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章 西方一脉

作品:《洪荒:悟性逆天,开局震惊女娲!

    禅唱之音,非自口出,而是源自山体深处每一寸岩石、每一缕流淌的灵脉,宏大庄严,无远弗届,如亿万僧侣在时间尽头齐诵真言,涤荡着周遭无尽时空的尘埃与杀孽。


    这梵音,既是守护西方祖脉的无上结界,亦是度化一切戾气、接引有缘生灵的无形法螺。


    山巅,菩提宝殿巍然矗立。此殿非金非玉,非石非木,乃是由无上菩提圣树的枝干为主体。


    融合了开天辟地时西方庚金本源与先天戊土精华,再经西方二圣反复祭炼,方成此不朽之基业。


    殿体通体流转着温润又坚韧的暗金色泽,表面天然烙印着亿万枚细密的梵文种子字,每一个字都在缓慢流转、生灭,仿佛蕴藏着宇宙生灭、轮回更迭的终极奥秘。


    宝殿四角,四尊金刚护法神像并非死物,其目光如实质的金色火炬,洞穿虚空,扫视着洪荒西方一切角落。


    任何带着敌意或邪祟的窥探,甫一进入须弥山周遭亿万里范围,便会被这无上金刚法目瞬间焚为虚无。


    宝殿之内,空间浩瀚,自成一方佛国净土。


    浓郁到化不开的菩提清香弥漫每一寸空间。这清香非是凡俗气味,乃是菩提圣树本源智慧道韵所化,嗅之,直透元神本源。


    寻常金仙之下的修士,若能侥幸踏入此殿一步,无需刻意打坐,周身亿万毛孔便已不由自主地张合,贪婪地汲取这蕴含大道本源的清香。


    元神深处那层层叠叠、坚硬如万古神铁的修行壁障,便会被这无上智慧道韵悄然浸润、软化,往日百思不得其解的关隘。


    刹那间如冰雪消融,豁然开朗,仿佛与大道隔阂了亿万年的迷雾被一只无形巨手瞬间拨开,心神澄澈,进入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至深悟道妙境。


    此乃圣地道场,众生梦寐以求的造化之地。


    此刻,宝殿最深处,两座巨大的十二品莲台悬浮虚空。


    莲台色分九彩,光晕流转,每一片莲瓣都晶莹剔透,其上天然浮现着神魔诵经、星辰生灭、万物轮回的玄奥图景,仿佛承载着万古诸天。


    莲台缓缓旋转,每一次转动,都引得周遭空间法则如水面般荡漾起层层涟漪,无数细微的金色梵文在这涟漪中诞生、组合、湮灭,演绎着佛法的生住异灭。


    莲台之上,端坐着两道身影。


    左边一位,正是接引道人。他面容枯槁,仿佛饱经了亿万劫的风霜侵蚀,每一道深刻的皱纹都似是大道的刻痕,镌刻着难以言喻的悲苦与沧桑。


    然而,其一双眸子,却如同历经万古长夜后初升的朝日,蕴藏着一种洞穿一切虚妄、照见众生根本的慈悲光明。


    那光芒温润而浩瀚,带着一种包容一切的母性力量,仿佛能抚平世间一切伤痛,消解灵魂深处最顽固的执念魔障。


    他周身气息沉凝如不周山根,却又隐隐与整个西方祖脉的灵机相连,呼吸间,仿佛整个西方大地的脉搏随之起伏。


    无量量的地脉灵气化作肉眼可见的淡金色光点,如亿万流萤归巢,无声无息地汇入他那看似枯槁的身躯。


    右边莲台上,准提道人盘坐。


    他面相较之师兄稍显圆润,眉宇间似乎总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愁苦”,仿佛背负着整个西方贫瘠大地的重担。


    但若细看,便能察觉那“愁苦”之下,是深不可测的算计与灵动。


    他的目光锐利如针,却又充满了悲天悯人的神采,仿佛能穿透人心的所有伪装,洞察一切所求。


    其周身气息不如接引那般沉凝厚重,反而如春风化雨,无孔不入,带着一种奇异的亲和力与难以抗拒的渗透力。


    无数细微的、难以察觉的因果丝线,如同亿万条无形的触手,以其身体为中心。


    悄然蔓延向洪荒诸天万界的每一个角落,似乎在时刻捕捉着一切有利于西方的“缘法”与“变数”。


    这两尊圣人法相,看似血肉之躯,实则早已超脱了凡俗形质的束缚。


    在圣人的慧眼之下,那不过是一具具由二百零六块晶莹如玉、烙印着先天道纹的圣骨构筑的完美道体,血肉毛发,不过是后天沾染的尘埃与虚妄。


    所谓“万相皆空”,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直观的体现——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唯有那如亘古星辰般永恒不灭的圣人本源,与那宏大无边、誓愿普度众生的菩提圣心,才是真实不虚的存在。


    莲台之下,十余名西方教核心弟子,肃穆而立,周身佛光缭绕,气息沉凝。


    为首者,正是药师,其法相庄严,身披金色袈裟,一手托琉璃药钵,一手捏无畏印,周身隐隐有药香弥漫。


    似能治愈一切身心沉疴,眼神清澈而专注,蕴含着对生命的无限悲悯。


    其身侧,大势至威仪具足,头顶智慧宝瓶,无量光明自瓶中倾泻,似能照破一切迷障;月周身清冷月华流淌,宁静祥和;


    日光则如煌煌大日,光明炽盛,驱散邪祟阴霾。


    其余弟子,或如金刚怒目,气势迫人;或如宝相庄严,智慧内蕴;或如莲花清净,不染尘埃。


    每一位弟子身上,都流淌着精纯深厚的西方妙法气息,彼此辉映,构成一片璀璨的佛光海洋。


    此刻,宝殿内的气氛,与洪荒东方三清道场那压抑紧绷的愁云惨雾截然不同,洋溢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气”。


    这喜气并非浮于表面的喧嚣,而是源自于西方教气运的微妙上扬。


    虚空中,无数细若微尘的金色光点(象征着信仰愿力与气运)如同受到无形之力的牵引。


    正从洪荒四面八方的虚空缝隙中源源不断地渗透出来,汇聚向须弥山巅,融入菩提宝殿那流转不息的梵文大阵之中。


    使得殿内的佛光愈发璀璨庄严,隐隐发出低沉悦耳的嗡鸣共振,仿佛整个西方祖脉都在发出愉悦的共鸣。


    这变化,连带着宝殿周遭亿万里的西方地界,也笼罩在一片祥和之中。


    草木似乎更加繁茂,灵泉涌流愈发甘冽,就连那些生性凶悍的洪荒异种,此刻也显得温顺平和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