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明修栈道,暗隐惊雷
作品:《我在大明炼石油》 兖州府衙的公堂,
依旧弥漫着那股令人窒息的、
混合着陈旧木头、
劣质墨汁和无形威压的沉闷气味。
知府王臻端坐明镜高悬匾额之下,
面沉似水,眼神却时不时飘向堂下侍立的长史周文渊,
带着不易察觉的请示意味。
周文渊则微眯着眼,
嘴角噙着一丝胜券在握的冷笑,
如同盘踞在阴影里的毒蛇。
徐文昭今日特意穿了一身半旧、
洗得有些发白的靛蓝儒衫,
浆洗得笔挺,却难掩落魄。
他站在堂下原告的位置(反诉王府诬告),
身形依旧挺拔如松,
但眉宇间却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
刻意放大的焦虑。
他紧抿着唇,
目光时不时瞥向公堂门口,
一副在急切地等待着什么消息,
又强自按捺的样子。
讼师陈词已近尾声,
双方围绕“王庄堪舆图”的真伪、
“停业待勘”的合法性唇枪舌剑,
徐文昭引经据典,据理力争,
言辞依旧犀利,但那份犀利之下,
似乎隐隐多了一份不易察觉的急躁和底气不足。
王府延请的讼师,
一个留着山羊胡、
眼神精明的王师爷,
敏锐地捕捉到了徐文昭眉宇间那丝焦躁。
他捻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恶毒的光芒,
故意拔高了声调,
带着浓重的讥讽:
“知府大人!诸位听审!
徐先生方才辩得天花乱坠,
然则,下有一事不明,
还望徐先生解惑!”
他故意顿了顿,
吊足了堂上堂下的胃口,
才慢悠悠地、一字一顿地说道:
“坊间传闻,贵工坊近日,
可是准备了一份‘大礼’,
要献于京中贵胄,郕王殿下?
啧啧,不知是何等奇珍异宝?
莫非…就是贵坊那名声在外、
却又被指为‘谋逆利器’的…猛火油不成?!”
“猛火油”三个字,他咬得极重,
如同淬了毒的匕首,
狠狠扎向黑石工坊最敏感的神经!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连闭目养神的周文渊都猛地睁开了眼,
眼中精光爆射,死死盯住徐文昭!
郕王!这个敏感的名字被当堂点出,
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死水!
刷!
徐文昭的脸色,
在众目睽睽之下,瞬间变得煞白!
一下子被戳中了最致命的要害般!
他藏在宽大袖袍里的手,
无法抑制地、极其明显地“微微颤抖”起来!
他猛地抬头看向王师爷,
眼神里充满了“惊愕”、“慌乱”,
甚至有一丝被看破心事的“恐惧”,
嘴唇哆嗦了几下,才勉强开口,
声音带着强压的急促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
“胡…胡言!
郕王殿下何等尊贵!
我…我等小民岂敢妄攀!”
他像是被逼到了墙角,
急于辩解,声音都有些变调。
“所…所谓献礼,
不过…不过是坊中女眷苏氏,
素…素习药理,
听闻王妃娘娘苦于烛烟扰神,
故…故以家传之法,
制了几支安神烛!
仅此而已!绝…绝非什么猛火油!
此乃污蔑!”
他深吸一口气,
仿佛要稳住心神,
但眉宇间的焦虑和那份强装的镇定更加欲盖弥彰:
“…而且!那烛…那烛尚需精研!
苏氏已于三日前,
携烛赶赴济南府了!”
他像是急于证明什么,
又像是懊恼于自己的“失言”,
声音不自觉地提高。
“她…她是去寻访济南府的名医!
请教安神药材的配伍之道!
顺便…顺便也为坊中护矿受伤的弟兄陈石头,
求…求些治伤的良方!
石头他…他前些日护矿,
伤得不轻啊!”
最后一句,带着浓浓的“忧心”和“无奈”,
将一个关心工友、
却又因“献礼”不成而方寸大乱的工坊代言人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堂上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议论声。
知府王振眉头紧锁,看向周文渊。
周文渊脸上的冷笑却更浓了,
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轻蔑。
献烛?还特意跑到济南府找名医指点配伍?
还顺带为个受伤的力工求医?
简直是欲盖弥彰!漏洞百出!
看来这黑石工坊是真被逼急了,
连“献礼郕王”这种昏招都想出来,
结果还弄得如此拙劣不堪!
他们根本无力攀上郕王的高枝,
只是在病急乱投医罢了!
“肃静!”
王臻一拍惊堂木,压下议论,
他看向徐文昭的眼神也带上了几分不耐烦和鄙夷。
“徐文昭!公堂之上,
休得东拉西扯!
你工坊女眷去向,
与本府审理侵占王庄一案何干?
休要转移视听!
今日且退堂,
待本府详查尔等所呈‘历代地契’真伪,
择日再审!退堂!”
惊堂木再响,衙役拖长了声音:
“退——堂——!”
徐文昭像是被抽干了力气,
脸色灰败,对着堂上草草一揖,
脚步都有些虚浮地随着人流退出了阴森的公堂。
他低着头,眉头紧锁,
那份“失魂落魄”和“忧心忡忡”几乎要溢出来。
公堂侧门通往衙役休息班房的小巷口,
支着一个不起眼的茶水摊。
摊主是个满脸褶子、
眼神浑浊的老头,
正慢悠悠地擦拭着油腻的茶碗。
当徐文昭“失魂落魄”地经过茶摊时,
他似乎被绊了一下,
一个踉跄,差点撞翻茶摊的条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