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铅封锁疾风,药香淬杀机
作品:《我在大明炼石油》 幽蓝的“鬼火”煅烧着工坊的未来,
也点燃了更凶险的“疾风”。
裂解炉在双钥的守护下日夜吞吐,
紫铜冷凝管末端流淌的金黄轻油,
被引入新设的“精制区”。
这里远离喧嚣,靠近溪流,
几口特制的厚壁陶缸架在石灶上,
旁边堆放着大袋草木灰(碱源)和装满清水的木桶。
柳含烟裹着厚袄,
小脸被蒸汽熏得微红,
后背的伤让她无法久站,
便坐在小马扎上指挥。
她盯着陶缸里翻滚的金黄色油液,
声音清晰:
“火稳!保持微沸!
草木灰水,缓缓加!”
匠人用葫芦瓢舀起浓稠的草木灰水(碳酸钾溶液),
小心翼翼地淋入热油中。
刺啦!油水剧烈反应,
腾起大股带着刺鼻硫磺味的白烟!
“搅!慢慢搅!匀!”
柳含烟紧盯着油液的变化。
粘稠的油液与碱水在搅拌中发生皂化反应,
油中那些令人作呕的硫化物、
部分酸性杂质被碱液中和、吸附。
原本金黄色的油液颜色似乎更清亮了一些,
那股子类似腐烂鸡蛋的恶臭也淡了不少。
“停火!静置!”
柳含烟下令。
撤去柴火,滚油渐渐平息。
缸内液体迅速分层:
上层是颜色更浅、接近琥珀色的油液,
中层是浑浊的乳白色皂化物,
底层则是黑褐色的废水。
“舀油!小心!别带进皂水!”
柳含烟亲自操起长柄铜勺,
如同舀取液态黄金,
极其小心地将上层清亮的油液舀入另一个干净的陶缸。
“冷水!大量!淋洗!”
她继续指挥。
冰冷的溪水被一桶桶注入盛满“精制油”的陶缸。
匠人们用特制的木耙轻柔搅拌、漂洗。
冷水带走残留的碱液和细微杂质。
如此反复淋洗三遍,
直到缸底沉淀物几乎不可见,
油液变得澄澈透亮,
在冬日阳光下折射出诱人的琥珀光泽。
那股刺鼻的硫磺味终于被压制到极淡,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类似松节油的、
清冽而略带刺激性的独特气味。
“成了!”
柳含烟长舒一口气,
眼中带着疲惫与一丝成就。
这便是裂解轻油的精制品
——疾风油!其色清亮,
其味凛冽,其性…暴烈如火!
识海中,《万象油藏录》数据流涌动:
【汽油馏分(初级精制)】
硫含量:中度(已部分脱除)
辛烷值:预估较低
挥发性:极高!
易燃易爆等级:极度危险!
警告的红光如同血海!
李烜站在精制区外围,
感受着空气中那股清冽又危险的气息,
眼神凝重如铁。
他深知,这“疾风油”比“轻气”更危险!
“轻气”至少需要密闭空间聚集到一定浓度才会爆燃,
而这“疾风油”,暴露在空气中,
挥发的气体遇明火即燃!
其流淌燃烧的特性,
更是如同附骨之疽!
“孙老蔫!”
李烜声音冰冷。
“东家!”
孙老蔫佝偻着背上前。
“按图!开窑!烧罐!”
李烜递过一张柳含烟连夜绘制的图纸。
图纸上,是一种特制的厚壁小陶罐:
罐体矮胖敦实,壁厚近寸!
罐口带外螺纹,
配一个沉重的、内嵌螺纹的铸铁盖子!
盖顶中心,预留了一个黄豆大小的注液孔!
“罐壁要厚!要匀!烧透!凉透!”
李烜盯着孙老蔫。
“敢有一个砂眼,
老子把你塞进窑里烧成罐!”
“东家放心!老朽亲自盯着!
用观音土加石英砂的胚子!
烧三遍!保准结实!”
孙老蔫拍着胸脯,
浑浊的老眼闪烁着精光。
他明白这东西的分量。
三日后,第一批五十个特制厚壁陶罐烧制完成。
罐体乌黑,入手沉重冰凉,
敲击声沉闷如石。
封装区设在最僻静的库房角落,
由李烜、柳含烟亲自操作。
徐文昭持册记录,
陈石头带人持棍把守门外,
严禁任何人靠近!
柳含烟用特制的长嘴铜壶,
小心翼翼地将精制好的“疾风油”注入陶罐,
分量严格控制在半罐!
留下充足的蒸汽空间。
沉重的铸铁盖子旋紧!
螺纹咬合,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
“蜡封!”
李烜低喝。
柳含烟立刻将烧融的、
混合了松香的特制石蜡,
仔细浇注在罐口螺纹缝隙处!
滚烫的蜡液迅速凝固,
形成一层淡黄色的密封层。
“铅封!”
李烜声音更冷。
最后一步!一个小巧的坩埚架起,
里面是融化的铅锡合金。
柳含烟用细长的铁勺舀起滚烫的铅液,
精准地浇在罐盖中心的注液孔上!
嗤啦!铅液迅速填满小孔,
冷却凝固成一个银灰色的、
冰冷坚硬的铅塞!
彻底封死了最后一丝可能泄露的缝隙!
一个铅封蜡固、
沉重如小炸弹的“疾风油”罐,
就此封存!
“编号:甲字壹号。
疾风油,净重:叁两柒钱。
封装人:李烜、柳含烟。
监封:徐文昭。封存地:
甲字叁号密柜。”
徐文昭用蝇头小楷,
在特制的棉纸册页上仔细记录,
每一笔都力透纸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