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庞大的建设计划

作品:《四合院:从铁路民警到京圈大佬

    李卫东就在这样一路热情洋溢的氛围中,抵达了机械厂的旧厂区。


    没有看到那台半成品的发动机。


    但是李卫东见到了何四。


    见到李卫东的时候,何四伸着手指朝他骂了一句:


    “什么闲杂人等,不知道这里是厂房。”


    因为李卫东最近来的比较多。


    所以李卫东还特地要求工厂的负责人,不需要对自己有特殊接待。


    李卫东也没有见过何四,只以为这是某个工人:


    “我来这边是听说这里有一台更先进的发动机。”


    “我想知道加工的情况。”


    何四更警惕的盯着李卫东:


    “那你在这里稍微等一下。”


    “我去里面找一下领导。”


    李卫东竟然真的等在这里。


    没一会,他就听到何四带着一群人:


    “就是那里!”


    “那个间谍要偷咱们的发动机!”


    李卫东惊讶的发现一群工人跟着何四跑了出来,而且大部分还是年轻人。


    李卫东有些傻眼。


    好在那些拿着扳手的工人,很快就认出了李卫东。


    其中一人直接捂着何四的嘴:


    “你可给我住嘴!”


    “这可是咱们李市长!”


    其中一人把扳手藏在背后,跑到李卫东的面前:


    “领导好!”


    何四瞪大眼睛:


    “这是领导?”


    “怎么不像?”


    听到这话,李卫东哭笑不得:


    “那么照你说,我应该是什么样的?”


    何四皱着眉头:


    “那些领导不都是大肚子,看起来很胖。”


    “而且还很讲派头。”


    “你跟他们完全不一样。”


    李卫东哈哈一笑:


    “那我就当做你这是在夸我呢。”


    旁边的人向李卫东介绍何四:


    “这就是从村里找到的那个机械天才。”


    李卫东随意问了几个问题。


    何四对答如流。


    并且在关键的地方,还能够有自己的理解。


    李卫东听过何四的讲解,脸上带着满意:


    “真的很不错。”


    “你是通过自学达到这样水准的?”


    何四先是点头,最后又摇头:


    “也不是完全自学。”


    “那时候有一个下放牛棚的人。”


    “他给了我一本书,里面讲的就是如何制造发动机。”


    “但后来那人回去了。”


    “他还说我很有天赋,想让我跟他一起走。”


    “但是我不想离开家乡。”


    李卫东有点感叹:


    “真是优秀的成长环境。”


    没一会,机械厂的厂长季元宵也匆忙赶来。


    他听说何四差点带着工人把李卫东给打了的时候,整个人都要吓得虚脱。


    好在没有出问题。


    等到他赶到,李卫东刚好问完了何四。


    随后李卫东就告诉何四:


    “我们玄昌市,要建立更先进的科研中心。”


    “到时候我希望你能够好好学习。”


    “你的天赋很强。”


    “但我认为你可以做得更强,甚至可以做出世界一流的发动机。”


    听到这话,何四的眼中放着光:


    “您放心!”


    李卫东满意的点点头。


    随后转过身,看着季元宵:


    “季厂长你来了。”


    季元宵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


    “市长真是对不住了。”


    “手底下的这些孩子们,不懂事。”


    李卫东笑着拍了拍何四的肩膀:


    “年轻人就要这么有活力。”


    “而且他的本意也是为了抓间谍。”


    “很不错的防范精神。”


    “季厂长可不要因此怪罪了他们。”


    季元宵连忙点头。


    但还是避过了李卫东瞪了一眼何四。


    何四这个滑头!


    来到机械厂没几天,就已经跟大多数的工人混的眼熟。


    更是没大没小的,甚至还说要给工厂提意见。


    闹的季元宵很头疼。


    好在,何四面对李卫东的时候,显得乖巧听话。


    随后李卫东往前走了几步:


    “我听说,新厂房那边已经建设的差不多了。”


    季元宵跟在李卫东的身后:


    “第一期的厂房已经建造完成。”


    “而且我们也争取来了新的订单。”


    李卫东微微一笑:


    “做的不错。”


    “但还是不够。”


    “接下来我希望你们市里的几家工厂可以做表率。”


    “继续建造厂房。”


    “我的目标是要一举解决全市的工作岗位。”


    季元宵手一顿。


    现在的适龄工作青年再加上返城的知青,加起来可是有三十多万!


    他们机械厂规模最大的时候,也不过一万人!


    可看向李卫东,发现李卫东的表情很冷静。


    季元宵也就知道自己没有听错。


    “我们会继续扩大生产。”


    随后李卫东继续的说:


    “你也不用担心后续。”


    “之后会以工厂为中心,建立一条商业服务街。”


    “到时候,餐饮服饰理发等等的生活服务,会配套供给。”


    “把经济拉起来,我们手里的钱也就能够变得更多。”


    “到时候自然会有更多的投资,落在你们的机械厂。”


    季元宵连连点头,也不去分辨这话里的真假。


    随后他又提到了老工厂那边工人怠工的问题。


    但李卫东说:


    “相关的情况我已经了解。”


    “至于那些工人,你也不用急着处理。”


    “他们或许有不能直接说出来的理由。”


    “但是我们要对他们有充分的信任与理解。”


    “等到下个月新厂投产时,会有新的政策下发。”


    “你可以在这个月里,向他们吹吹风。”


    听着李卫东的安排,季元宵若有所思。


    李卫东离开之后,季元宵立刻找到了副厂长。


    将李卫东刚刚的话完整的转述。


    对于未来的安排,他们并不是特别在意。


    可是对于那些消极怠工的工人,季元宵有点担心。


    “市长会不会把他们全都开了?”


    “我们要不要提前做一下工作?”


    一起工作了那么久,季元宵知道,工厂里不可能有真正的懒汉。


    他们只是在排斥越来越多的工作罢了。


    甚至在季元宵看来,等到新厂房投产之后,一部分产能会被分走。


    那些工人们,自然就会变得安静下来。


    可副厂长却认为:


    “这件事情没那么简单。”


    他的语气严肃且认真:


    “你可以好好的考虑一下,李市长说这话的时候是什么状态?”


    季元宵眉头一皱:


    “我哪里敢看他的表情?”


    “他当时的情绪,很稳定。”


    副厂长便笃定的说:


    “这应该是给我们改过的机会。”


    “厂长!出现工人的消极怠工,实际上是我们管理的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