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资敌?

作品:《贞观第一奸臣,李二求我别辞职!

    在长田县城中心的一座三层酒楼,此时这里还是灯火通明,亮如白昼,将半条街都映照得纤毫毕现。


    楼内人声鼎沸,丝竹悦耳,与城外的萧瑟旷野,恍若两个世界。


    “王爷,国公,请。”


    一名身着青色劲装,面容干练的年轻人,在前方引路,态度恭谨却不显卑微。


    此人正是长田县县丞方云世。


    许元以交接公务为由,特派他前来安顿李世民一行。


    李世民面沉如水,一言不发地踏入酒楼。


    尉迟恭已借口安顿亲兵,先行离去,此刻跟在他身边的,唯有长孙无忌。


    甫一进门,一股夹杂着酒香、菜香与上等熏香的暖风便扑面而来。


    地面铺着光洁的青石板,擦拭得一尘不染,能映出人影。


    四周的梁柱皆由上好的楠木打造,雕梁画栋,极尽精巧。


    来往的伙计,个个穿着统一的干净制服,脚下生风,脸上挂着热络的笑容。


    大堂之内,座无虚席。


    推杯换盏之间,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李世民的目光缓缓扫过。


    他发现,在此处饮宴的,大多是些衣着光鲜,满身绫罗绸缎的商人。


    他们谈笑风生,声音洪亮,眉宇间带着一股富足的底气,丝毫没有寻常商贾在官宦面前的畏缩之态。


    甚至有几桌的豪商,其排场与气度,比之长安城里的一些世家子弟,竟也不遑多让。


    李世民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起来。


    农为国本,士为基石。


    他治下的大唐,虽不绝商路,但历来奉行的,都是重农抑商之策。


    商人逐利,若其地位过高,难免会动摇国之根本。


    可在这长田县,商贾之风,竟是如此兴盛。


    那许元,将此地治理得富庶,莫非靠的就是这等本末倒置的手段。


    李世民心中,对许元的评价,又多了几分审慎与不喜。


    “辅机,你看。”


    他压低了声音,对身侧的长孙无忌说道。


    长孙无忌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眼神微微一动,随即恢复了古井无波。


    “陛下,水至清则无鱼。”


    “长田县地处西北边陲,土地贫瘠,若无商路互通有无,恐难有今日之貌。”


    他的话很中肯,点出了此地的特殊性。


    李世民不置可否地冷哼一声,心中却并未释然。


    就在此时,邻近的一桌忽然传来一阵豪爽的大笑。


    “图利王子,来,我再敬你一杯。预祝我们明年的生意,能再上一层楼。”


    一个挺着啤酒肚的胖商人,举着硕大的酒杯,满面红光地喊道。


    而被他称作“图利王子”的,是一个身材高大,穿着异族服饰的年轻人。


    那年轻人皮肤黝黑,眼窝深邃,鼻梁高挺,一头卷发用一根金环束在脑后,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他闻言,哈哈一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声音洪亮如钟。


    “好说,好说。只要你们长田县的粮食和绸缎管够,我们部落的战马和铁矿石,要多少有多少。”


    图利?


    李世民的脚步,猛地一顿。


    这个名字,怎么听着有几分耳熟?


    他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那个异族青年。


    对方似乎察觉到了他的目光,转过头来,与他对视了一眼。


    那双如同鹰隼般的眸子里,带着几分野性与桀骜,却并无敌意,只是出于好奇地扫了一眼,便又转回去与同伴们继续喝酒吹牛。


    可就是这一眼,让李世民心中的那丝熟悉感,愈发强烈。


    他似乎……在某份军报的勘舆图上,见过此人的画像。


    “辅机。”


    李世民的声音,已经带上了一丝寒意。


    “那个人,你可认得?”


    长孙无忌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只看了一眼,瞳孔便微微一缩。


    他凑到李世民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沉声说道。


    “陛下,如果臣没有记错……”


    “此人,应该是西突厥阿史那部旁支,达曼部落首领的幼子,图利。”


    西突厥!


    达曼部落!


    这两个词,如同一道惊雷,在李世民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他的脸色,瞬间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想起来了。


    全都想起来了。


    当年,卫国公李靖奉命北伐东突厥,势如破竹。


    可就在大军深入草原腹地之时,一支来自西突厥的骑兵,却屡次三番地袭扰大军的侧翼与粮道。


    那支骑兵,便是达曼部落的精锐。


    他们所骑乘的战马,比寻常的蒙古马要高大健壮不止一筹,冲刺起来快如疾风,耐力更是惊人。


    他们手中的弯刀与箭簇,也远比一般的突厥部落要精良锋利,给唐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李靖曾在战后上奏,言达曼部落虽小,但其民风彪悍,善于冶炼,兵甲精良,战马神骏,实乃心腹之患。


    后来东突厥被平定,达曼部落见势不妙,立刻远遁西域,这才躲过一劫。


    可李世民清楚地记得,这个部落,至今仍未向大唐称臣纳贡。


    这样一个潜在敌对部落的王子,为何会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大唐的县城里。


    还与一群汉人商人,在此推杯换盏,称兄道弟?


    一股怒火,自李世民的心底,缓缓升起。


    那许元……


    他的胆子,到底有多大?


    私自募兵,私开矿山,私铸兵甲,已是灭九族的死罪。


    如今,竟还敢勾结外族,与这等狼子野心的突厥部落暗通款曲。


    他到底想做什么?


    割据西北,自立为王吗?


    李世民周身的气压,瞬间降到了冰点。


    就连一旁的长孙无忌,都感觉到了那股帝王之怒,默默地向后退了半步,不敢言语。


    而走在最前方的方云世,似乎也察觉到了身后的异样。


    他停下脚步,转过身来,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疑惑。


    “王爷,怎么了?可是这楼里太过喧闹,扰了您的雅兴?”


    李世民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他抬起手,用下巴指了指不远处那一桌的图利王子,声音冷得像是从九幽之下传来。


    “那个人,为何会在这里?”


    方云世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当看到图利王子时,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哦,王爷您说图利王子啊。”


    他的语气轻松得就像是在谈论一个再寻常不过的邻居。


    “他出现在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这不快到年底了嘛,他是奉了他父亲的命令,特地从草原赶过来,跟咱们许大人洽谈明年合作事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