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吴懿的家信

作品:《三国:截胡曹操,开局抢了邹夫人

    夔关紧邻长江,周围群山险峻,易守难攻,乃益州西面的门户。


    自张任兵败之后,刘璋就明吴懿,雷簿两人率重兵驻扎于此,并且下了个死命令‘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得出关应战。’


    吴懿,雷簿两人虽不情愿,可也不敢违背命令,只是明知道林玄的大军在不远处集结,偏偏只能等待着敌人准备充足,前来扣关,不能主动偷袭,自然心中憋屈。


    夔关城墙上,吴懿,雷簿两人目视着滔滔的江水,豪情从心底涌现。


    望着荆州的方向,雷簿感慨道:“连月大雨,长江水势如此汹涌,连上游两岸不少地方都受灾,荆襄之地岂能没有影响?”


    “趁着林玄手忙脚乱之时,突然袭击,必定能建功立业。”


    “只可惜州牧大人因张任兵败投降,心中害怕,让咱们枯守夔关。”


    “只是他不明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这段时间我明显感觉到士气低迷,不少人担心后方家中收否受灾。”


    “唉!!”


    吴懿长叹了口气:“出门在外家就是唯一的牵挂,若不是保家卫国,他们何必抛头颅洒热血?”


    “此乃人之常情也!”


    “这两天我准备犒赏三军,奖励将士,让他们吃点好的,提升士气,你意下如何?”


    雷簿犹豫了下:“各地受灾,粮食尚且不够用,哪里有钱买酒肉?”


    “州牧大人岂会同意?”


    吴懿冷静道:“我有预感大战将要拉开序幕,若军队不保持旺盛的士气,怎能守住夔关?”


    “这是益州的第一道防线,能否守住关乎着全局,就算州牧大人心中不舍,也绝对不会拒绝。”


    “咱们联合上书,如何?”


    雷簿短暂沉默后,缓缓摇头:“此事容后再议。”


    “州牧大人也难啊!”


    “等咱们手中有战功,再犒赏三军也不晚。”


    吴懿皱着眉头:“雷簿将军,我全都是为了大局......”


    雷簿苦笑道:“来的时候主公让我把持粮草军需,我不能不数着过日子。”


    “吴将军,咱们还是等一等。”


    “大战开始,你这样鼓舞士气我不反对,可现在.......”


    “军中事物不少,我先回去了。”


    望着雷簿的背影,吴懿眉头凝成了一条川。


    他身为夔关守将竟然连犒赏军队的权利都没有,刘璋对自己的提防心也太多了。


    如此束手束脚,怎能打胜仗?


    不知为何吴懿对于未来大战持悲观的情绪。


    “将军,这雷簿越发对您不恭敬了,继续下去,军中将校怕是都得围绕在他身边,到时候您可就失去了对夔关守军的掌握。”


    “这到底是雷簿争权,还是州牧大人准备对将军.......”


    王副将话未说完,其中的意思明确无比。


    吴懿眼神闪烁,短暂的沉默后,摇了摇头:“回大营。”


    两人刚走出几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将军,有成都的家书到了。”


    “哦?”


    吴懿停下脚步,脸上露出缓和的笑容。


    结果信件,上面并没有落款,他愣了愣:“谁送来的?”


    “家主的来福。”


    吴懿这才打开信件,看到清秀的字体,其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这是其小妹吴苋的字迹,不会有错。


    可当看完信中的内容,其脸色瞬间难看无比。


    “来福人呢?”


    “快将他叫来。”


    “刚才他匆匆而来,匆匆而走,并未停留。”


    吴懿脸色阴冷:“封锁夔关,全关查找........”


    话还没说完,看到最后一句‘不可妄动,否则后果自负。’


    吴懿将到嘴边的话给咽了下去。


    “将军,成都城发生了什么事?”


    王副将迎上去,赶忙问道。


    吴懿阴沉的将书信递过去:“五日前乱民杀入成都城,到处烧杀劫掠,家中老小十余口均都失踪。”


    “什么?乱民怎会抓人?”


    “他们不是该图财?”


    吴懿双眸闪烁:“这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贼子都送信过来,可成都城却一点风声都没有。”


    “原因为何?”


    王副将瞳孔微缩:“难道说这是刘璋.......”


    吴懿紧紧地攥紧拳头:“什么狗屁乱民,这根本就是.......”


    “没想到他为了控制我们,竟然.......”


    “走,先回军营。”


    ..........


    夜色阴沉,冷月无光,好像此刻吴懿的心情,差到了极点。


    夔关大营,将帐内。


    吴懿的几个心腹校尉汇聚在其周围。


    “将军,先下手为强,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否则必定会被雷簿所杀。”


    “不错,成都城这么大变故都不告诉我们,除了有阴谋,还能是什么原因?”


    “将军,只要您一声令下,今夜就取了雷簿的项上人头。”


    你一句,我一句,声音越来越大。


    吴懿冷哼一声:“闭嘴。”


    “现在动手,家小如何?”


    “都不要了?”


    吵闹声戛然而止,所有校尉均都脸露苦涩。


    因为他们刚刚得知除了吴家之外,他们家中也都遭到了灾民的洗劫,家小生死也全不知。


    沉默了好一会儿,王副将问道:“将军,您说该怎么办?”


    吴懿犹豫了半晌:“从现在开始所有人都装作对成都的事情全然不知,你们挑选几个心腹斥候,返回成都,摸清楚情况。”


    “等消息传回来,咱们再做决定。”


    众校尉短暂考虑,均都点头。


    等他们都退下之后,将帐外又有一脚步声响起。


    “将军,有人从成都城而来,说是受到小姐指派而来。”


    “您看是不是要见一见?”


    吴懿猛地一机灵,直接站起来:“人在哪里?”


    “我这就......”


    快要走出将帐,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吴懿极力的保持冷静:“既然是小姐派来的人,自然要见,两个月未有书信,算算时间也该来了。”


    “将人请进来,切记不可冒犯。”


    “喏。”


    不多时,一个年轻书生在守门士兵的带领下进入了吴懿的将帐。


    这年轻书生不是别人,正是诸葛亮。


    其走到吴懿跟前,躬身一礼。


    “琅琊诸葛孔明见过吴将军。”


    吴懿仔细的打量着诸葛亮,好一会儿冷厉呵道:“你是刘璋派来的人?”


    “我怎么从未在州牧府见过你?”


    “快说,你来这里所为何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