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王府垂青眼,黄水试黑金
作品:《我在大明炼石油》 府衙差役的呵斥与陈石头的怒吼还在峪口回荡,
如同两股激流狠狠相撞。
李烜腰刀出鞘的寒芒尚未敛去,
工坊紧绷的弓弦眼看就要崩断!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如同疾雨,
自青崖镇方向狂飙而来!
马上骑士高举一面玄底金边、
绣着狰狞蟠龙的王旗,
声嘶力竭的吼叫瞬间压过了混乱:
“周王府长史驾到——!
闲杂人等退避——!”
“周王府”三字如同定身咒!
正指挥着差役、
如狼似虎扑向工坊粥棚的兖州府通判钱德禄,
肥胖的脸颊猛地一哆嗦,
嚣张气焰如同被戳破的尿泡,瞬间瘪了下去!
高举水火棍的差役们更是僵在原地,
面面相觑,进退不得。
李烜握刀的手微微一滞,
眼中寒光闪烁,惊疑不定。
周王?开封那位?
藩王仪仗怎会突然降临这小小的青崖镇?
是福?是祸?
只见一队盔明甲亮、
气势森然的王府护卫,
簇拥着两辆青呢大车,
如同分开波浪般,
碾过混乱的人群,稳稳停在峪口外。
当先一辆车上,
下来一位年约五旬、
身着绯红云雁补子官袍的老者。
他面容清癯,三缕长髯梳理得一丝不苟,
眼神平和却带着久居上位的威严,
正是周王府长史——顾宪言。
他目光扫过剑拔弩张的场面,
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随即朗声道:
“兖州府通判钱德禄何在?”
钱德禄连滚带爬地跑上前,
扑通一声跪在泥地里,
额头见汗:
“下…下官钱德禄,拜见顾长史!
不知长史大人驾临,
有失远迎,死罪!死罪!”
顾宪言淡淡瞥了他一眼,
目光却越过他,落在李烜身上,
带着审视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好奇:
“你便是青崖镇李烜?
制出‘明光油’、‘无影烛’,
又在此处设粥赈济、
以工代赈的李东家?”
“草民李烜,见过长史大人。”
李烜收刀入鞘,抱拳行礼,不卑不亢。
他身后的匠人和流民,
如同找到了主心骨,纷纷跪倒一片。
“嗯。”
顾宪言微微颔首,
不再看匍匐在地的钱德禄,
仿佛那只是一块碍眼的石头。
“奉王爷钧旨,
闻青崖镇有‘祥瑞’降世,
更闻李东家以奇术助赈安民,
特命本官前来察访。
王爷心系黎庶,
尤念黄河水患肆虐,生灵涂炭。”
他话锋一转,
目光灼灼地盯住李烜。
“听闻李东家精研‘猛火油’(原油)之道,
更制出粘稠坚韧之‘黑金水’(沥青)。
王爷特问:此物…可否用于封堵黄河决口?!”
“堵…堵黄河口?!”
钱德禄猛地抬起头,
眼珠子差点瞪出来,
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
李烜心头也是一震!
黄河决口,浊浪滔天,
吞噬城池田舍无数!
多少能工巧匠、填进去金山银山都束手无策!
这位远在开封的周王,
竟将目光投向了工坊的“黑金水”?
识海中,《万象油藏录》关于【沥青基防水材料】的图谱瞬间点亮,
无数数据流涌动。
可行!沥青混合沙石骨料,
加热后浇注,确能形成坚韧防水层!
但…那是黄河!
水量、流速、地质…变数太大!
更别提这时代落后的施工条件!
李烜深吸一口气,
强行压下翻腾的思绪。
他知道,这是泼天的机遇,
更是万丈的悬崖!
答好了,或可得藩王青睐,
暂避府衙刀锋;
答不好,一个“妄言欺王”的罪名就能让他万劫不复!
“回长史大人,”
李烜声音沉稳,条理清晰。
“王爷心系苍生,草民感佩!
‘黑金水’(沥青)确具粘稠坚韧、
遇水不散之性,
用于封堵小型渗漏、加固堤坝缝隙,
乃至铺设道路,皆有效验。
然…”
他话锋一转,语气凝重。
“黄河决口,水势滔天,
浊浪裹挟泥沙,冲击之力何止万钧!
寻常‘黑金水’,遇此巨力冲刷,
恐难持久,或被急流撕裂卷走!”
他顿了顿,迎着顾宪言审视的目光,
继续道:
“若欲用于堵口,需特制‘稠化’配方!
需混入石粉、细砂乃至麻絮等物,
熬炼成膏,使其粘性倍增,韧性更足!
且…需趁滚热之时倾入决口,
方能与堤土快速粘合!
此法…风险极大!
热膏遇水,蒸汽爆冲,
稍有不慎,非但无功,反伤人命!”
最后,他斩钉截铁:
“草民不敢妄言必成!
若王爷信重,愿领命,
于工坊附近寻一小型溃堤或深沟,
先行小规模试验!
成与不成,效用几何,
皆如实禀报王爷!
绝不敢有半分欺瞒!”
一席话,不卑不亢,
既点出了可行性,
更强调了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最后提出了稳妥的试验方案。
滴水不漏!
顾宪言眼中闪过一丝激赏。
这李烜,不似寻常商贾那般唯唯诺诺或夸夸其谈,
反而条理清晰,务实审慎,
更难得有一份担当!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