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提问与答复
作品:《四合院:从铁路民警到京圈大佬》 但李卫东话题一转:
“那我上次来的时候给你们布置的任务,大家都完成得怎么样了?”
李卫东上次给几名技术骨干提要求。
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去优化技术。
可以从效率上优化,也可以从创新上优化。
这并不是强硬的要求,但是李卫东许诺,只要是自己的创意,只要被李卫东看中,那么就会有一笔来自市政府的奖金。
其中几个技术骨干踌躇着走了出来。
“我们有想法。”
“但是我们没办法实施。”
他们不好意思地说:
“我们想要改进现在的仿制机器,因为有很多操作不顺手,而且对于效率来说显然没有帮助。”
“可是我们不懂机械。”
李卫东立刻了然地点点头:
“我明白了。”
“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专业的问题你们不懂,可是你们能够去问?”
“比如咱们市里的机械厂。”
“而且我们市里现在也有一笔基金。”
“只要是能够有利于提高生产,或者是创新点,都能够获取一笔资金。”
“你们可以拿着自己的方案,最好给出一份可行性的实施报告,去申请这笔资金。”
听着李卫东的建议,这些人的表情也变得激动。
他们互相对视一眼,最后询问李卫东:
“我们真的可以吗?”
李卫东笑着点头:
“所有的创新都源于对现状的不满。”
“而且在创新的途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如何迎接困难甚至挑战困难?”
“这对你们来说或许是一条新的道路。”
“技术不足,那你们就可以去学,也可以去寻求外援的帮助。”
“但是你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需要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而不是为了拿到我的认可,或者我的投资,这么做。”
听着李卫东的演讲。
很多人的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
尤其是那些头脑灵活,也不想安于现状的人。
他们觉得李卫东的指点给他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如果能够成为研发人员,那他们的待遇会不会更好?
最后李卫东更是抛出了巨大的惊喜:
“而且我承诺。”
“所有的专利与创新,我都会与你们共同分享。”
“我们提供资金,你们负责创新。”
“这是一种新的模式。”
“如果成功,那我们玄昌市将会进入下一条更高速的发展快车道。”
这下子所有的人情绪都被调动起来!
立刻就有人上前询问那个创新基金的情况。
也有人询问李卫东:
“可是李市长!”
“我们没有足够多知识的情况下,很多想法都做不出来。”
李卫东听到这话,嘴角的笑意越发明显:
“这就涉及到了另外一件事。”
“也是我今天想要跟大家宣讲的另外一个要求。”
“不论你们有没有创新的想法,我都希望你们能够保持学习。”
“知识永远是人类最大的财富。”
随着李卫东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所有的人都能够清晰地看到一条宽阔的道路,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原本以为李卫东是一个能够给人民带来福祉的好官。
现在看来,李卫东简直就是一个天才!
随后李卫东又询问众人:
“说完了我提的要求,那你们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突然有人问道:
“那个我们的住房资源比较紧张。”
“家里也有不少孩子从乡下的知青点返回。”
“原本孩子小的时候,厂里分的房子还能凑合。”
“现在孩子大了,总不能天天让他们睡在客厅。”
李卫东看见那个开口说话的人。
发现对方非常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李卫东叹了一口气:
“至于住房问题,这件事情我也有过考虑。”
“这会在以后归入具体的福利政策中。”
“但现在我可以给你们提前做一个保证。”
“实不相瞒,现在我就算想要给你们解决住房,也做不到。”
“原因很简单。”
“没钱。”
“而且我们前期的很多收入,都必须要拿去做更重要的投资。”
“当然我承认这是我的问题。”
“因为我的取舍,让你们遇到了生活上的困难。”
“可我能够给你们一个保证。”
“三年之后,我会立刻动手解决大家的住房问题。”
“我知道你们想问的是什么。”
“今天我也可以把标准一并告诉你们。”
“到时候,住房作为工厂的福利待遇,将会向每一个人免费发放。”
“至于房屋的户型,也会充分考虑大家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
“而且我保证,所有的房子都会是全新建造的楼房。”
“也能够做到设施齐全。”
巨大的轰动,在工厂内开始向外传播。
李卫东的承诺,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
同时李卫东也说道:
“还有另外一件事,也是你们最关心的子女就业问题。”
“现在不止咱们纺织厂,玄昌市的很多工厂都已经开始扩大产能。”
“这就造就了许多工作岗位。”
“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做好准备,但是我能保证,届时所有的工厂会同步发布招聘信息。”
“但在这里有一点,我必须要先说明。”
“从今以后所有的工作岗位,都需要看能力,竞争上岗。”
“如果你们发现有人以权谋私,只要证据充足,就可以直接去政府举报。”
把这两个决定详细告知后,李卫东带着纺织厂的领导,在会议室里开启了小会。
主要是纠正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错误。
尤其是提醒其中一部分领导:
“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发展,最缺的是订单与各类资源。”
“我需要提醒你们,工厂最主要的职责是生产,并非政治斗争。”
“如果你们继续保持安于现状的态度,甚至抵抗变化。
“那就别怪我把你们换到更合适的岗位。”
听着李卫东的提醒,许多人的表情微变。
他们意识到,以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现在他们必须要做出改变。
更重要的是满足李卫东的要求!
原本纠结的人,也在此刻下定决心。
做完思想教育,李卫东说起实际的事务。
其中最重要的是新厂房的建造,以及新工人的招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