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含烟巧思,联产增效
作品:《我在大明炼石油》 工坊在极限重压下呻吟,
疲惫如同瘟疫般蔓延。
苏清珞的药棚人满为患,
陈石头的破锣嗓子彻底失了声,
只能用铜哨和凶狠的眼神指挥。
李烜强撑着巡视,
右臂的痂痕在粗布下隐隐发痒,
眼中血丝密布如同蛛网。
原料账册上的赤字触目惊心,
沈锦棠在府城如同走钢丝的消息更让他心头沉甸甸。
整个黑石峪,像一张绷到极致的硬弓,弦丝随时可能断裂。
熬制区,热浪滚滚。
三口熬煮“玉髓蜡”基料的巨大铁锅如同三头喷火的巨兽,
炉膛内煤块熊熊燃烧,
锅壁被烧得暗红,
金黄色的蜡液在锅内剧烈翻滚,蒸汽升腾。
匠人们围着锅台,
如同在熔岩边跳舞,
奋力摇动着沉重的搅拌轴,
汗如雨下,动作却不可避免地显露出迟滞和僵硬。
旁边几口熬制“顺滑脂”和“防水沥青漆”的锅灶也烈火熊熊,
桐油、石灰、黏土在锅中咕嘟作响,
但等待桐油预热的匠人只能徒劳地添柴,
看着时间在火焰中流逝。
“太慢了…太慢了…”
柳含烟站在锅边,
小脸被炉火烤得通红,
干裂的嘴唇紧抿着,
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蜡锅的翻滚和旁边等待预热的桐油锅。
巨大的压力和连日不眠不休的疲惫如同潮水般冲击着她,
后背的旧伤处传来阵阵闷痛。
她感到一阵眩晕,
下意识扶住旁边滚烫的锅台支架。
“嘶!”
灼热感让她瞬间缩手,
混沌的脑海却如同被这刺痛劈开了一道缝隙!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
余热!蜡锅那足以烤熟人的巨大余热!
就这么白白散在空气里了?
而旁边熬脂的锅,
却要消耗额外的燃料和时间来预热桐油!
“停!右边桐油锅!停火!”
柳含烟突然嘶哑地喊道,
声音虽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锐气!
她顾不上烫,几步冲到蜡锅与桐油锅之间的空档,
指着蜡锅那厚实、被烧得滚烫甚至有些发红的锅壁。
“找!找几根最长的熟铜管!要空的!快去!”
匠人们被她这突如其来的命令弄懵了,
但见她眼神发亮,不敢怠慢,
立刻有人跑去材料堆翻找。
很快,几根长约五尺、手臂粗细、
原本用于冷凝系统的废弃熟铜管被抬了过来。
“快!搭架子!”
柳含烟亲自指挥,
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用粗铁条!把铜管架起来!
一头贴着蜡锅最热的这边壁!
另一头…插进旁边桐油锅的油里!
要快!”
她比划着,眼中闪烁着疯狂而兴奋的光芒。
匠人们虽不明就里,
但在柳含烟的厉声催促下,
手忙脚乱地用粗铁条焊了个简易支架,
将几根粗铜管一端紧紧抵在滚烫的蜡锅外壁上,
另一端则斜斜插入旁边那口已停火、
盛满生桐油的铁锅中!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蜡锅壁那惊人的热量,
通过紧密接触的铜管迅速传导!
冰冷的铜管瞬间变得烫手!
插入桐油锅内的铜管末端,
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将热量传递给锅内的生桐油!
原本粘稠冰冷的桐油表层,
开始泛起细小的涟漪,
温度迅速攀升!
“成了!成了!”
一个老匠人失声叫道,
难以置信地看着桐油锅表面升起的淡淡热气!
根本不用额外烧火!
仅仅依靠蜡锅熬制基料时散逸的废热,
通过这几根铜管传导,
就足以在半个时辰内将一锅生桐油预热到接近沸腾的临界点!
直接省去了熬脂流程中最耗时的预热环节!
整个熬制区瞬间沸腾了!
匠人们看着那神奇的自热铜管,
疲惫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由衷的惊喜和振奋!
“柳工头!神了!”
一个汉子激动地竖起大拇指。
柳含烟苍白的小脸上也终于露出一丝久违的笑意,
但她的目光并未停留,
又扫向原料堆放区。
那里,几个精疲力竭的汉子正咬着牙,
用撬杠和绳索,将沉重的、
装满棕榈油或菜籽油的大木桶,
一寸寸地挪向锅边。
每一次挪动,
都伴随着汉子们粗重的喘息和地上拖出的深深油渍。
人力!宝贵的人力!
就这样浪费在原始的搬运上!
柳含烟的目光投向工坊支撑屋顶的巨大木梁,
又看向角落里闲置的几组拆卸下来的旧式辘轳滑轮。
一个更清晰的念头在她脑中成型。
“石头哥!”
她哑着嗓子,
朝正用铜哨指挥搬运的陈石头用力挥手。
陈石头拄着枣木棍,
一瘸一拐地走过来,布满血丝的眼里满是询问。
“看到那根横梁没?
还有那几组旧辘轳!”
柳含烟指着屋顶粗壮的横梁和角落。
“拆下辘轳的硬木轮!
找最结实的麻绳!
在横梁上固定两组定滑轮!
在油桶上方加装一组动滑轮!
把绳子串起来!
试试看,能不能把油桶…吊起来!
直接送到锅边!”
她飞快地用烧焦的木炭在旁边的石板上画出简易的滑轮组草图。
陈石头瞪大眼睛看着那草图,
他虽然不懂什么“动滑轮”“定滑轮”,
但常年扛活的经验让他瞬间明白了这玩意儿的省力之处!
他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兴奋声,
连连点头,立刻带人动手。
很快,两组硬木制成的定滑轮被牢牢固定在横梁上,
一组稍小的动滑轮悬挂在油桶上方。
粗实的麻绳穿过滑轮组。
当几个汉子合力拉动麻绳的一端时,
沉重的油桶竟真的被缓缓吊离地面!
随着绳索的拉动,
油桶平稳地升高、横移,
最后精准地悬停在熬制锅的上方!
只需打开桶底特制的木塞,
油液便能直接注入锅中!
“省力!太省力了!”
负责拉绳的汉子惊喜地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