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狗咬狗,一嘴毛
作品:《绿茶表妹欲上位,我搬空全府休渣夫》 萧承煜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沈知夏一时间也猜不透。
但她知道,这个男人从不做无用之功。
他放走赫连成,必有后手。
至于董艺宁……
这个名字,在她心中并未激起半分波澜。
就如同当初的苏雨柔。
于她而言,董艺宁的死,不过是棋局上,一颗无足轻重的弃子。
死了,便死了。
她真正在意的,从来都不是这些。
沈知夏深呼了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不急。
一个一个来……
三日后,沙县城。
“陈将军,付将军。本王离营之后,沙县城的防务,便全权交予二位。”萧承煜道。
陈峰与荣安侯世子付瑞辰齐齐抱拳,单膝跪地。
“王爷放心!末将誓死守卫沙县城!”
萧承煜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二人,补充道,“北狄主力虽退,但难保不会有小股部队前来骚扰。切记,不可轻敌,更不可冒进。”
“末将明白!”
简单交代完军务,萧承煜不再停留。
他翻身上马,带着青石等一众亲卫,朝着坞岗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黄昏时,萧承煜到了。
夕阳的余晖,为坞岗城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城门大开。
城门口,黑压压地站满了人。
为首的,正是那一抹让他日思夜想的纤细身影。
沈知夏静静地站在那里,宛若一朵于尘世中悄然绽放的清莲。
在她身旁,是激动得老脸通红的余城主。
再往后,是坞岗城自发前来迎接的百姓。
他们扶老携幼,眼中闪烁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发自内心的崇敬。
萧承煜的战马还未停稳,人群中便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摄政王回来了!”
“王爷千岁!王爷千岁千千岁!”
“大宁的战神!我们的守护神啊!”
百姓们哭喊着,一个个跪了下来。
余城主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他颤颤巍巍地走上前,“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哭道,“王爷!您回来了!”
萧承煜翻身下马,抬手虚扶了一把。
他的脸上,没有太多表情,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目光,却越过所有人,径直落在了沈知夏的身上。
四目相对。
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诸位乡亲的好意,本王心领了。”
萧承煜的声音清冷,却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北狄已退,北疆暂时安全了。都……回去吧。”
余城主见状,连忙擦了擦眼泪,高声对百姓们喊道:“王爷一路奔波,鞍马劳顿,我等切莫在此过多叨扰!大家快快散去吧!”
百姓们虽意犹未尽,却也知情达理,纷纷躬身行礼后,一步三回头地散去了。
待人群散尽,萧承煜才迈开长腿,一步步,走到了沈知夏的面前。
他什么也没说。
只是伸出手,轻轻拂去了她鬓边被风吹乱的一缕碎发。
沈知夏的心,微微一颤。
她抬起眼,迎上他深邃如海的眼眸,浅笑,“欢迎回来。”
几人上了马车,一路回到城主府。
静心苑里,春桃早已备好了热水香茗。
萧承煜换下了一身沉重的铠甲,只着一袭墨色常服,周身的凌厉杀伐之气,也随之收敛了许多。
沈知夏亲手为他斟了一杯茶。
“北狄那边,究竟是怎么回事?”她开门见山地问道。
萧承煜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前两日,北狄太子赫连成,突然改变了主意。他不仅收留了萧承风,还答应,将赫连明月许配给他。”
沈知夏柳眉微蹙。
“赫连成不是蠢人。萧承风如今已是丧家之犬,收留他,等于公然与大宁为敌。对他而言,百害而无一利。”
她的声音清冷,分析得头头是道。
“除非……”
“除非,萧承风给了他一个,无法拒绝的好处。”萧承煜接过了她的话。
两人相视一眼,心中已有了同一个答案。
“黑铁球的配方。”沈知夏几乎是毫不犹豫地说道。
萧承煜的眼中,闪过一抹赞赏。
“不错。”
他放下茶杯,神色凝重了几分,“我就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故意下令,穷寇莫追。”
沈知夏点了点头,算是明白了。
放走赫连成,是为了让北狄内部,因为这份“天降的馅饼”而生出嫌隙与争斗,也是怕赫连成会在半路设伏。
毕竟,赫连成得了配方,最高兴的是他,最忌惮他的,也必然是北狄王庭里的其他人。
“王爷这一招‘引蛇出洞,驱虎吞狼’,用得极妙。”
沈知夏由衷地赞叹道。
“只可惜,治标不治本。”
她的语气一转,变得锐利起来,“只要萧承风不死,只要北狄还存着觊觎我大宁之心,只要京城里那位大长公主还在暗中策应,他们三方勾结,始终是我大宁的心腹大患。”
“想要彻底打退北狄,让他们再无南下之力,就必须快刀斩乱麻,将他们三者之间的联系,彻底切断。”
萧承煜看着她,问道,“你……有法子了?”
沈知夏闻言,却是笑了。
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重新为他续上了一杯茶,素手执杯,垂眸轻抿了一口。
茶香袅袅,氤氲了她眼底一闪而过的锋芒。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京城。
京兆府衙门,人声鼎沸,座无虚席。
“威——武——”
惊堂木重重拍下,堂内瞬间安静下来。
京兆府尹正徐俊良襟危坐于公堂之上,神色凝重。
今日这堂审,于他而言,不亚于一场酷刑。
原告,是护国公主的舅舅,李明轩。
被告,是权倾朝野的大长公主萧凌雪,以及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董阁老。
李明轩此时,正立于堂下,神情冷峻,气度斐然。
“大人,草民状告大长公主萧凌雪、董阁老董仲廉,于十五年前,狼狈为奸,谋财害命!下毒谋害草民姐姐李卿岚,侵吞我李家家产!”
徐俊良干咳一声,看向另一边。
萧凌雪今日并未亲至,只派了一名掌事姑姑寒霜前来。
而董家,则是让他的次子董二爷董博元代为出堂。
“董大人,对于原告的指控,你可有话说?”
董博元冷哼一声,上前一步。
“一派胡言!”
他一脸傲慢地说道,“李卿岚是病死的,京城人人皆知。这位李公子,空口白牙就说是我董家害死了她,可有证据?”
李明轩闻言,冷笑道,“哦?是吗?”
他从袖中取出一沓状纸,递交上去。
“大人,状纸之上,不仅有当年为我姐姐诊治过的大夫的画押,还有多名李家旧仆的证词。他们都可以证明,我姐姐当年,是被人下了慢性毒药,才缠绵病榻,最终不治身亡。”
他看了看董博元,抬头坚定地继续道,“这里还有一份关键人证的口供,乃是前些时日刚刚归案的沈修远亲笔画押!”
徐俊良接过状纸和口供,只看了一眼,脸色就变得更加难看了。
他清了清嗓子,道:“传人证!”
堂外的衙役高声唱喏。
然而,等了许久,却无一人上堂。
一名衙役匆匆跑了进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徐俊良的脸色,瞬间煞白。
他猛地一拍惊堂木,声音都有些发颤。
“岂有此理!状纸上所有的人证,竟……竟在昨夜,一夜之间,或暴毙家中,或意外身亡!”
这话,像是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巨浪!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投向了董二爷和那位大长公主府的管事。
好狠毒的手段。
董二爷也是一脸惊愕,显然对此事并不知情。
他立刻反应过来,连忙躬身道:“大人!此事与我董家无关啊!当年李家的产业,虽由董家出面交割,但实际接手的,乃是……乃是董家嫁出去的女儿,陆老夫人啊!”
“这些年来,李家的铺子和田产,也一直是由陆家在打理!账目往来,皆在陆家手中!是他们监守自盗!我们董家……可是全然不知啊!”
好一个董家!
转眼之间,就想把陆家推出来当替罪羊!
就在此时,堂外传来一阵骚动。
“让开!都让开!”
只见陆砚之搀扶着脸色铁青的陆老夫人,拨开人群,快步走了进来。
陆砚之一到场,便听见了董二爷这番颠倒黑白的说辞,整个人都懵了。
他本来以为,自己今日只是来旁听的。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火,竟然会烧到自己和母亲的身上。
“舅舅!您……您在胡说什么?!”陆砚之难以置信地看着董二爷。
陆老夫人更是气得浑身发抖,她指着自己的亲弟弟,破口大骂。
“董老二!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当年要不是我给爹出主意,你们能那么轻易就吞下李家的家产吗?!”
“现在出了事,你们就把我们陆家推出来顶罪?!我告诉你们,门都没有!”
她这一时情急,竟将当年的密谋,都给抖了出来。
董二爷脸色大变,“你……你胡说八道些什么!”
“我胡说?!”
陆老夫人气急败坏,口不择言,“当年给李卿岚那个贱人下毒的方子,还是爹亲自找来的!你敢说你忘了?!”
“你这个疯婆子!”董二爷气得跳脚,“你血口喷人!”
“我血口喷人?!”
陆老夫人一把推开陆砚之,冲到董二爷面前,两人竟当着满堂官吏和百姓的面,撕打了起来!
“娘!二舅舅!你们别吵了!”
陆砚之又急又怒,想要上前拉架,却被搅在中间,狼狈不堪。
公堂之上,瞬间乱成了一锅粥。
“肃静!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