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瓦剌商队,狼烟隐现
作品:《我在大明炼石油》 秋日的兖州府码头,喧嚣更胜往日。
漕船、客舟、渔筏挤挤挨挨,
卸货装货的号子声、
商贩的叫卖声、
牲口的嘶鸣声,
混杂着河水与汗液的气息,
构成一幅庞大而生动的市井画卷。
然而今日,这喧闹的底色里,
却混入了一股截然不同的、
带着风沙与草腥的粗犷气息。
一支规模庞大的商队,
如闯入羊群的狼一般,
强势占据了码头最宽敞的泊位。
数十头双峰骆驼跪伏在地,
背上小山般的货物被油布盖得严严实实,
只露出捆扎的粗大绳索。
旁边是上百匹高大健硕、
鬃毛飞扬的蒙古马,打着响鼻,
不安地刨着蹄子。
商队成员清一色的翻毛皮袍,
头戴毡帽或髡发结辫,
脸膛被风沙吹得黝黑粗糙,
眼神带着草原民族特有的剽悍与警惕。
他们沉默地忙碌着,
搭建简易的皮帐,
喂食牲口,动作间透着一股行伍般的利落。
商队首领是个身高近九尺的巨汉,
壮硕得如同人立而起的棕熊。
浓密的络腮胡几乎遮住了半张脸,
只露出一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和一道横贯左眉骨的旧疤。
他自称“巴特尔”(蒙语“英雄”之意),
身穿一件镶着铜钉的狼皮大氅,
正操着生硬却异常响亮的大明官话,
与市舶司一名主簿模样的中年小吏大声交涉。
“铁锅!要上好的精铁锅!
越大越好!厚实!经得起颠簸!
有多少,我巴特尔要多少!”
巴特尔蒲扇般的大手拍在市舶司的木桌上,
震得笔墨纸砚一跳,
声音洪亮得压过了周围的嘈杂。
小吏被他气势所慑,
擦了擦额角不存在的汗:
“巴…巴特尔首领,
精铁乃朝廷管控之物,这数量…”
“银子!有的是银子!”
巴特尔不耐烦地打断,
从腰间解下一个沉甸甸的皮口袋,
哗啦一声倒在桌上!
里面滚出的竟是大半袋黄澄澄、
成色极好的金瓜子!
“够不够?!不够还有!
硫磺!硝石!也要!价钱,好说!”
粗豪的采购清单和那晃眼的金子,
在市舶司的记录簿上留下了墨迹,
也如同投入油锅的水滴,
瞬间在码头各处暗地里炸开了锅。
精铁、硫磺、硝石…
这几样东西凑在一起,味道可就不太对了。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
很快传到了黑石工坊。
彼时,李烜正在后山督战那场与铅毒和窑火搏命的攻坚战。
柳含烟手臂缠着渗血的绷带,
正指挥着工匠们小心翼翼地将一窑刚刚经历“冰火淬炼”、
裂纹遍布却奇迹般保持完整的怪模怪样陶管取出,
苏清珞则带着药童在旁严阵以待,
准备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炸裂伤人。
“漠北来的大商队?
买精铁硫磺硝石?”
李烜听到管事匆匆来报,
眉头立刻拧成了疙瘩。
他前世模糊记忆里,
关于大明边疆的碎片瞬间翻涌
——土木堡!瓦剌!
这些关键词如同冰冷的钢针,
狠狠刺了他一下!
“东家,他们…他们还特意打听咱们工坊的‘猛火油’!”
管事压低声音,带着一丝不安。
“出价极高!说是草原苦寒,
需要猛火油取暖照明,有多少要多少!”
“取暖照明?”
李烜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眼神锐利如刀锋扫过那些怪异的陶管。
“用这玩意儿点灯取暖?
嫌命长么?”
他心中警铃大作,
立刻对柳含烟道:
“含烟,这边你盯着,
清珞注意安全。
我去码头看看!
这批‘猛火油’,
没有我的亲笔手令,
一滴也不准放出去!
尤其是卖给漠北来的!”
码头工坊专属的货栈区,
同样一片繁忙。
陈石头正带着一队力工,
喊着号子,将一罐罐密封好的“明光油”装上开往南方的漕船。
他赤着精壮的上身,
古铜色的皮肤上汗水淋漓,
肌肉贲张,动作却沉稳有力。
这个憨直的汉子,
经历了护矿的血火淬炼,
眉宇间褪去了几分怯懦,
多了几分沉稳彪悍。
就在这时,那支瓦剌商队的人马,
在“巴特尔”首领的亲自带领下,
浩浩荡荡地来到了黑石工坊的货栈前。
巴特尔依旧声如洪钟,
拍着货栈管事的肩膀,
震得对方龇牙咧嘴:
“黑石工坊!猛火油!好!
大大的好!我巴特尔,要买!
多多地买!价钱,好商量!”
管事得了李烜的严令,
哪敢做主,只能赔着笑脸周旋:
“首领稍待,稍待,东家马上就到,
您先看看别的?
‘顺滑脂’也是极好的…”
陈石头停下手中的活计,
抹了把汗,目光习惯性地扫过这群不速之客。
他的目光掠过巴特尔那壮硕的身躯和洪亮的嗓门,
并未停留太久。
但当他的视线扫过巴特尔身后几个看似普通护卫的剽悍汉子时,
憨厚的眉头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
那几个人,同样穿着翻毛皮袍,
腰间挎着弯刀,
乍看与其他护卫无异。
但陈石头在护厂队里摸爬滚打这么久,
跟着柳含烟、赵铁头这些经历过厮杀的人混久了,
眼光也毒辣了不少。
他敏锐地察觉到不同:
站姿:这几人并非松松垮垮地站着,
而是如同钉子般钉在地上,
双腿微分,重心沉稳,脊背挺直如松。
那是一种长期军旅训练形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