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皂果榨玉液,磐石镇兵锋

作品:《我在大明炼石油

    沈锦棠那句“随你开价”还在工坊里回荡,


    带着不容置疑的灼热与贪婪。


    李烜却只是平静地将那盏燃烧着纯净白焰的“无影”油灯推向她面前,


    灯火跳跃,映着她因激动而微红的脸颊。


    “沈掌柜,无影油,奇货可居。”


    李烜声音不高,却像淬了冰。


    “但工坊的根基,不止一盏灯。


    这油,暂时不出。”


    沈锦棠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妩媚的眸子眯起,锐利如针:


    “李东家,什么意思?


    嫌我沈家给不起价?”


    “非也。”


    李烜摇头,目光越过她,


    投向那沉默矗立的改良分馏塔。


    “无影油是塔尖明珠,


    可塔身之下,还有更多‘真金’未被淘尽!”


    他指向导流管下方,


    几个盛着不同颜色油液的陶罐。


    “你看那中段馏分,


    色如琥珀,粘稠如蜜,


    燃之烟大味冲,看似鸡肋,


    却是…机器筋骨血脉之魂!”


    沈锦棠顺着他的手指看去。


    那罐“琥珀油”色泽温润,


    质地明显比轻油厚重,


    确实毫无燃用价值。


    她狐疑地蹙眉:“此物何用?”


    “此乃‘磐石油’之基!”


    李烜斩钉截铁。


    “润滑万物,减磨抗损!


    车轴、齿轮、乃至火炮炮闩,


    涂此油膏,运转如飞,寿命倍增!”


    他点出的“火炮炮闩”四字,


    让沈锦棠瞳孔猛地一缩!


    她瞬间明白了其中蕴含的巨大价值


    ——这不仅是生意,更是能敲开兵部大门的金砖!


    “磐石油?”


    沈锦棠咀嚼着这个名字,


    眼中精光闪烁。


    “如何得之?比那无影油更难?”


    “难在‘脱胎换骨’!”


    李烜目光转向苏清珞。


    “清珞,看你的了!”


    苏清珞早已静候多时。


    她打开随身带来的一个藤编药篓,


    里面是满满一篓风干后蜷曲如爪、


    颜色深褐的奇特果实。


    “皂荚果?”


    沈锦棠认得此物,


    江南妇人洗衣常用。


    “是皂荚,亦名皂角。”


    苏清珞清泠的声音响起。


    “其果肉富含天然皂素,性烈去垢,


    能剥离油中胶质蜡质。


    ”她取出一枚皂角果,


    用小石臼细细捣碎成渣,


    投入一个盛满清水的陶盆中,


    轻轻搅动。


    很快,水面泛起一层细密的白色泡沫,


    散发出淡淡的草木清气。


    “这便是‘皂素水’,


    我工坊的‘玉液’。”


    李烜解释:“用它来洗这‘琥珀油’,如淘金去沙!”


    “倒油!”


    李烜下令。


    粘稠的琥珀色中质馏分油被缓缓倒入盛着温热皂素水的陶缸中。


    “搅拌!慢!匀!


    让皂素水与油‘相亲’!”


    李烜盯着缸内。


    柳含烟操起长柄木耙,缓缓搅动。


    奇妙的变化发生了!


    皂素水如同无数微小而有力的手,


    疯狂地抓向油中的胶质和蜡质!


    原本浑浊的油水混合物,


    开始剧烈地分层!


    大量黄褐色的絮状物和粘稠的蜡质团块被剥离出来,


    如同污浊的棉絮,悬浮在油水之间!


    而油层本身,


    颜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更加清亮、通透,


    呈现出一种纯净的、流动的淡金色!


    “好一个‘玉液洗金油’!”


    徐文昭看得目眩神迷,


    忍不住击掌赞叹。


    “格物之妙,存乎一心!


    清珞姑娘,真乃妙手!”


    苏清珞微微颔首,


    专注地看着缸内变化,


    不时用手感受缸壁温度:


    “李大哥,水温不可过高,


    否则皂素失效。”


    “静置!”


    李烜盯着分离出的污浊絮状物和蜡块。


    时间流逝,缸内彻底澄清。


    上层,是纯净的、流淌着淡金色光泽的油液,


    中层是浑浊的皂素水和被剥离的胶质,


    下层则沉淀着块状的蜡质。


    “取油!小心别带起杂质!”


    柳含烟指挥着,用特制的长柄木勺,


    小心地将上层淡金色的油液舀出,


    倒入另一个干净的陶缸中。


    “这油…成了?”


    沈锦棠凑近,


    看着那纯净的淡金色油液,


    入手滑腻异常,毫无之前的滞涩感。


    “还差一步!”


    李烜摇头。


    “蜡质虽脱,遇寒仍会凝结如膏,


    堵塞机窍。


    需‘冻取其华’!”


    时值深秋,山谷夜寒露重。


    李烜命人将新得的淡金色油液,


    分装数个浅口陶盆,


    置于工坊外最阴冷的石台上。


    “寒露为引,冻其蜡魂!”


    一夜北风紧。


    清晨,柳含烟第一个冲到石台前。


    只见陶盆中,


    原本澄清的淡金色油液里,


    竟析出了无数细小的、


    如同冰晶雪砂般的白色蜡花!


    它们均匀地悬浮在油中,


    如同金液里撒了一把碎玉!


    “蜡花!真的冻出来了!”


    柳含烟惊喜地叫出声。


    “快!趁冷!过滤!”


    李烜下令。


    匠人们立刻动手,


    将结满蜡花的油液倒入铺着多层致密细麻布的漏斗。


    冰冷的油液透过麻布,


    滤入下方的陶罐,


    变得越发清澈明亮。


    而那些洁白的蜡花,


    则被拦截在麻布上,如同新雪。


    “这蜡花…好生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