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赐朔州为封地,享万户食邑

作品:《绿茶表妹欲上位,我搬空全府休渣夫

    金銮殿内,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盯着沈知夏手中的那个黑盒子,眼神里写满了狂热。


    李家宝藏!


    那可是足以颠覆一个王朝的财富!


    董博元彻底呆若木鸡,大脑一片空白。


    他感觉自己就像个跳梁小丑,精心策划的一切,在沈知夏这番举动面前,显得如此可笑。


    沈知夏没有理会众人各异的神色,她清冷而坚定的声音,再次响彻大殿,“皇上,民女外祖李家,世代忠良。这所谓的宝藏,并非我李家私产,而是前朝覆灭之际,我李家先祖为保天下苍生免受战火,散尽家财,联合天下商贾,共同筹集的一笔复国之资。”


    “只可惜,前朝气数已尽…为免这笔财富落入奸佞之手,为祸天下,先祖立下遗训,将宝藏封存,地图与家印分离,血脉与信物共存,非李氏血脉,不得开启,非天下大乱,不得动用分毫!”


    她的声音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般,敲在所有人的心上。


    萧承煜看着她,露出一个宠溺的笑。


    这丫头,编故事的能力越来越强了。


    “李家世代守护这个秘密,不敢有丝毫懈怠。只盼着有朝一日,能将这份宝藏献于明君,用于江山社稷,百姓安康。”


    沈知夏说到这里,话锋一转,目光如利剑般射向董博元。


    “可是,竟然有宵小之辈,觊觎宝藏,不惜与虎谋皮,害李家满门七十九口人惨死!”


    “今日,景王更是以此为借口,勾结北狄,意图分裂大宁国土,陷北疆百姓于水火!”


    提到李家,沈知夏的双眸忍不住泛红,却强忍着没有让眼泪落下来。


    “民女沈知夏,身为李家唯一的后人,今日愿承先祖遗志,将这份宝藏,悉数上缴国库!”


    她朝着龙椅上的萧承湛,重重叩首。


    “恳请皇上,以此宝藏充盈国库,稳固北疆!民女愿随军前往北疆,不破敌寇,誓不回京!”


    决绝而铿锵的声音,在大殿内久久回荡,振聋发聩。


    满朝文武,无不为之动容。


    更有一些老臣激动得热泪盈眶。


    方才还叫嚣着弹劾摄政王、质疑宝藏归属的官员,一个个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董博元更是面如死灰,双腿一软,直接“噗通”一声瘫跪在地上。


    完了。


    他不仅没能打击到摄政王,反而成了跳梁小丑,成了衬托沈知夏忠义无双的踏脚石。


    萧承煜则皱紧了眉头盯着沈知夏。


    献宝就献宝,怎么还“随军前往北疆”?


    这丫头怎么没有提前同她商量?


    龙椅上,萧承湛的小脸涨得通红,激动地直接站了起来,大声赞道,“好!”


    他快步走下御阶,亲自将沈知夏扶了起来,眨了眨眼睛道,“有你这样的子民,是我大宁之幸!”


    他转过身,看向董博元身上。


    “董侍郎,你可知罪?”


    董博元浑身一颤,趴在地上,一言不发。


    萧承煜瞥了他一眼,淡淡开口,“皇上,董大人一时糊涂,还请皇上暂且饶他一命。不过…户部侍郎之职…”


    萧承湛心领神会,当即下旨,“董博元玩忽职守,听信谗言,即刻起,革去户部侍郎一职,罚俸三年,闭门思过!”


    “臣…谢皇上恩典…”


    董博元跪在地上,再抬头时,眼神里一片灰败。


    处理完董博元,萧承湛的目光再次回到沈知夏身上,充满了赞许与欣赏。


    他侧头看向萧承煜,“皇兄,依你之见,当如何封赏?”


    萧承煜上前一步道,“皇上,臣以为,可册封沈知夏为‘护国公主’,赐公主府邸,享公主俸禄。允其执掌李家家印,监察北疆军务,全权负责护国宝藏的调配事宜!”


    此言一出,朝野再次哗然。


    这可是异姓亲王都难以企及的荣耀…


    更何况,还让她掌管宝藏,监察军务。


    如此大权,却交给一无亲无故、无权无势的孤女?


    然而,这一次,却无人敢出言反对。


    沈知夏献宝的义举在前,谁敢质疑,谁就是与朝廷作对。


    萧承湛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与萧承煜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准奏!”


    萧承湛一锤定音,“即刻拟旨,册封沈知夏为护国公主,赐公主府,封地…就定在朔州吧!”


    “吾皇圣明!”


    萧承煜率先开口。


    众臣赶紧齐声跪拜。


    沈知夏自己却懵了。


    她只以为萧承煜所说,就是个名号。却没想到,这兄弟二人,竟然将封地都给她选好了。


    她看着萧承煜那双深不见底的眸子,心中百感交集。


    这个男人,总是在她最需要的时候,会为她铺好所有的路。


    退朝后,沈知夏被册封为护国公主的消息,瞬间就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栖梧院内,一片欢声笑语。


    “知夏!你现在是公主了!护国公主,天呐,这简直比话本里写得还要精彩!”


    付满满激动地抱着沈知夏又蹦又跳。


    韩云霜等一众小姐妹也围了上来,叽叽喳喳,满眼都是崇拜的小星星。


    “我就知道,知夏你绝非池中之物!”


    “以后我们可都要仰仗公主殿下您了!”


    沈知夏被他们闹得哭笑不得,心中却涌动着一股暖流。


    “好了好了,别拿我打趣了,快坐下喝茶。”


    春桃和云芷也是满脸喜色,忙着张罗茶点。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董家。


    “啪——”


    一个青花瓷瓶被狠狠摔在地上,四分五裂。


    “废物!一群废物!”


    董阁老气得浑身发抖,指着董博元,破口大骂。


    “老夫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蠢货!偷鸡不成蚀把米!现在好了,没有将人家拉下水,官职还给丢了!”


    董博元瘫坐在椅子里,一脸的颓废。


    另一边,西跨院里,陆老夫人正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这可怎么办啊!那个小贱人,如今成了公主,她肯定不会放过我们的,呜呜呜…”


    陆砚之站在一旁,脸色惨白,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


    护国公主…


    那个曾经被他弃如敝履,被他母亲百般嫌弃的女人,如今,已经站在了他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他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揪住,连呼吸都觉得痛。


    无尽的悔恨,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


    如果…如果当初他没有被董艺宁迷惑…如果当初他没有听从董家的安排…


    如果他当初好好珍惜…


    现在站在她身边,与她共享这份荣耀的,会不会就是自己?


    可是,没有如果了。


    他亲手将那份珍宝,推到了自己遥不可及的位置。


    “砚之啊!我的儿,你快想想办法啊!”陆老夫人哭着去抓他的衣角,“你去求求她!你是她的夫君,你去求她,她肯定会心软的!”


    “母亲!”陆砚之甩开她的手,眼中满是血丝,“我们已经和离了!”


    这句话,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两个人的脸上。


    是啊,和离了…


    是他,为了苏雨柔,逼着她签下了和离书。


    陆砚之再也待不下去,踉踉跄跄地冲出董府,鬼使神差般地,一路走到了栖梧院的门口。


    透过半开的院门,他能听到里面传来的阵阵欢声笑语。


    那笑声,那样熟悉,却又那样遥远。


    就在他痴痴地望着院门,心如刀割时,一阵尖细的声音,由远及近。


    “圣旨到——”


    只见孙德海手捧一卷明黄的圣旨,在一队禁军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栖梧院门口。


    这动静,瞬间吸引了周围百姓的注意。


    街坊四邻,过路行人,全都围了过来,伸长了脖子看热闹。


    陆砚之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回过神来,他下意识地混入人群之中,目光紧紧地盯着那道纤细的身影。


    沈知夏和付满满等人,快步从院内走出,神色肃穆。


    “民女沈知夏,接旨。”


    她整理了一下衣衫,领着众人跪倒在地。


    周围的百姓呼啦啦跪了一地。


    陆砚之混在人群中,也跟着跪下,只是他的头,却始终没有低下。


    他的视线,穿过攒动的人头,贪婪地落在那个女子的背影上。


    孙德海清了清嗓子,展开圣旨,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沈氏知夏,深明大义,献宝救国,功在社稷。册封为护国公主,赐公主府一座,赐朔州为封地,享万户食邑,钦此!”


    “公主殿下,接旨吧。”


    孙德海笑眯眯地将圣旨递到沈知夏面前。


    沈知夏双手接过圣旨,缓缓起身。


    周围的百姓虽然不明白圣旨里说的究竟是什么,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为沈知夏欢呼。


    沈知夏搬到这里的几个月时间,虽然很少与人走动,但她平日里会买些瓜果甜点送给大家,谁家若是有个难事,她也会出手相助。


    陆砚之看着被众人簇拥在中央,光芒万丈的沈知夏,心中五味杂陈,苦涩难当。


    就在这时,孙德海又从袖中抽出一个小巧的信笺,交到了沈知夏手里,压低了声音笑着道,“公主殿下,这是皇上私下里让奴才转交给您的。”


    沈知夏一愣,有些疑惑地接过信笺。


    萧承湛给她的?


    她当着孙德海的面,缓缓打开信笺。


    “沈姐姐,皇兄他,心悦你许久了。”


    沈知夏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她抬头,就看到孙德海笑得一脸暧昧,脸颊瞬间红了。


    萧承湛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


    这种事情,是能随便写在纸上,还让大太监专程送来的吗?


    她这副又羞又恼,面带红晕的模样,落在不远处人群中陆砚之的眼里,却变成了另外一番景象。


    那样的神情,是他从未见过的。


    那是独属于爱恋中的女儿家才会有的神态。


    那信…是摄政王写的!


    不,不对…听说那个玄龙帮的帮主,也总是往栖梧院里跑。


    “咔擦——”


    陆砚之仿佛听到了自己心碎的声音。


    他死死地攥紧了拳头。


    就在这时,人群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一辆华贵的马车停在巷口,车帘掀开,露出一张阴沉的脸。


    是大长公主,萧凌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