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赏…黄金千两,以示嘉奖

作品:《绿茶表妹欲上位,我搬空全府休渣夫

    禁卫军统领裴建业今年刚满四十,是大长公主手下为数不多握有兵权的官员。


    他今日排了休沐,正在家中抱着刚出生的大孙儿晒太阳,就被宫里来的太监给紧急召回了宫。


    裴建业到时,萧承湛正在御阶上来回踱步,整个人看上去既焦躁又烦闷。


    他不知发生了什么,但还是跪了下来请安。


    “微臣参…”


    “朕问你,”萧承湛打断他,怒声道,“两日前,你是不是带人强占了沈氏的西郊药圃?”


    小太监出声提醒,“还有果园…哦!还有李家村!”


    萧承湛瞪他一眼,冲着裴建业问道,“可有此事?”


    裴建业一愣,下意识地问道,“什么药圃?”


    “裴统领!”荣安侯一步踏出,指着退在一旁举着“万民血书”的小太监,质问道,“李家村全体村民都将‘万民血书’递到御前了,你还想抵赖不成?”


    “李家村”三个字,终于让裴建业彻底清醒过来。


    “皇上,”他嘴里念着皇上,眼睛却看向了董二爷,下意识地否认道,“这…绝无此事啊!”


    萧承湛猜到他会否认,问道,“那朕换个问法。”


    他从御阶上走下来,走到裴建业身前,居高临下地问道,“两日前,你去哪儿了?”


    “微臣…微臣…”裴建业支支吾吾了半天,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哼!”萧承湛拂袖,缓步走到‘万民血书’旁,看着上面一个又一个歪歪扭扭的名字和血手印,心里一阵抽痛。


    都怪他无用,才会让这些人肆无忌惮。


    “裴统领,”萧承湛沉声道,“这份血书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你带人封了西郊药圃…”


    “还有果园和李家村…”小太监举手。


    萧承湛狠狠瞪他,继续道,“还将这些可怜的百姓给赶了出来。你可知,他们本就是锦州来的灾民?”


    裴建业将头埋得很低,豆大的汗珠滴落在金銮殿光可鉴人的地砖上。


    “你罔顾人伦、藐视律法、欺压百姓,”萧承湛双手负于身后,眼神凌厉起来,“朕,要革你的职,还天下百姓一个公道!”


    “皇上!”裴建业抬头,不敢置信地看着萧承湛。


    董二爷赶紧上前,躬身道,“陛下,万万不可啊!此事尚未查明就妄下结论,实在是不妥!”


    “董卿,”萧承湛冷冷道,“你那大侄女,还好吗?”


    董二爷一愣,一下子想起那个被送回滨州的大房嫡女董婧婧,终于闭上了嘴。


    别人不知,他却最清楚。


    董婧婧会疯,是因为董艺宁在她的饭食里做了手脚。


    他只当宁儿是为了扫除选秀的障碍才会这么做,是以当时虽然他知晓了此事,却并未阻拦。


    萧承湛对一旁站着的太监总管道,“孙德海,拟旨,罢黜裴建业禁军统领一职,由荣安侯付铮暂管;着京兆府尹徐俊良前去西郊李家村安抚村民,退还其所有药圃、果园和房产,并赔偿村民每人二十两,以示朝廷公允!”


    他说完,挺直了脊背走上御阶,坐在了龙椅上。


    御阶下,几个御林军捂住了裴建业的嘴,将人给拖了出去。


    荣安侯带头高呼圣上英明,众臣赶紧跪下山呼万岁。


    这一刻,萧承湛觉得,自己终于硬气了一回。


    萧承湛走下御阶,再次站在了那卷万民血书前。


    “这个…”他吩咐道,“送去大长公主府。”


    说完,他仰着头,嘴角噙笑,扬长而去。


    没过多久,四个御林军便驾着一辆马车往大长公主府的方向去了。


    萧凌雪刚从后院回来,还没来得及坐下喝口茶,一个内侍就慌忙跑了过来,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


    “什么?!”


    萧凌雪猛地起身,“他怎么敢!”


    内侍吓得跪倒在地,连忙道,“殿下,京城都传遍了,说是摄政王在锦州炸山引水,解了水患之危。栖梧院的沈知夏,散尽家财筹集了粮食和药材,派人送到锦州,救了无数灾民的性命…现在,京城百姓都在传,说…说沈小姐是活菩萨转世…”


    “活菩萨?哈哈哈!”萧凌雪仰头笑了起来,“好一个散尽家财的活菩萨!”


    她一脚踹翻旁边的矮几,怒道,“这个沈知夏,本宫真是小看你了!来人!”她吼道,“给本宫…”


    “殿下,殿下不好了!”有一个内侍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门口…门口来了好多人。说是…说是西郊李家村的村民,他们喊着要见殿下!”


    萧凌雪蹙眉,十分不耐烦,“将人给我轰走!”


    “还…还有…”内侍支支吾吾了半晌,咬牙道,“御林军也来了,带了皇上的旨意,和…和…”


    内侍不敢再往下说。


    “和什么?!”


    “和一卷‘万民血书’…”


    萧凌雪只觉得眼前阵阵发黑,一股腥甜涌上了喉头。


    “殿下…”红袖脸色煞白地看着她。


    “走…”萧凌雪咽下那股腥甜,扶着柱子勉强站稳,沉声道,“接旨!”


    这一日的京城,可谓是热闹之极。


    先是一群自称李家村的村民,浩浩荡荡去了皇宫,在午门前跪了一会儿,递上了万民血书,然后就去了大长公主府门口跪着。


    紧跟着,没过多久,皇宫里就出来四个穿着暗红色盔甲的御林军侍卫,护送着一辆马车也来到了大长公主府门前。


    大长公主萧凌雪当着所有人的面,站在府门口,黑着脸接了圣旨和万民血书。


    又当着所有李家村村民的面承诺,会撤走守在李家村的禁卫军。


    听说大长公主刚回府就气得晕了过去。


    李家村的村民在京兆府府尹徐俊良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出城回李家村去了。


    许多人围在大长公主府门口不肯走。


    因为大家都知道,沈知夏花光了自己的银子救济锦州灾民,可大长公主却将人给软禁了。


    萧凌雪在大长公主府昏迷了两个时辰,再醒来时,就听说门口百姓未散,还互相议论她以皇权欺压孤女沈知夏的事情。


    气得她又吐了几口血。


    晚些时候,红袖就到了栖梧院。


    同她一起来的,还有皇上近前的太监总管孙德海。


    孙德海笑眯眯站在大门口等着沈知夏出来,丝毫不在意身后围观的百姓。


    红袖则惨白着一张脸跟在孙公公身侧。


    不多时,栖梧院的门从里面打开,沈知夏迎出来,看到孙德海时,微愣了愣,赶紧俯身行礼,“民女沈知夏,见过这位公公。恕民女眼拙,不知公公是…?”


    孙德海也不客气,受了她的礼,笑呵呵地道,“沈姑娘,奴才是皇上身边的孙德海。”


    他说着,从袖中掏出一卷明黄的卷轴,清了清嗓子,喊道,“圣旨到!沈知夏,接旨!”


    所有人都跪了下来。


    “沈氏知夏,救济城南灾民有功,经朕查实,西郊李家村方圆百里为其私产,任何人不得干预。待摄政王回京后,另行封赏!钦此!”


    沈知夏磕头领旨。


    待所有人都站起来,就听孙德海尖着嗓子喊道,“红袖姑娘,请吧。”


    红袖在众人的猜测中走到前面,深吸了一口气,“传大长公主懿旨——”


    孙德海打断她,幽幽地道,“姑娘是没吃晌午饭吗?”


    红袖忍了又忍,强压下心里的那股子怨气,扬声道,“传大长公主懿旨,即刻解除沈知夏禁足,另…赏…黄金千两,锦缎百匹,以示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