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姜宜修

作品:《寒门神童:状元都得抱我大腿喊师兄

    她带去的贵重礼物,被周怀安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连门都没让她进。


    林氏越想越气,咬牙切齿地问向身后的贴身丫鬟。


    “给我说清楚,白天在学堂,到底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楚歌怎么会惹你家老爷发那么大的火?”


    丫鬟战战兢兢地跪下,将白日里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复述了一遍。


    “……就是那个新来的,叫陈川的,才五岁,不知怎么就……”


    “陈川?”


    林氏打断了她的话,眼神阴鸷下来。


    “一个五岁的黄口小儿,就能把我儿逼到这个地步?”


    这里面一定有鬼。


    “他是什么来头?”


    “听……听说是寄住在张员外府里的远亲,好像是……家里败落了,来投奔的。”


    一个家道中落的丧家之犬?


    她扶起还在抽泣的儿子,声音阴冷如冰。


    “一个破落户的野种,也敢欺负到我周家嫡孙的头上来了?”


    “等着,娘给你出这口恶气!”


    ……


    陈川对这一切毫不知情。


    他正跟着一位名叫李伯的老仆,穿过书院的回廊。


    “陈小少爷,到了,这里便是甲字院,以后您就住这儿。”


    李伯推开一间屋子的门。


    房间不大,陈设也极为简单。一张木板床,一张书桌,一个衣柜,仅此而已。


    但打扫得窗明几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竹叶清香。


    “书院有规定,凡是入院的学子,都需在书院食宿,每月只有三日可以归家。”


    李伯细心地为他介绍着。


    “饭食有专门的食堂,衣物也有人统一浆洗。您安心读书便是。”


    陈川点了点头,道了声谢。


    待李伯走后,他关上房门,打量着这个自己未来要生活很久的地方。


    条件比他想象的要好。


    他走到窗前,推开窗户。


    窗外,是一片青翠的竹林,夜风拂过,沙沙作响。


    清冷的月光洒进来,照亮了他平静的脸。


    今日,总算是在这青竹书院站稳了脚跟。


    还意外获得了自由出入藏书楼的权限。


    对他而言,这比任何赏赐都来得重要。


    至于周楚歌,还有张若望……


    陈川并不在意。


    他来到这里的目的,不是为了和一群孩子争强斗狠。


    只有高中,才能为家里洗清冤屈。


    陈川坐在桌前,将那本从藏书楼借来的《大齐律例》摊开在桌上。


    前世作为汉语言文学博士,四书五经早已烂熟于心,倒背如流。


    可这个世界终究不同。


    除了作为敲门砖的制义题目,科举考试中还有论、判、诏、诰、表等诸多文体。


    这些才是真正考验一个读书人经世致用能力的标尺。


    《大齐律例》,便是了解这个世界运行规则的开始。


    他将书册在桌上摊开,借着窗外皎洁的月光,一字一句地默读。


    就在他沉浸其中时——


    “砰砰砰!”


    突兀的敲门声响起,又急又重,打破了竹林的静谧。


    陈川的目光从书页上移开,波澜不惊。


    他才刚住下,除了送他来的李伯,根本不认识任何人。


    张若望更不可能来找自己。


    可这敲门声,似乎又不像寻衅。


    “谁啊?”


    他开口问,声音不大,却很清晰。


    门外静了一瞬,随即响起一个略带喘息的少年音。


    “姜宜修!”


    陈川想起来了。


    白天在学堂里,周怀安点名的四人之一,那个看上去最为沉静的少年。


    他来做什么?


    陈川走到门边,没有立刻开门,而是顿了顿。


    他和这几位可没什么交情。


    门外的呼吸声愈发急促,似乎极为紧张。


    陈川最终还是拉开了门栓。


    门刚开一道缝,一个黑影就“嗖”地一下从他身侧挤了进来,带起一阵冷风。


    “快,关门,关门!”


    来人声音压得极低,透着一股子慌乱。


    陈川依言将门合上,回过头,借着月光看清了屋里的景象。


    那个自称姜宜修的少年,约莫十岁出头的年纪,穿着一身讲究的细棉布学子服。


    此刻却手脚并用,狼狈地往他那张小小的书桌底下钻。


    那书桌本就是为他这五岁孩童准备的,尺寸不大,姜宜修缩手缩脚,把自己团成一团。


    才勉强塞了进去,脑袋还差点撞到桌腿。


    陈川看着他滑稽的姿势,没说话。


    “呼……呼……”


    姜宜修躲在桌下,长长舒了两口气,才探出半个脑袋,对陈川道谢。


    “多谢了。”


    陈川走到桌边,垂眼看着他。


    “这是?”


    “嘘!”


    姜宜修紧张地竖起一根手指,侧耳听了听外面的动静。


    确定没人跟来,才松了口气,咧嘴一笑,露出两颗小虎牙。


    “他们几个跟我玩捉迷藏。”


    他压低声音,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输的人,可是要去镇上最好的点心铺子,请大家吃一个月的糖糕!”


    一个月的糖糕?


    这赌注倒是有趣。


    陈川有些无语。


    就为了这个,几个学堂子弟,大晚上在书院里鸡飞狗跳?


    他打量着桌子底下这位“不速之客”。


    姜宜修的脸上还带着运动后的红晕,眼神清亮,看起来不像撒谎。


    可陈川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你躲我这里。”他平静地指出。“他们就找不到了?”


    甲字院距离姜宜修他们那些学子的院子没多远。


    按理说,这里确实是灯下黑,最危险也最安全的地方。


    “试试嘛!”


    姜宜修满不在乎地摆摆手,似乎完全没察觉到陈川的审视。


    他从怀里摸索了一下,掏出一小包用油纸裹着的东西。


    献宝似的递过来。


    “这是我藏的松子糖,还没被他们发现。你帮我这一次,要是赢了,下个月的点心分你一半!”


    陈川没接那包糖。


    他只是重新坐回椅子上,双脚正好挡在姜宜修身前。


    桌子下的人影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终究没出声。


    陈川拿起那本《大齐律例》认真的继续看书。


    屋子里很静。只能听见翻动书页的“沙沙”声。


    陈川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读书的习惯让他一旦沉浸,便会忽略周遭。


    然而,很快便被闷哼打断了。


    声音来自桌下。


    陈川翻书的手指一顿,视线垂下。


    他那双小短腿前,姜宜修的身体正不受控制地轻微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