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锦棠借势,运河生金

作品:《我在大明炼石油

    黑石峪工坊烤全羊的篝火还未完全熄灭,


    烤肉的焦香混杂着松脂燃烧的气息,


    在秋夜微凉的空气中弥漫。


    工匠们酒足饭饱,


    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未来的憧憬沉沉睡去。


    而在远离这片喧嚣的兖州府城,


    沈家别院深处一间临水的雅致书房内,


    却是灯火通明,算盘珠子的噼啪声清脆急促,像极了骤雨打芭蕉。


    沈锦棠只披了一件月白色的苏绣软缎寝衣,


    乌黑的长发松松挽起,


    斜插着一支素银簪子。


    她斜倚在铺着厚厚绒毯的紫檀木贵妃榻上,


    面前一张巨大的运河漕运舆图几乎占满了整个矮几。


    舆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各府州县、


    运河闸口、税关节点,


    以及沈家原本分散的油品铺面位置。


    此刻,她那根纤长莹白、


    染着淡淡凤仙花汁的手指,


    正捏着一枚精巧的赤金小算筹,


    如同将军点兵般,


    在舆图上飞快地移动、勾勒。


    她的目光,如同最精明的猎鹰,


    死死锁在舆图北方


    ——那环绕着北京城、辐射至山东、


    河北、河南大片区域的区域,


    正是郕王朱祁钰的封地和其影响力最为深远的勋贵、官员势力范围!


    “采买凭信…王府小印…”


    沈锦棠口中无声地咀嚼着这几个字,


    眼中闪烁着近乎狂热的光芒。


    那张盖着王府小印的“采买凭信”的抄件(她通过特殊渠道第一时间拿到),


    此刻就压在她手边,


    像一块散发着诱人金光的磁石。


    “仅仅是‘玉魄烛’和‘顺滑脂’专供王府?”


    她唇角勾起一抹极具侵略性的弧度,


    金算筹轻轻敲击着舆图上“济宁”的位置。


    “太小家子气!这凭信本身,就是一座挖不完的金山!”


    她猛地坐直身体,寝衣的领口微微敞开,


    露出一段细腻的脖颈,眼神却锐利如刀锋:


    “运河,是血,是脉!


    以往咱们的‘明光油’、‘顺滑脂’、‘防水沥青漆’,


    如同撒胡椒面,处处开花却难成气候!


    为何?缺一个响当当的名头!


    缺一块压秤的招牌!”


    她手指重重戳在舆图上几个关键的运河枢纽——济宁、临清、通州!


    “现在,这块招牌有了!”


    沈锦棠的声音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


    “‘郕王府采买凭信’!


    这七个字,比十万两黄金的噱头还重!


    立刻传信各分号掌柜:”


    她语速陡然加快,如同发布军令:


    “一、除黑石峪工坊本埠,


    所有运河沿线铺面,


    凡不在郕王封地及与其交好勋贵、


    官员势力辐射范围者,


    除保留基础库存维系老客,


    其余货品——尤其是‘明光油’、‘顺滑脂’、‘石蜡防水漆’等主力


    ——优先调往济宁、临清、通州、保定、河间府等核心节点铺面!


    集中火力!我要在郕王势力圈内,形成黑石油品铺天盖地之势!”


    “二、所有核心节点铺面,


    即日起,门楣之上,悬挂特制鎏金匾额!


    上书‘郕王府采买专供’七个大字!


    字体要正,要亮,要晃人眼!


    店内显眼处,设立‘王府专供区’,


    陈列‘玉魄烛’、‘顺滑脂’,


    并附上王府凭信(仿制件)及说明!


    让每一个进店的人,


    第一眼就看到王府的招牌!”


    “三、价格!”


    沈锦棠眼中精光爆射,


    金算筹在舆图上划出一道凌厉的金线。


    “凡打上‘王府专供’印记的油品,


    价格上浮…三成!


    ‘玉魄烛’上浮五成!


    ‘顺滑脂’军用特供版,上浮一倍!


    记住,不是偷偷涨,


    是光明正大地涨!


    告诉所有买主,这是王府都青睐的好东西!


    值这个价!这叫…品牌溢价!”


    “四、放出风声,”


    她压低声音,带着一丝狡黠。


    “就说工坊产能有限,


    优先保障王府及勋贵所需,


    市面流通的‘王府专供’油品,


    数量有限,欲购从速!营造稀缺!”


    她一口气说完,胸脯微微起伏,


    脸颊因激动而泛起一层薄红。


    书房内侍立的两个心腹大掌柜,


    听得是目瞪口呆,随即眼中爆发出狂喜的光芒!


    大小姐这手借势抬价、


    集中火力的商战手段,简直是神来之笔!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如同运河之水般滚滚而来!


    “大小姐高明!”


    一个掌柜激动地搓着手。


    “只是…这‘专供’二字,


    王府回函里说的是‘可着精细处再议’,


    并未完全定死,我们如此大张旗鼓打出‘专供’招牌,


    还涨价如此之多…会不会…惹恼了王府?”他有些惴惴。


    “‘可着精细处再议’…”


    沈锦棠拿起那张王府回函的抄件,


    指尖轻轻划过这七个字,


    如同抚摸情人的肌肤,


    眼神深邃而玩味。


    “这才是最妙的地方!


    它没说不准我们用‘采买凭信’的名头!


    它也没规定我们只能卖什么给王府!


    它更没限制我们怎么卖给别人!”


    她嘴角的笑意带着洞悉一切的锋利。


    “这‘再议’二字,就是给我们留的操作空间!


    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活扣!”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雕花木窗。


    深秋的夜风带着寒意涌入,


    吹动她单薄的寝衣,她却浑然不觉,


    目光仿佛穿透了沉沉夜色,


    看到了运河上千帆竞发的盛景。


    “我们要做的,”


    她声音清冷而坚定。


    “就是把这‘采买凭信’的势,


    借到极致!


    把‘王府专供’的牌子,


    擦得金光闪闪!


    让所有人都知道,黑石峪的东西,


    是郕王殿下都看得上的好东西!


    至于王府那边…”


    她转过身,烛光在她明艳的脸上跳跃,


    带着一丝成竹在胸的狡黠。


    “等我们真金白银把销量和声势做起来了,


    把‘黑石工坊’和‘王府专供’牢牢绑在一起,


    深入人心,成了运河上响当当的招牌…


    那时候,就不是我们求着王府‘再议’,


    而是王府需要我们来巩固这份‘专供’的体面了!”


    “妙!妙啊!”


    另一个掌柜抚掌赞叹。


    “大小姐这是以商势,


    倒逼王府坐实‘专供’之名!


    高!实在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