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共生之道

作品:《活死人王朝

    他指节轻叩扶手,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锤。


    “所以,你想逃?”


    “就这么丢下祖宗基业,族人故土,去当一个丧家之犬?!”


    语气中,充斥着一股恨铁不成钢的怒意与失望。


    在李铭看来。


    李煜今日携民迁户,是在交托首尾。


    绝非久居之象!


    他眼神中,竟是头一次对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年轻武官,投以失望透顶的目光。


    “爹!”


    “女儿相信,煜哥儿绝不是贪生怕死之辈!”


    李云舒见状,打破了这好似一触即发的僵局,也捅漏了李铭好不容易才积攒起来的审视气扬。


    李铭无奈的瞪了一眼自家这件漏风的黑心小棉袄。


    颓然叹气,“哎——”


    李煜却在此时起身,对着李铭郑重抱拳。


    “铭叔误会了!”


    “小侄方才早已言明。”


    “报信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小侄另有要事相商!”


    李铭双手死死扣住官椅扶手,骨节凸起,眼睛微微眯着,盯着李煜。


    “那,贤侄欲商何事?”


    李煜朗声吐出二字。


    “抚远!”


    “抚远?”李铭口中喃喃,心下体会着简单二字背后的意味。


    旋即,他猛地挺直了身子,眼中爆出精光。


    “抚远县?还是抚远卫?”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


    李煜肯定道,“抚远卫!”


    李铭闻言,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片刻后,他竟是击节起身。


    他在堂内来回踱步,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


    最后,他霍然转身,目光如炬地看向李煜,一字一顿地问。


    “想好了?”


    李煜点头,“想好了!”


    “不改?”


    “不改!”


    李铭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直接问道。


    “那你想如何去做?”


    “夺城!”李煜口中二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如今,那可是一座尸城!”李铭仍不罢休,目光咄咄逼人,死死追问,“凭你,能夺的动?”


    在李云舒紧张的注视下,李煜的回答却坦然得惊人。


    他平静摇头,“夺不下。”


    紧跟着,李煜补充道。


    “所以,小侄才来找铭叔相商,共谋大事。”


    “若谈好了,就夺得下!”


    李铭眼神陡然一厉,“借兵?”


    除了借人,李铭自认没什么能帮得上的。


    李煜仍是摇头。


    “小侄不借兵,此为借势。”


    李铭冷声道,“活人都不剩下几个,贤侄又打算借势给谁看?”


    “不是给谁看。”李煜摇头,“是为我顺义堡借一条路!否则,便过不去!”


    李铭哑然。


    一时之间,竟是暗骂自己老糊涂了,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忘了。


    沙岭堡是顺义堡的生路,可沙岭堡也是顺义堡的拦路虎。


    只要他不想让李煜跑。


    起码顺义堡的大股军民,还真就没法子在沙岭堡的眼皮子底下跑脱。


    尸能翻岭。


    可活人带着辎重车马,却不成。


    他们仍旧离不开旧有的官道。


    而沙岭堡,就如同一颗钉子,死死地卡在通往抚远卫的关口上!


    想通此节,李铭的脸色瞬间一变。


    短短几个呼吸间,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竟是阴云尽散,化作了春风般的和煦与热切。


    “哎呀!贤侄这是说的哪里话?!”


    “谈什么借势,就太见外了!”


    “都是自家人!夺城这等大事,没有兵马策应怎么成!”


    “待贤侄去往夺城,老夫麾下定会一同助阵声威。”


    不夸张的说,李铭打算赖上他了。


    顺义堡要跑,他沙岭堡也必须跑。


    反正都是跑,抚远卫城,真真是个好去处。


    抛去外围有个抚远县做缓冲不谈。


    单是那三丈高的卫城高墙,就胜过庸人的千思万想。


    放眼望去,无非几条路。


    南逃沈阳?路途遥远,无异于找死。


    折道锦州?更是白日做梦。


    除此之外,只能是往东边的抚远卫城据守。


    唯有此地,才最贴切实际。


    也是最有可能活下来的一条路!


    “如此说来,铭叔您是应下了?”李煜道。


    李铭点头,“自然应下。”


    “四野之军民,唯剩我二堡守望相邻。”


    “老夫不帮贤侄,又能帮谁?”


    李煜颔首,“好,小侄承蒙铭叔厚信。”


    李铭图穷匕见,“如此,不知贤侄有何法,可靖平那满城群尸?”


    李煜坦言,“靖平无策。”


    “纵使群尸引颈就戮,叫我等刀兵砍钝,也难杀尽。”


    李铭沉默点头,眼神仍死死盯着李煜,等他的后话。


    “若不靖平尸群,贤侄又待如何取城?”


    李煜伸出手指,点了点自己的脑袋,吐露了四个字。


    “引尸,智取。”


    “也好.......”


    李铭沉默稍许,才袒露了些许心声。


    “今日,你若真是个一根筋的莽撞小子,老夫说不得要亲手帮你冷静冷静。”


    “爹——”


    李云舒撒娇似的出声,打断了李铭的大实话。


    李铭这次却没惯着她,抬手止住了她的话头。


    他仍看着李煜,一字一句道。


    “看在你爹的面子上,老夫就不会真瞧着你白白送死。”


    “何况......”


    李铭侧首望了一眼一副小女儿委屈之态的闺女,脸上闪过一丝一言难尽的无奈。


    “哎——”


    事到如今,他除了叹气,什么也说不出。


    李铭此刻却也不急了。


    他悠然走回主座,坐下饮了口茶,才不急不缓的说道。


    “老夫不问贤侄胸中何计。”


    “只因历来战阵之上,凶险万分,局势千变万化。”


    “兵法一道,存乎一心。”


    “否则,写在书文上的东西,就只是糊弄那些不通兵事之人的纸上谈兵。”


    他,不屑于经受李煜的糊弄。


    “如何做,只能靠你。”


    “老夫这把老骨头,只能守在这儿,做个留守官,保你个后路安稳。”


    李铭认真的看向对方。


    “贤侄以为,如何?”


    这,似是惧阵退缩之言。


    实则,为交权之语。


    李煜自无二话,躬身揖礼道。


    “铭叔豁达,小侄佩服!”


    “小侄代治下五百余军民,敬谢铭叔胸怀之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