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次进宫

作品:《贞观第一奸臣,李二求我别辞职!

    另一边,许府。


    天光乍亮,许元伸了个懒腰,起了个大早。


    昨夜睡得不错,没有了在长田县时那种随时可能被刺杀的紧绷感,整个人都放松了不少。


    月儿已经备好了洗漱用具和简单的朝食,许元三下五除二解决完毕,换上那一身绯色的官袍,准备出门。


    今天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去大理寺点个卯,喝喝茶,看看卷宗,然后准时下值。


    完美。


    这种混日子的生活,才是他梦寐以求的退休状态。


    他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刚一拉开府门,脸上的笑容就僵住了。


    只见府门外,一辆朴实无华的宫中马车静静地停靠着,马车旁,一个身形瘦削,面容恭谨的老太监,正含笑看着他。


    不是内侍总管王德又是谁?


    许元眼皮狠狠一跳,心里咯噔一下,一种极其不妙的预感,瞬间涌上心头。


    这宫里头号的大太监,一大早堵在自己家门口,能有什么好事?


    “王总管,您这是……”


    许元脸上挤出一个客气的笑容,拱了拱手。


    王德躬身回了一礼,姿态放得很低。


    “许大人,咱家是奉陛下口谕,特来请您入宫的。”


    “入宫?”


    许元一愣,“现在?”


    “正是。”


    王德笑眯眯地道,“陛下有旨,命许大人今日参加早朝。”


    靠!


    果然!


    许元只觉得一道天雷劈在了自己脑门上。


    参加早朝?


    开什么玩笑。


    他一个六品官,屡次被李世民叫上太极殿参加大朝会,那都是三品以上大佬们才有资格站的地方,一直叫自己去算怎么回事儿啊?


    李世民这老小子,绝对没安好心!


    昨天自己刚在外面出了点小风头,今天就要把自己拎到朝堂上去?


    不会是看自己这几天在大理寺太清闲,混日子混得太舒服,故意要给自己找事儿作吧?


    “这个……王总管,是不是搞错了?”


    许元试图做最后的挣扎,“下官官阶低微,按制,是没资格……”


    “许大人。”


    王德脸上的笑容不变,但语气却多了几分不容拒绝的意味。


    “这是陛下的口谕。”


    简简单单的回答,堵死了许元所有的话。


    许元无奈地叹了口气。


    得,看来这安生日子,是到头了。


    “那便有劳王总管带路了。”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认命般地登上了那辆驶向权力中心的马车。


    ……


    太极殿。


    大唐帝国最核心的所在。


    百官序列,分文武而立,殿内庄严肃穆,落针可闻。


    许元被王德领着,站在了队列的最末尾,一个毫不起眼的位置。


    即便如此,他一身与周遭紫袍、绿袍格格不入的绯色官服,还是引来了不少若有若无的探寻目光。


    许元目不斜视,眼观鼻,鼻观心,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不多时,随着内侍一声高亢的唱喏。


    “陛下驾到——”


    身着龙袍的李世民,步履沉稳地走上御阶,端坐于龙椅之上。


    一股无形的威压,瞬间笼罩了整座大殿。


    早朝开始。


    李世民先是按照惯例,处理了几件由中书省递上来的地方赋税问题。


    言辞简练,处置果决,尽显一代雄主的风范。


    许元百无聊赖地听着,心中还在腹诽,这老李把自己叫来,不会就是为了让自己旁听学习的吧?


    就在此时,李世民处理完最后一本奏折,将其放到了一边。


    他没有再拿起新的奏折,而是抬起头,深邃的目光缓缓扫过阶下百官。


    大殿内的气氛,悄然一变。


    所有人都感觉到了,皇帝接下来说的话,才是今日早朝的重头戏。


    只听李世民缓缓开口,声音清晰地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诸位爱卿。”


    “昨日,重阳已过。”


    “算算时日,距离明年开春,也就只剩下几个月的时间了。”


    他的声音顿了顿,变得铿锵有力。


    “东征高句丽的诸多事宜,也该正式提上日程了。”


    话音落下,满朝皆静。


    旋即,一股压抑不住的激动与战意,在武将的队列中弥漫开来。


    终于……要来了!


    李世民看着群臣的反应,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霍然起身,目光如电,直接点名。


    “李世勣!”


    须发斑白的英国公李世勣立刻出列,声如洪钟。


    “臣在!”


    “朕命你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明年开春后,总领我大唐骑兵、步卒,自河北道出,经辽东,直取高句丽王都!”


    李世勣单膝跪地,重重一叩首。


    “臣,遵旨!”


    李世民的目光转向另一人。


    “张亮!”


    郧国公张亮慨然出列。


    “臣在!”


    “朕命你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总领水师,自莱州渡海,直取高句丽南境,与李世勣大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张亮同样跪地领命。


    “臣,领命!”


    “韦挺!”


    “臣在!”


    吏部尚书韦挺出列。


    “朕命你为馈运使,总领后勤,负责此次东征行军所需一切粮草、辎重之转运!”


    “臣,万死不辞!”


    一连三道任命,如三道惊雷,在大殿之上炸响。


    大唐最顶尖的几位帅才,尽数被委以重任。


    战争的齿轮,在这一刻,正式开始转动。


    李世民看着阶下战意昂扬的将领们,沉声道:


    “即日起,尔等便可开始调动兵力,操练士卒,督造战船,赶制羽箭!”


    “朕要你们,在明年开春之前,做好一切出征的准备!”


    “待春暖花开之日,便是我大唐二十万大军,踏平高句丽之时!”


    “臣等,遵旨!”


    山呼海啸般的回应,震得殿宇嗡嗡作响。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此事已定之时,李世民的话锋,却猛地一转。


    他那锐利的目光,越过前方的一众紫袍大员,精准地落在了队列末尾,那个穿着绯色官袍的年轻人身上。


    大殿内的喧嚣,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顺着皇帝的视线,齐刷刷地聚焦到了许元的身上。


    许元心中咯噔一下。


    不好。


    该来的,终究还是躲不掉。


    只听李世民那带着无上威严的声音,再度响起。


    “许元。”


    这两个字,像是带着某种魔力,让整个太极殿落针可闻。


    站在许元身边的几位低阶官员,下意识地就挪开了半步,将他凸显了出来。


    许元头皮发麻,只能硬着头皮出列,躬身行礼。


    “臣……在。”


    李世民看着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自今日起,大理寺正许元,调任军器监少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