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丰收的喜悦

作品:《四合院:从铁路民警到京圈大佬

    听着李卫东给出的规划。


    一名副厂长壮着胆子开口:


    “领导,不是我们不想做。”


    “主要是现在这个环境,大家的心里都没底。”


    “而且我们也不知道要如何开展工作。”


    他们期待的目光落在李卫东的身上。


    李卫东考虑了一番。


    将后世中面试常用的技巧与手段,一一讲解。


    “竞争上岗,首先要排除人际关系。”


    “当然了,现在子承父业的情况的确存在。”


    “我承认这也是没办法立刻解决的状况。”


    “但是我希望相关的制度,必须要逐渐取缔。”


    “工厂是为了生产,更是为了集体。”


    “职工为工厂做贡献,那我们便以更丰厚的福利,回报他们的付出。”


    “像是搞人际关系,拉帮结派这样的状况,以后我希望不要出现。”


    听着李卫东的解释,一群人面面相觑。


    李卫东这么做,等于是扒了很多人的退路。


    职工们肯定会爆发出强烈的不满。


    他们都已经开始后悔,接下李卫东给出的考验了。


    但李卫东没有在这个话题上面停留太久。


    李卫东一再强调,他给出的福利承诺,一定会兑现。


    所有人都是惊讶地看向李卫东。


    但他们明白,这个李市长看着年轻,却是一个诚信的人。


    但他们忍不住提醒:


    “李市长,要建成您说的那种居民楼,花费太高了啊!”


    “三年的时间,我们工厂是拿不出这么多钱的。”


    可李卫东摇头:


    “不!”


    “你们可以做得到!”


    李卫东的话说得非常认真。


    一群人也只能认命一样地听着。


    时不时再补充两句。


    就这样,会议结束了。


    所有的领导,都惆怅得不知道怎么办。


    李卫东突然转身:


    “对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我刚刚忘记补充了。”


    “我知道你们现在有许多想法,但我只希望看到一种想法。”


    “那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了工厂。”


    “我要说的事情很简单。”


    “订单的拉取这方面,目前的效率完全不达标。”


    负责业务的副厂长听到这话,表情非常痛苦地说:


    “领导!真不是我们不努力!”


    “我们已经拼尽全力,但很多订单,人家都有原本的合作工厂。”


    “而且我们总要顾及一部分脸面的。”


    都是体制内的工厂,他们很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也很为难。


    可李卫东的表情瞬间严肃。


    他盯着开口说话的人。


    又看向其他人。


    发现了他们的认真,李卫东摇摇头:


    “我就知道,你们的想法会出现差错的。”


    “你们出去拉订单,并不是搞联谊。”


    “我们给出更优质的品质,给出更合适的报价,还有更快速的生产周期。”


    “他们凭什么不选择我们?”


    “而且拉订单也是一个技术工作。”


    李卫东看向眼前的几人。


    摇摇头:


    “你们可以从工厂中选取,也能重新招聘。”


    “总之是要招聘来真正合适的,能主持工厂业务的人!”


    生产是一个工厂的基础。


    但订单才是生命线。


    李卫东说了很多自己的理解。


    这群人听得头晕眼花。


    虽然不懂,但他们已经记下来了。


    打算等到李卫东走了之后,就按照李卫东说的去做!


    回到了办公室。


    李卫东揉了揉眉心。


    程宏先从外面走进来。


    他有些担心地看向李卫东:


    “市长,我听说您已经很久没有休息了。”


    “要不要先休息一下,再主持其余的工作?”


    听着这话,李卫东摇摇头:


    “我不累。”


    “我倒是忘了你们了!”


    “这样,我做主,给你们放假一天。”


    “好好休息,回来之后再继续投入工作。”


    程宏先脸色无奈:


    “我也不累。”


    “就是感觉您这样继续下去,迟早会累垮的!”


    “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啊!”


    听着这话,李卫东无奈地看向程宏先,问了一个问题:


    “你认为我们现在改革的进展如何?”


    程宏先犹豫了。


    他如实地回答:


    “理论上,我们已经走了很远!”


    甚至现在很多政策的实施,完全是按照李卫东的要求去做。


    “可实际上,我们现在的进度低于预期。”


    综合因素有很多:


    人对未知事物的抗拒。


    对风险的畏惧。


    以及对一些政策的理解不到位。


    李卫东点点头:


    “所以我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就不能停!”


    “只有真正地迈开了一条腿,我才能放心下来。”


    程宏先眼珠子一转。


    他好奇地问:


    “那怎么才能算是迈开了一条腿?”


    李卫东笑着指了指程宏先:


    “程宏先同志,你也跟着他们学坏了?”


    “我告诉你!”


    李卫东站起来:


    “首先是农业方面,要等到第一季的作物收割。”


    “我要看到承包之后,具体的增产。”


    “也要看到我们因地制宜的指导种植计划,究竟有没有效果。”


    “这都是需要关注的地方。”


    “至于工业方面,”


    “新业务的展开,以及全市所有的附属工厂,规模都要一起扩大。”


    “至于手工业以及商业,则可以放慢一点。”


    程宏先不解地问:


    “这也是我之前一直想说的。”


    “我们可以发展商业,或者做一些我们才能做的生意。”


    说难听一点,就是钻改革政策的空子,做官方的投机倒把。


    他们的港口都是现成的!


    可李卫东脸色严肃:


    “这样的错误,不要再提!”


    “我们的改革,根本是为了发展经济,而不是让纸面数据好看。”


    “你说的情况,也是我一直担心的。”


    “我们可以克制得住,但其他人呢?”


    李卫东的忧虑,让程宏先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他只能站在李卫东的身后,低着头。


    后续。


    李卫东按照计划书推进。


    终于,也迎来了丰收的时节!


    站在田里,看着明显多了许多的粮食。


    李卫东的嘴角上扬。


    承包之后,交完了公粮。


    剩下的,全是农民自己的!


    很多人早就已经对产量有了预估,但他们还是站在李卫东的身边,看向前方的农田。


    甚至不少人喜极而泣!


    李卫东看着这一幕,心中也是感慨。


    华夏人,对土地,对粮食,总是要更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