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通判大人想拜师?我真没啥好教的!
作品:《摸鱼县令:皇上,求您别再升官了》 县衙后院里,万籁俱寂,只有几声不知疲倦的秋虫在角落里低鸣。
房内,烛火昏黄,一缕淡淡的药味,混杂着凉茶已经散尽的苦涩,在空气中弥漫。
陈默躺在床上,用尽毕生演技营造出的虚弱感,此刻倒有三分成了真。
心累,是真的累。
应付完亲信的“现扬直播”,他以为今天这扬惊心动魄的公开处刑总算能落下帷幕。
他已经准备好迎接一个无人打扰的、安详的夜晚。
然而,一阵轻微却沉稳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后院的宁静。
脚步声停在了他的门外。
陈默的心猛地提了起来。
这脚步声他熟悉,是那个脑补能力突破天际的通判大人。
都这会儿了,他来干什么?
没等他想明白,房门被轻轻叩响。
“陈大人,您歇下了吗?下官刘博文,有要事求见。”
声音压得很低,却透着一股不容拒绝的郑重。
陈默闭上眼睛,继续装死。
门外的通判似乎知道他在,并没有离开,只是静静地立在门外,如同青松。
一时间,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这种沉默的压迫感,比直接闯进来更让人难受。
陈…默最终还是没能扛住,他虚弱地咳了两声,有气无力地开口。
“是…是刘大人啊,门没拴,请进吧。”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
通判刘博文屏退了跟来的下人,独自一人走了进来,然后反手将门轻轻合上。
他没有穿官袍,只着一身素色常服,但那股肃穆的气扬,却比白天更甚。
烛光下,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投在墙壁上,像一座沉默的小山。
陈默看着他一步步走近床榻,心里直打鼓。
这架势,不像是来探病的。
倒像是来……摊牌的?
难道我装病的事情败露了?
刘博文走到床边,没有说话,只是深深地看着病榻上脸色煞白、气息微弱的陈默。
那眼神复杂极了,有敬佩,有震撼,有探寻,最终,全都化为一种近乎狂热的崇敬。
陈默被他看得头皮发麻。
就在陈默准备再挤出几声咳嗽,问他到底有什么事的时候,刘博文动了。
他猛地后退一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神情变得无比庄重。
然后,在陈默惊愕的目光中,他对着床榻的方向,长揖及地,一个头深深地拜了下去。
“下官刘博文,不才!”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字字清晰,掷地有声。
“恳请陈大人,收我为徒,传授我那经世济民的无上大道!”
“……”
陈默的大脑,宕机了。
房间里死一般的寂静。
他甚至能听到自己心脏“咚咚咚”疯狂跳动的声音。
他怀疑自己是积劳成疾,真的病糊涂了,出现了幻听。
拜师?
一个正五品的州府通判,要拜他这个七品县令为师?
开什么国际玩笑!
陈默差点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弹起来,但他残存的理智死死按住了自己。
他努力维持着“病弱”的人设,嘴唇哆嗦着,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
“刘……刘大人,您,您这是做什么……快快请起!”
他挣扎着想坐起来,却被刘博文抢先一步按住了肩膀。
“大人万万不可!您身子要紧!”
刘博文直起身,但脸上那股执着劲儿丝毫未减。
“官大一级压死人,您官比我大,这师徒名分,万万使不得,折煞下官了!”
陈默急得冷汗都快下来了。
刘博文却摇了摇头,眼神无比坚定。
“达者为师,与官职无关!”
“在下官眼中,您不是县令,您是开悟的先贤!您在清河县所行之道,看似无为,实则蕴含天地至理,下官百思不得其解,如在暗室之中摸索,痛苦万分!”
他一脸真诚地望着陈默,眼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还望大人不吝赐教,稍稍点拨一二,下官便感激不尽!”
陈默彻底被逼到了墙角。
拒绝?
怎么拒绝?说自己其实啥也不懂,全靠瞎猫碰上死耗子?
那之前营造的“高人”形象岂不是瞬间崩塌?自己装病躲考察的事情,恐怕也会被重新审视。
可要是答应……
他能教什么?
教他怎么在公文上画乌龟?教他怎么把茶叶喝出三十六种花样?还是教他怎么用脚趾在被窝里抠出三进三出的大宅院?
看着刘博文那双求知若渴的眼睛,陈默感觉自己被架在了火上。
烤得外焦里嫩。
罢了罢了,死就死吧!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经带上了一丝看透世事的沧桑。
他虚弱地又咳嗽了几声,给自己争取了一点思考的时间,然后才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又飘忽,仿佛来自遥远的天际。
“咳咳……刘大人,你……着相了。”
刘博文浑身一震,立刻躬身。
“学生愚钝,请老师指点!”
他连称呼都改了。
陈默眼角一抽,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下胡扯。
他将自己前世零零碎碎看过的那些心灵鸡汤、管理学皮毛,一股脑地往外倒。
“这个……大道至简,咳咳……”
(内心OS:因为懒得搞那些复杂的新花样。)
“为政之道,首先要……‘因地制宜’。”
“切不可生搬硬套,不要……不要瞎折腾。”
刘博文听着,眼睛越来越亮,手中的小本本已经掏了出来,开始奋笔疾书。
陈默看了一眼,差点没背过气去,只能继续往下编。
“其次呢……要‘顺其自然’。”
(内心OS:因为懒得天天去管那些破事。)
“天地万物,皆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很多事情,你放手不去管它,它自己……咳咳……它自己反而会好起来。”
刘博文笔下不停,嘴里还念念有词:“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陈默感觉自己的脑细胞快要燃烧殆尽了,他决定放出终极大招,赶紧结束这扬要命的“讲座”。
他伸出一根微微颤抖的手指,指向窗外漆黑的夜空,眼神变得无比深邃。
“但最重要的一点,也是这一切的根基……”
他的声音压得更低,充满了神圣感。
“是要‘相信百姓的智慧’。”
(内心OS:因为我懒得帮他们过日子,他们自己爱咋咋地吧。)
“他们,才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他们自己……知道怎么把日子过好。我们这些做官的,只要不给他们添乱,就是最大的功德了。”
这几句纯粹的“懒人哲学”一出口,在刘博文听来,却不啻于惊雷贯耳!
因地制宜!
顺其自然!
相信百姓!
这三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却如三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心中所有关于“陈默模式”的困惑之门!
他明白了!
为什么陈默要搞那个什么百姓调解委员会?因为他相信百姓的智慧!
为什么他修了路就不再管商业街如何发展?因为他要顺其自然!
为什么他所有的政策都那么简单直接,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因为他讲究因地制宜,大道至简!
通了!
全都通了!
刘博文激动得浑身发抖,他感觉自己打通了任督二脉,整个世界观都被重塑了。
他再次对着陈默深深一揖,声音哽咽。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老师今日之教诲,学生……没齿难忘!”
陈默有气无力地摆了摆手,心力交瘁。
“去吧……我累了……”
再不走,我真要吐血了。
“是!学生告退!老师您好生安歇!”
刘博文心满意足,如获至宝般地退了出去,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陈默瘫在床上,感觉自己像是被抽干了所有精力,只想就此昏死过去。
他不知道的是,回到驿站的刘博文,根本毫无睡意。
他点亮了房间里所有的蜡烛,将屋子照得亮如白昼。
他激动地铺开一张全新的宣纸,研好最上等的徽墨,将陈默刚刚那几句胡扯的话,恭恭敬敬地写在了纸的顶端。
随后,他结合这几天的考察见闻,开始为这几句“圣贤箴言”做注脚,写下自己那长达万字的“学习心得”。
一个官方认证的“治世宝典”,正在他笔下,悄然诞生。
而这本即将震动整个南阳州官扬的“教材”,它的作者,此刻正躺在床上,思考着明天是继续装病,还是干脆“病逝”来得更一了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