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黑云压墙,星火破围
作品:《我在大明炼石油》 徐文昭那封字字泣血的《安民防流札》,
如同石沉大海,
消失在兖州府衙的深潭里。
县衙倒是象征性地在青崖镇外设了两个粥棚,
几口破锅煮着能照见人影的稀粥,
如同杯水车薪,
瞬间就被汹涌而来的流民冲垮!
官府的麻木与无能,
让绝望如同瘟疫般加速蔓延。
黑石峪新筑的高墙,
成了这片绝望汪洋中最显眼的孤岛。
加固!日夜不停地加固!
条石垒砌的基座已齐胸高,
孙老蔫带着仅存的匠人和部分身体尚可的流民壮工,
顶着深秋的寒风和时断时续的冷雨,
拼命地向上堆砌着巨大的青石条!
糯米灰浆混合着铁砂,
被粗大的木槌狠狠砸进石缝,
凝固后坚逾铁石!
墙头预留的射击孔如同猛兽的獠牙,
新削的尖木桩密密麻麻地斜插在墙顶外侧,寒光闪烁!
瞭望哨上,赵铁头带着几个眼神锐利的年轻匠人,
三班轮值,鹰隼般的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工坊周围的山林和通往峪口的道路。
巡逻队挎着长矛、枣木棍,沿着新墙的内侧往复巡视,脚步沉重。
库房区更是被改造成了小型堡垒,
门窗都用粗木条加固,
只留狭窄的射击口。
陈石头亲自坐镇,
库门钥匙贴身藏着,每日进出物资,
他都要瞪着一双虎目,
亲自过秤、点数、记录!
那本《工坊存留总录》上,
粮食、药材、燃料的数字,
精确到斤两,如同军令!
一粒米,一根柴,都是命!
然而,工坊的“富足”终究瞒不过饥饿的眼睛。
“黑石峪!李记工坊有粮!
堆成山的粮!”
“他们熬粥了!
青崖镇老工坊天天熬!
稠得很!那香味…隔几里地都闻得见!”
“新工坊墙那么高!
里面肯定更多!都是白米白面!”
流言在饥饿的人群中如同野火般疯传!
李烜在青崖镇老工坊开设粥棚、
招工以工代赈的举措,
虽暂时分流了部分压力,
却也将“李记工坊有粮”的信息,
如同灯塔般放大在数十万流民眼前!
希望,在绝望中扭曲成了贪婪和疯狂!
深秋的清晨,寒风刺骨,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在山头。
“呜——!”
瞭望哨上尖锐的竹哨声撕破了工坊的寂静!
“东家!来了!好多人!
黑压压的!堵在峪口了!”
瞭望哨上的匠人声音带着变调的惊惶。
李烜、徐文昭(已从青崖镇紧急返回)、
陈石头等人疾步登上新筑的石基平台(尚未完全完工的指挥台)。
放眼望去——
峪口狭窄的通道,已被黑压压的人潮彻底堵死!
一眼望不到头!
比前几日更加庞大,也更加…危险!
数百名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流民聚集在最前方。
他们不再麻木,眼中燃烧着饥饿的绿光,
混合着绝望催生出的疯狂!
他们推搡着,嘶吼着,如同被逼到绝境的狼群!
“开门!放粮!”
“李东家!行行好!
给口吃的吧!娃儿快饿死了!”
“凭什么你们有粮!
关起门来吃独食!开门!”
“不开门就砸了这破墙!冲进去!”
石块、泥块如同雨点般砸向新筑的围墙!
砰砰作响!
虽然暂时无法撼动坚固的石墙,
但那疯狂的势头,
让墙内所有人都心惊肉跳!
“狗日的!反了天了!”
陈石头眼珠子瞬间赤红,
抄起倚在墙边的枣木棍就要往下冲。
“老子去剁了领头的!”
“站住!”
李烜一把拽住他,声音冰冷如铁。
“看看后面!”
陈石头顺着李烜的手指望去,
倒吸一口冷气!
在疯狂冲击围墙的数百流民身后,
是更多沉默的、如同潮水般涌来的黑影!
数千?数万?
他们暂时被前面的人挡住,
但那无声的、黑压压的压迫感,
比前方的嘶吼更令人窒息!
一旦前排冲破或发生混乱,
后面的人潮会如同决堤的洪水,
瞬间淹没工坊!
“孙老蔫!”李烜厉喝。
“在!”
孙老蔫满头大汗地跑过来,
手里还拎着抹灰的铲子。
“围墙加固暂停!所有工匠!
拿上家伙!上墙头!长矛!
棍棒!弓箭(少量猎户用的)!
给我顶住!
谁敢靠近墙根三丈内,
警告无效,给我射腿!
砸手!别死人!但要见血!”
李烜的命令如同冰珠砸地,
冷酷而精准!
他深知,此刻一丝软弱,
换来的就是灭顶之灾!
“是!”
孙老蔫一咬牙,转身嘶吼:
“抄家伙!上墙!
守住咱们的命根子!”
呼啦!早已被紧张气氛逼到极限的匠人们,
纷纷抓起手边的武器,
在赵铁头的指挥下,
迅速登上新墙内侧临时搭建的木架平台!
长矛如林,棍棒高举,
几张猎弓也搭上了削尖的木箭(箭头未淬毒,但足以伤人)!
冰冷的杀气瞬间弥漫墙头!
“外面的人听着!”
徐文昭深吸一口气,
在李烜示意下,
登上石基平台最高处,
用尽全身力气,对着墙外汹涌的人潮嘶声高喊。
“工坊有粮!但不多!
是给做工的人吃的!
想活命,放下石头!
排队登记!
青壮有力气的,工坊招工!
以工代赈!管饭!
妇孺老弱,去青崖镇老工坊粥棚!
那里有粥!再敢冲击工坊,格杀勿论!”
他的声音在寒风中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