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家宴

作品:《这个皇子一心求死

    众人愕然半晌,这才想明白。


    赵清漪是兵部尚书的女儿,就是李砚的未婚妻。


    “天哪!此诗······此诗乃绝唱。”


    “王爷情深如斯,义重如山,我等佩服!”


    “落红护花······妙!绝妙!王爷大才,我等拜服!”


    “不仅才情绝世,更兼情深义重,王爷真乃性情中人!”


    “······”


    部分才子被李砚的才情折服,纷纷赞赏。


    而刚刚还因李砚拒绝花魁,心中有些幽怨的女子,此刻看向赵清漪的目光充满了艳羡。


    再看向李砚时,眼中已是星光点点,心潮澎湃。


    “呜······太深情了!”


    “小哥哥不仅才华横溢,更对未婚妻如此用心······我被磕到了。”


    “甘愿化作春泥守护······这情意,比那共度良宵珍贵百倍千倍。”


    “这才是真正值得托付的良人啊!”


    “甜煞人了!”


    李砚在一片惊叹与倾慕的目光中,坦然自若。


    赵清漪捧着那首墨迹未干的《赠赵清漪》,俏脸绯红,心中的酸涩早已被这突如其来的、磅礴而深沉的告白冲散,只余下满满的甜意与悸动。


    而苏小小握着那阕《雨霖铃》,看着眼前这对璧人,眼神复杂,最终化作一声若有若无的轻叹。


    这个男人,大概不会与自己有交集了。


    ······


    李砚的诗词,尤其是那首饱含深情的《赠赵清漪》,一夜之间便传遍了长安的大街小巷。


    街头巷尾的茶楼酒肆、深闺绣阁,无不在吟诵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绝句。


    文武双全成为李砚的新评价。


    醉月楼因举办诗词会而声名鹊起,尤其苏小小由李砚赠词,而火的不是一般,无数文人墨客、富商巨贾慕名而来,只为沾染一丝文气。


    李瑾气得几乎要吐血。


    他策划诗词会,就想借机让李砚栽个跟头,坏其名声。


    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成全了李砚的绝世才名。


    “李砚,你必须死!”


    李瑾心中的恨意如毒蔓般疯长。


    ······


    “王爷,醉月楼的老鸨子,还有那几个管事,都是这座青楼的管理者,家庭普通,没什么背景。就是给东家管事,赚月俸的那种······”


    李砚眉头紧锁。


    青楼普通的管理者,又不是才子,对一个和他们没有任何交集的皇子,有很大的敌意,这本身就不科学。


    难道是醉月楼幕后老板在作祟?


    当然,他让瘦猴调查的时候,没有说敌意浓厚的事。


    “可查到醉月楼真正的东家?”


    “王爷,醉月楼幕后东家叫杜阎,是京城粮商,为人行事低调,时常接济贫穷,颇有善名。但这几日我深挖其过往,发现这个杜阎不一般······”


    瘦猴娓娓道来。


    原来,杜阎曾是江南赫赫有名的“铁掌帮”执法长老,江湖人称“笑面阎罗”,心狠手辣。


    十年前不知何故,突然金盆洗手,变卖产业,摇身一变成为京城正经商人。


    杜阎深居简出,醉月楼日常由老鸨和管事打理。


    他背后似乎并无显赫的朝堂大人物作为靠山,这在寸土寸金、各方势力盘踞的长安商界显得极不寻常。


    更奇怪的是,过去几年间,并非无人眼红醉月楼生意红火。


    但前去寻衅滋事,或想分一杯羹的人,无论是地痞流氓,还是小有背景的商贾,最终都莫名其妙地偃旗息鼓。


    甚至宁愿吃哑巴亏。


    李砚清楚,瘦猴查到的只是皮毛,更深层的东西,都是谜团。


    “这杜阎,绝不简单。这醉月楼的水,比我想象的要深得多。继续盯紧,看看他们和外面什么人接触!”


    “是!”


    ······


    “老三病愈,又至腊八,双喜临门,朕便设宴庆贺。”


    李承宇若无其事道,“这是家宴,都不要拘束。”


    这是一场规格颇高的家宴,由皇帝李承宇提议举办,受邀参加者除了赵元楷是外臣,其余都可以说,是李承宇的家人。


    裕亲王李承泽年近四十,面容清癯,气质温润。


    他举杯饮酒,脸上带着温和无害的笑意,眼神清澈,仿佛真是来参加家宴。


    李承宇最喜欢亲弟弟的这态度。


    懦弱避世,为人低调。


    酷爱丹青音律,不问政事,是个毫无野心的“鹌鹑王爷”。


    不然他也不会成为在京城居住的唯一亲王,而不去就藩。


    皇贵妃萧氏萧玉凤脸上笑意盎然,内心却恨不得李砚立刻死去。


    她是李瑾的生母,也是已故皇后的堂妹。


    她深得李承宇宠爱多年,一心渴望被扶正为皇后。


    但李承宇念及发妻,还考虑到制衡朝堂平衡。


    萧玉凤吹了十几年枕边风,皇帝始终未曾松口。


    她气恼堂姐死了都压她一头,心中本就怨恨。


    今日见李砚这个嫡子锋芒毕露,妥妥挡住她儿子当太子的路。


    心中怨毒有多大可想而知。


    其他人包括贵妃、皇子、未出嫁的公主,都静静赴宴。


    他们清楚,皇家无家事。


    谁若把这次聚会当做家宴,那你就该出局了。


    宴会伊始,气氛融洽。


    君臣一体,其乐融融。


    李承宇对李砚的病愈表达了欣慰,对其在诗词会上的表现大加赞赏,言语间尽显栽培之意。


    酒过三巡,皇帝话锋一转,微笑着看向李砚和赵元楷:“老三能缓过来,清漪丫头功不可没,日夜照料,情意深重。之前老三说过退婚的胡话,是迫不得已,做不得数。赵卿,你我两家的姻缘,乃是天作之合,不可轻废。翻过年老三也十八了,朕看就择吉日完婚,成就一段佳话······”


    李承宇用意明显。


    他这是向皇室宣告李砚的地位已不可动摇。


    同时坐实李赵联姻,将手握兵权的赵元楷牢牢绑在李砚这条船上,扶持李砚,为皇族服务。


    李砚放下酒杯起身,对着皇帝和赵元楷深深一揖,坚定道:“父皇厚爱,赵尚书错爱,儿臣感激不尽。然儿臣斗胆,恳请父皇收回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