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暗香引路,郕王契机
作品:《我在大明炼石油》 兖州府衙那场注定冗长且充满陷阱的诉讼,
犹如悬在黑石峪头顶的阴云般,
压得人喘不过气。
工坊虽在李烜的强硬坚持下并未完全停工,
但气氛凝重,往来商旅明显减少,
连带着炉火的噼啪声都显得有气无力。
这日午后,一个风尘仆仆、
穿着普通驿卒号衣的汉子,
低调地穿过工坊略显冷清的空地,
将一封没有任何标识、
只用火漆封口的厚实信件,
悄然递到了李烜手中。
汉子不言不语,递了信便匆匆离去,
融入运河方向的人流。
石屋内,李烜屏退左右,
用小刀仔细剔开暗红色的火漆。
信纸展开,一股极淡雅的墨香混合着京城特有的熏香气息飘散出来。
纸上,是女子特有的、
清丽中透着筋骨力道的簪花小楷,
正是朱明月的笔迹。
没有寒暄,直指核心:
“李烜君鉴:”
“济南郡王(系),性贪吝而短视,
畏清议如畏虎狼。
其以王庄图尔矿利,非为社稷,实填私囊。
今王府长史周文渊之行,
乃其授意,意在速压尔等以塞悠悠众口,
恐舆情沸腾,坏其‘贤王’虚名耳。
彼辈根底,不过‘贪财畏议’四字,
其势汹汹,其心实怯。
君等据理力抗,
揭其画皮于光天化日,
彼必自乱阵脚。此其一。”
笔锋微顿,墨迹稍浓,转入更关键的信息:
“另,偶闻一讯,或为破局之机。
郕王(朱祁钰)殿下,
圣上异母弟也,素性恭谨,
近年虽低调,然贤名渐起于士林。
其王妃汪氏,性喜洁净,
尤恶烟熏异味,
苦传统烛火之油烟久矣,
常致心绪不宁。
近日更因殿下偶感微恙,需静养,
王妃忧心,正遍寻能安神养心、
且洁净无烟之灯烛于京畿内外,
悬赏颇丰。
此非天赐良机乎?
若君之‘明光油’或新烛,
能解王妃之困,得入郕王府邸,
则王府之诬告,不攻自破,
且前路豁然开朗矣!
机不可失,万望速图!”
落款仅一个清雅的“月”字。
信不长,信息量却如同惊雷!
李烜捏着信纸的手指,猛地收紧!
薄薄的纸张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边缘瞬间被捏得皱起、发白!
他整个人如同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劈中,
僵立在原地,只有胸腔里那颗心脏,
在死寂的石屋中,发出擂鼓般的轰鸣!
“贪财畏议…贪财畏议!”
李烜喃喃重复着这四个字,
朱明月精准的剖析如同利刃,
瞬间刺穿了济南郡王府那看似庞大的虚影,
露出了内里的虚弱本质!
原来那咄咄逼人的王府,
最怕的竟是名声受损?
怕清流的口诛笔伐?
怕“贤王”的假面被撕破?
一股被压抑许久的戾气和斗志,
如同地火般在心底猛烈翻腾!
而后面关于郕王妃的信息,
更是如同一道撕裂阴云的曙光,
带着令人眩晕的希望,
狠狠撞入他的脑海!
郕王!皇帝的异母弟!
贤名渐起!王妃!厌恶油烟!
寻求安神无烟之烛!悬赏!
每一个词都像一块烧红的烙铁,
烫得他心神剧震!
“天助我也!!”
李烜喉间猛地迸发出一声压抑到极致、
却又充满狂喜的低吼!
他豁然转身,眼中再无半分阴霾,
只剩下一种近乎燃烧的、
骇人的精光,分明就是发现了绝世宝藏的探险家!
“砰!”
他一把推开石屋厚重的木门,
声音如同出鞘的利剑,
瞬间刺破了工坊压抑的空气:
“柳含烟!!”
正带着几个工匠在加固矿点运矿木轨的柳工头闻声猛地抬头,
看到李烜眼中那从未有过的炽热光芒,心头一凛:
“东家?”
“把库房里所有的精制石蜡!
一级品!全部给我搬出来!
现在!立刻!马上!”
李烜语速快如爆豆,
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
“精制石蜡?全…全部?”
柳含烟一愣,
那东西可是工坊压箱底的宝贝,
产量极少,价比白银。
“对!全部!”
李烜斩钉截铁,
目光已如探照灯般扫向药圃方向。
“苏姑娘!苏清珞!!”
苏清珞刚从药圃采了一篮新培育的草药嫩芽,
闻声快步走来,清丽的脸上带着询问:
“李大哥?”
李烜几步上前,
目光灼灼地盯着她:
“你上次跟我提过,
用酸枣仁、柏子仁、合欢皮配的那安神药粉,
药性温和,能舒缓心神,对吧?
那药粉,能不能…能不能想办法掺进蜡烛里烧?
烧的时候,还能有安神的效果?
还不能有怪味!”
苏清珞被李烜眼中那迫人的光芒和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一怔。
她秀眉微蹙,陷入沉思,
手指无意识地捻着篮中一片嫩叶:
“掺入蜡中燃烧?
这…从未试过。
药粉燃烧,气味必然改变,
是否安神难料,
更怕产生杂烟异味…不过,”
她眼中忽然闪过一丝灵光。
“若先将药性精华以酒或花露提纯,
取其上清液,再以极细之态融入融化的蜡液,或可一试?
关键在于提纯和融入的均匀,
否则燃烧时易爆芯或生黑烟…”
“提纯!融入!”
李烜眼中精光大盛,
猛地一击掌。
“试!必须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