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香饵钓金鳌,商道藏锋机
作品:《我在大明炼石油》 孙太监的车队卷着尘土消失在官道尽头,
那三盒“凝神静心烛”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
在李烜心头漾开冰冷的涟漪。
王振的贪婪,钱禄的毒牙,
京师的风暴…黑石峪的深秋,寒意更重。
工坊后院的配药小屋内,
苏清珞正小心翼翼地收拾着调香用的精巧铜秤和青瓷药钵。
空气中残留着柏子仁油的温润、
合欢皮浸膏的微苦和薄荷脑的清凉,
混合成那独特的“凝神”余韵。
柳含烟则带着两个心腹老师傅,
一丝不苟地清理着双层水浴陶锅和特制的细孔铜筛,
每一件工具都擦得光可鉴人,
不留半点痕迹。
“李大哥,”
苏清珞看着倚门而立、
眉宇间凝着寒霜的李烜,
轻声问道:
“那‘凝神烛’…真能奏效吗?
王振身边,未必没有懂药理的…”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李烜声音低沉。
“至少,孙太监很‘喜欢’这份心意,这就够了。”
他目光扫过屋内残余的精油原料。
“清珞,调配精油的柏子仁油、
合欢皮浸膏和提纯的薄荷脑结晶…
咱们工坊的存量,怕是见底了吧?”
苏清珞点点头,秀眉微蹙:
“柏子仁油本就难得,
合欢皮浸膏更需陈年佳品,
薄荷脑的提纯损耗极大。
按你要求的品相,
余量…最多再做两盒。”
原料!又是原料卡脖子!
李烜眼神微凝。
就在他思索如何解决这燃眉之急时,
院外传来陈石头那标志性的大嗓门:
“东家!沈家大小姐来了!
带着好几辆大车!
说是…给咱们送‘香料’来了!”
沈锦棠?香料?
李烜心头一动,快步走出小屋。
工坊老宅前院,
一派与紧张气氛格格不入的景象。
三辆罩着厚实油布、
由健骡拉着的太平车稳稳停着。
沈锦棠一身胭脂红织金缠枝莲纹的锦缎褙子,
外罩雪白的狐裘斗篷,
衬得她肌肤胜雪,明艳照人。
她正指挥着沈家的伙计小心地卸货。
掀开的油布下,
赫然是成筐的上品柏子仁、
成捆的深褐色陈年合欢树皮,
还有好几大包用油纸封得严严实实、
散发着浓郁清凉气息的薄荷叶!
更难得的是,
旁边还有几个密封的锡罐,
标签上写着“暹罗安息香”、
“琼州广藿香油”等字样,
皆是名贵的制香原料!
“李东家,”
沈锦棠看见李烜,未语先笑,
眼波流转间带着商贾特有的精明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听闻工坊近日为‘贵人’备办贡品,殚精竭虑。
锦棠不才,恰有几条南边的商路,专营些香料药材。
想着工坊或有用处,便自作主张,
调了些许‘粗料’过来,
权当锦上添花,聊表心意。”
她话说得漂亮,
将价值不菲的名贵原料轻描淡写地说成“粗料”、“心意”。
李烜看着那堆积如山的原料,心中雪亮。
这世上哪有如此巧合的“雪中送炭”?
沈锦棠的耳目,
怕是早已将工坊的一举一动,
尤其是他额外准备“凝神烛”讨好王振的消息,
探听得一清二楚!
“沈大小姐有心了!”
李烜脸上堆起商人惯有的热络笑容,
拱手道:
“此等上品香料,正是我工坊急需!
解了燃眉之急啊!
这份人情,李某记下了!
不知…作价几何?
李某立刻让徐先生…”
“哎~”沈锦棠玉手轻摆,
打断了李烜的话,红唇微启,
笑容更盛,带着一丝亲昵的嗔怪。
“李东家这就见外了!
些许香料,值当什么?
算我沈家贺工坊得蒙‘天恩’的贺礼便是!
只是…”
她话锋一转,
那双明媚的眸子凝视着李烜,
一副能洞穿人心的样子。
“锦棠倒是对工坊那‘凝神静心’的手艺,
好奇得紧呢。
能入得‘贵人’法眼的雅物,
必有过人之处。
不知…锦棠是否有幸,
能为李东家这‘雅物’,略尽绵薄?
比如…这原料的稳定供应?”
图穷匕见!
李烜心中冷笑,
脸上笑容不变:
“哦?沈大小姐的意思是?”
沈锦棠莲步轻移,
靠近一步,一股淡雅的兰麝幽香袭来,
声音压得更低,带着诱惑:
“不瞒李东家,
我沈家在岭南、闽浙、乃至南洋,
都有稳固的香料药材渠道。
莫说这柏子仁、合欢皮,
便是龙涎、苏合,
只要工坊需要,锦棠也能设法弄来!
品质、数量,绝无问题!”
她顿了顿,眼中精光闪烁,
抛出了真正的饵。
“而且…锦棠还听说,
那位孙公公身边最得用的管事,
最喜清幽檀香,
对浓烈麝香却颇为厌弃。
这调配香韵的讲究,
锦棠或可提供些…小小建议?”
李烜瞳孔微不可察地一缩!
这沈锦棠,手伸得够长!
连王振近侍的喜好都摸得一清二楚!
她提供原料是假,
借机将自己的触角伸入这“宫廷特供”的链条才是真!
“沈大小姐消息灵通,李某佩服。”
李烜不动声色。
“只是这‘凝神烛’炼制艰难,
成数稀少,恐难当‘供应’二字。”
“事在人为嘛!”
沈锦棠笑得如同狡黠的狐狸。
“工坊有秘技,沈家有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