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律法
作品:《女扮男装后,她成了京城权贵的白月光》 暗中的人发现形式不对,立马准备悄悄离开。
韩明蕴立刻注意到了此人的行动,她速度快得叫人看不清她的身影,三两步就抓住了欲要逃跑的人。
“这位小兄弟何事如此慌张?”
她一把将此人扔在地上,半蹲下来时,掐着此人脖子的力度却是不减。
准备通风报信的人意识到不好,扯着嗓子哭叫:“不好啦,不好啦。
定国公世子公堂杀人啦。
还有没有王法了?!”
何大人一听这话,即刻明白机会来了:“韩明蕴欲要公堂行凶,目无律法,来人把她抓起来。”
“本世子不过是和这位兄台切磋切磋,怎么这位兄弟连这个面子都不愿意给吗?”
“呸!你分明是要杀我!”那人不给韩明蕴狡辩的机会,想要咬死这个罪名在韩明蕴身上。
“你可知《大魏律法》里,诬陷罪如何处置?”韩明蕴不想和这个人多费口舌了。
“诬告者,轻则杖一百,徒三年,重则凌迟处死,枭首示众。”少女的声音不急不缓。
“一介布衣也敢在公堂上诬陷定国公世子,着实可疑。
加上我本世子与你无冤无仇,只怕说出此话,是有人指使而为。”
“何大人,我瞧此人今日行为异常,疑窦颇深。
既然我已经解脱嫌疑,不如由我来审问他一番,如何?”
触及到韩明蕴漫不经心的目光,何大人气得一口气上不来:“你方才欲要公堂行凶,取此人性命。
你们二人恩怨重重,我怎么能确定你是不是带着私心去恐吓,你又怎么能保证献给我的证词是非对错?
再则你无官无职,无功无禄,就要越权行事,审问犯人。
韩明蕴你还有没有把我大魏律法放在眼里。”
少女眸光温度渐渐消失,她一记手刀劈晕了底下还要挣扎的嫌疑人。
“这里有谁看见我欲要杀人行凶了?”韩明蕴声音冰冷地询问。
“我的兵卫,我的手下,我有谁没看见?”
“何大人也说了,是你的兵卫,你的手下。
我记得《大魏律法》秉持着亲亲相隐的原则。
近属所供,律不采信。
亏何大人刑判公堂多年,连这种事情都不知道。
本世子真有些怀疑何大人这些年判断的案子,是否真正还原了真相。
要是大魏的官员都是这种连基本律法都不清不楚的人,王朝的未来又何在?”
听到这席话,何大人一颗心直接提到了嗓子眼,必须要让韩明蕴闭嘴。
此人简直口无遮拦,再说下去自己的乌纱帽不保。
“你住嘴!”
韩明蕴可不会乖乖听话,她丝毫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
“今天的公堂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只有镇北王世子说出的话才能呈堂证供。”
“只有他与我们这里任何一个人都不亲近不是吗?”
她和赵知钰的关系几乎没人知道,至少表面上来看,让赵知钰当证人不会落下话柄,又能有利于自己。
“你之前还说将玉佩送给了赵世子,本官有权怀疑你们之间是否有过来往。”
“何大人,怀疑要拿出证据。
赵世子生活北境多年,进京未有一月。
我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和他几天之内达成莫逆之交,让他愿意在公堂为自己编造事实,赴汤蹈火。
这块玉佩之所以会送给赵世子,也是我定国公府实在落魄了。
上次去吃赵世子接风宴的酒,没带够随礼,只好以此物赠予,以抵礼金。”
听韩明蕴三两句就把赠予玉佩的结党嫌疑,化作了家里揭不开锅,厚脸皮吃席不给钱。
何大人简直气得快要昏厥过去。
关键是韩明蕴说的这些事情他也无法反驳,毕竟他对于她的怀疑也是主观之词。
韩明蕴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他总不能去镇北王府查账房,看看韩明蕴说的是真是假吧。
赵知钰点了点头:“确有此事。定国公府当日确实是没带够钱。
而且,何大人不会以为本世子会包庇这种破落户?
还是说何大人已经把我镇北王府和这种破落户归为一类了?”
何大人一听又是一口黑锅砸了下来,当即解释:“自然不是,自然不是。”
“既然误会都已经解除,何大人是否可以放我离开了?”
“不行。”何大人下意识拒绝。
“哦?为何?”
“赵世子的玉佩丢在了案发现场,何大人难道不应该以刚才对我的手段,审问,并把他关进大牢吗?”
“还是说,在京畿衙门,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根本不成立?”
韩明蕴说:“我还不是庶民呢,何大人就已经敢如此徇私,不敢想普通老百姓想要一个公道,又是何其之难。”
大魏的官场风气腐败已久,官官相互,百姓苦之久已。
少女望着高坐明堂之上的何大人,眼中燃起一股火焰。
无论是为生民,还是为自己今日之仇,她都不会让何大人再继续待在京畿衙门。
何大人已经没有理由再继续留下韩明蕴了,只是那位大人的计划又该怎么办?
荣国公府那边他又该怎么交代?
再则,他真的要将赵知钰关进大牢吗?
何大人一时想不出来对策,只好转移话题,对着官兵说:“先把韩世子制裁晕倒的这个人押下去。”
“这不妥。”
“这有何不妥,本官才是京畿衙门的府尹。
韩明蕴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妨碍本官办事,是不满皇上的任命,欲要挑衅王权吗?”
“哦,原来何大人也记得,你只是京畿衙门的府尹啊。”
何大人心里咯噔一下。
完了,上当了。
“我定国公虽说尚无人入朝为官,但也是钟鼎之家。
就算是犯法,那也应该是由刑部和大理寺来查案。哪轮到你一个小小的府尹来审问我?”
韩明蕴今天不准备放过何大人了,就算不能让他倒台,也要他身败名裂,此后官场如履薄冰。
此话一出,大堂一时哗然。
何大人更是冷汗连连,按照大魏律法僭越行事,冒用权力,是要被砍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