好奇的勋贵子弟、皇子公孙,也都按捺不住,纷纷跟了上去,想要一探究竟。


    队伍穿过一片白桦林,绕过一个山坳。


    很快,前方传来了文官们兴奋的交谈声。


    众人精神一振,加快了脚步。


    当他们转过最后一道弯,眼前的景象,让每一个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瞳孔,在瞬间收缩。


    呼吸,在刹那间停滞。


    只见山坳中的一片空地上,许元正带着一群文官,围着几堆……不,那不是几堆。


    那是……几座肉山!


    一座由十几头野猪堆成的小山。


    一座由数十只梅花鹿、黄羊、袍子堆成的小山。


    还有一座,竟是由三头黑熊和七八头饿狼的尸体堆成的!


    每一头猎物身上,都插着制式相同的乌黑弩箭,箭矢入肉极深,显然都是一击毙命。


    那血腥的场面,那庞大的数量,那视觉的冲击力,让每一个跟来的人,都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僵立在原地。


    尉迟恭那双铜铃般的大眼,瞪得滚圆,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拳头。


    他看着眼前这比他们武将的猎物加起来还要多上至少一倍的“肉山”,只觉得脑子里嗡嗡作响。


    这……这他娘的是怎么做到的?


    这是打猎?


    这是进货来了吧!


    ……


    当尉迟恭和他的人,如同打了败仗的公鸡一般,垂头丧气地将那如山般的猎物一趟又一趟地运回营地时,整个猎场彻底沸腾了。


    文官那边的空地上,猎物越堆越高,很快就反超了武将,并且以一种碾压的姿态,达到了对方的两倍之多!


    之前所有嘲笑过文官的人,此刻都觉得脸上一阵火辣辣的疼。


    李世民从御座上站起身,他走到两堆猎物中间,脸上的笑意再也无法掩饰。


    他环视全场,声音洪亮,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此番冬狩,胜负已分!”


    “文臣之功,远胜武将!”


    “赏!”


    “许元,赏黄金百两,锦缎百匹!”


    “所有参与狩猎的文官,皆有封赏!”


    山呼万岁之声,响彻云霄。


    文官们一个个扬眉吐气,激动得满脸通红。


    赏赐过后,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了许元身上,眼中满是欣赏与好奇。


    “许元,众卿家,告诉朕,也告诉这些不服气的武夫们。”


    “你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这个问题,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文官队伍中。


    许元微微一笑,并未开口,而是对着身旁的一位官员点了点头。


    那官员立刻会意,上前一步,躬身行礼。


    “启禀陛下!”


    “我等文官能有今日之收获,非我等之能,实乃全赖许少监所制之神兵利器!”


    “哦?神兵利器?”


    李世民明知故问。


    “正是!”


    那人从身后一人手中,取过一个黄铜制成的镜筒。


    “此物,许少监命名为‘千里镜’。”


    “我等无需像鄂国公他们那般,在林海中纵马驰骋,辛苦搜寻。”


    “只需寻一高处,用此镜一望,方圆数里之内的猎物踪迹,便一清二楚,无所遁形!”


    说着,他将千里镜呈上。


    王德连忙接过,转交给李世民。


    李世民学着许元之前的样子,单眼凑近,望向远方山峦。


    片刻之后,他发出一声惊叹。


    “妙!妙啊!远山之松柏,竟历历在目!”


    他又将千里镜递给身旁的尉迟恭等人。


    一众武将轮流看过之后,个个面露骇然之色。


    这东西若是用在战场上,敌军动向岂不是尽收眼底?


    这时候,那人又拿起一把造型奇特的单手连弩。


    “陛下请看,此乃‘元戎弩’之改良版,许少监称之为‘闪电’。”


    “此弩轻便,上弦极快,我等文弱书生,也能单手操作。”


    “发现猎物之后,只需瞄准,扣动扳机,匣中十数支弩箭便可在瞬息之间,如飞蝗般尽数射出!”


    “便是那皮糙肉厚的黑熊,也抵挡不住如此密集的攒射,当场毙命!”


    “我等文官,便是凭借这‘千里镜’索敌,再以这‘闪电’弩围杀,故而才能有此收获!”


    讲解完毕,他再次深深一揖。


    “陛下!此等利器,若能装备我大唐将士,用于沙场之上,何愁高句丽不破!何愁突厥不平!”


    “届时,我大唐兵锋所指,必将所向披靡!”


    “天佑大唐!陛下圣明!”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重臣率先反应过来,齐齐出列,躬身下拜。


    “天佑大唐!陛下圣明!”


    所有文武百官,此刻尽皆拜服,恭贺之声,如山崩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