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浊浪淬胶骨,热油锁狂龙
作品:《我在大明炼石油》 武陟决口,天地失色。
浑浊的黄河水如同挣脱囚笼的怒龙,
裹挟着房屋残骸、枯树牲畜,
以摧城崩岳之势,从百丈宽的溃口喷薄而出!
轰隆声震得人耳膜欲裂,
水汽混着刺骨的寒风,抽打在脸上如同刀割。
堤岸上,数万河工民夫如同蝼蚁,
在泥泞中肩扛手抬,将巨大的竹笼装石推入激流,
旋即被咆哮的浊浪轻易吞噬、冲散!
绝望的号子声被涛声碾碎。
周王朱有爝一身明黄蟠龙袍,
裹着厚重的玄狐大氅,
立于高台伞盖之下。
这位年轻的藩王脸色阴沉如铁,
紧攥着暖炉的手指因用力而发白。
他身旁的河工总督、
兵备道等一众官员面无人色,抖如筛糠。
张文焕疾步上前,低声禀报李烜一行抵达。
“王爷!青崖镇李烜带到!”
张文焕声音穿透风涛。
朱有爝猛地回头,
锐利的目光如同鹰隼,
瞬间锁定了伞盖外泥泞中那三个身影
——为首的青布短打青年,
身形挺拔如松,眼神沉静似渊,
正是李烜!
他身后,一个蓝布包头的瘦小身影(柳含烟)背着一个巨大的藤箱,
一个深蓝衣裙的女子(苏清珞)提着小巧的药箱,裙摆沾满泥点,却站得笔直。
“草民李烜(柳含烟/苏清珞),叩见王爷!”
三人躬身行礼,姿态不卑不亢。
“油呢?”
朱有爝声音冰冷,带着一丝压抑的焦躁。
“速速试来!若敢虚言欺哄…”
后面的话被一声震耳欲聋的决堤轰鸣吞没。
“遵命!”
李烜起身,对柳含烟点头。
柳含烟立刻解开藤箱,
露出里面十几枚黑沉沉的“定河胶雷”。
她与苏清珞合力,将一枚胶雷固定在特制的长竿前端。
“点火!抛!”
李烜低喝。
长竿奋力挥出!
胶雷划破水雾,砸向一处刚被冲散的竹笼石堆!
噗通!
胶雷入水!
岸边无数道目光瞬间聚焦!
一秒…两秒…三秒…
预想中“内芯引火油”爆燃、烈焰焚天的景象并未出现!
那黑乎乎的胶雷如同死物,
被浑浊的激流裹挟着,翻滚几下,竟…竟被冲散了!
坚韧的“黄河胶膏”外壳,
在狂暴的水流撕扯下,
如同脆弱的泥块,四分五裂!
内里清亮的引火油溢散出来,
只在水面燃起几缕微弱的黄火,瞬间被巨浪扑灭!
“废物!”
朱有爝身边一名红袍官员忍不住厉声斥骂。
“什么狗屁胶雷!连竹笼都不如!”
河工人群中响起压抑的嗤笑和绝望的叹息。
张文焕脸色铁青,手按上了腰间刀柄!
李烜心头剧震!
实验室陶缸里的“激流”,
与眼前这吞噬万物的黄河怒涛,天壤之别!
鱼鳔胶的韧性,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不堪一击!
“王爷!”
李烜猛地抬头,声音斩钉截铁。
“此物配方有瑕!
恳请王爷宽限半日!
草民就地取材,重制新膏!
若再无效,甘领死罪!”
朱有爝死死盯着李烜那双毫无惧色、
只有燃烧战意的眼睛,
又看看堤下汹涌的、
仿佛能吞噬一切的黄龙,
牙关紧咬,从齿缝里迸出一个字:“准!”
李烜三人迅速退到堤后一处临时征用的草棚。
棚内寒气刺骨,地上堆着运来的黑石峪重油桶和沥青块。
“外胶不够韧!内油火太弱!
水太急!力太大!”
柳含烟小脸煞白,语速飞快,手指因寒冷和紧张微微颤抖。
她抓起一块崩散的胶雷碎片,
断面麻纤维清晰可见,
但已被水流生生扯断。
苏清珞则蹲下身,
仔细查看地上粘稠流淌的黄河胶泥:
“此泥粘性极强,水冲不散,
靠的是极细的颗粒和胶质。
我们的‘胶膏’…缺了‘骨’!
也缺了速凝的‘魂’!”
“骨?魂?”
李烜目光扫过棚角河工遗落的几捆修补竹笼用的麻絮(麻刀),
又看向棚外几口正在熬煮糯米浆的大锅,
和堆积如山的生石灰、细河沙。
识海中,《万象油藏录》关于【沥青基材料】的图谱飞速流转!
“改方!”
李烜眼中精光爆射。
“以黑石峪重油、沥青为基!
它们比原油更粘更稠!
天生就是‘骨’!”
“增麻!麻絮加倍!做‘筋’!”
“石灰加倍!
但要‘驯服’它遇水炸裂的野性!”
他抓起一把生石灰粉。
“先与细河沙干拌均匀!
再入油锅!让沙粒缓冲它的暴烈!”
“弃鱼鳔胶!用热油本身的粘性!
趁滚烫时灌注!遇冷水速凝成‘壳’!”
“内芯引火油…弃用!
目标不是烧,是堵!是粘!
是凝成铁板一块!”
方案如电!工棚瞬间化作战场!
热锅组:
三口临时架起的行军大锅下柴火熊熊!
柳含烟亲自操铲,将大块黑石峪沥青砸碎投入锅中。
刺鼻的焦糊味弥漫。
待沥青融化粘稠,再将粘稠的重油缓缓倒入!
黑亮粘稠的混合液在锅中翻滚冒泡,如同融化的恶魔之血!
拌料组:
李烜指挥几名河工,
将生石灰粉与筛得极细的河沙在巨大木槽中反复干拌!
直到颜色均匀!
再大把大把加入短麻絮!
麻絮迅速吸附灰沙,变得灰扑扑、沉甸甸!
混熬!
柳含烟看准油温升至滚沸冒青烟,一声令下:
“下料!”
灰沙麻絮混合物被倾盆倒入滚烫的油锅!
嗤啦——!
白烟冲天!锅内的油膏剧烈翻腾!
柳含烟和两名壮汉手持特制的长柄铁铲,拼尽全力搅拌!
汗水混着油污从额头滚落!
粘稠的油膏裹挟着灰沙麻絮,
渐渐融为一体,颜色转为一种深沉近黑的暗褐色!
浓烈刺鼻的气味中,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厚重感!
“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