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伪考古队

作品:《向阳之路:从东海到天山

    车在戈壁滩上颠簸,扬起的尘土糊在车窗上。巴合提别克握着方向盘,黝黑的脸庞透露出一丝紧张。


    “晓阳,前面那伙人,扎营三天了。”他用下巴点了点远处几顶突兀的帐篷。


    “这伙人说是找古墓,可那地方……”他摇摇头,“离咱们三号泵站输油主管道,直线不到八百米。”


    八百米?太近了。“什么来路?手续看了吗?”


    “市文物局备案的勘探队。”巴合提别克从储物格里抽出一份皱巴巴的复印件递给我。


    “上周报备的,范围标注是‘古河道疑似遗迹’。”


    他顿了一下,浓眉拧着,“可我阿塔(爸爸)说过,这片戈壁底下是整块的石头,老鹰都不在这儿打洞,哪来的古河道?”


    车子停在那片临时营地外围。几个穿着沾满尘土冲锋衣的人正围着一台小型钻探设备忙碌,钻杆正嗡嗡地往下探。


    我推门下车,巴合提别克紧跟着。他高大的身影在我旁边,像道沉稳的屏障。


    “打扰一下!”我提高声音,“我们是长城石油西北分公司技术支援协调部的,例行巡查周边作业情况。”


    “麻烦再出示一下你们的勘探许可证原件和具体坐标范围核准件。”


    一个戴着眼镜、领队模样的中年男人直起身,脸上堆起笑,快步迎上来。


    “哎呀,领导辛苦辛苦!证件都齐全的!”他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证件,“小刘,快把核准图纸拿来给领导看看!”


    另一个年轻人忙不迭送过来一张图。我仔细核对备案号、公章、坐标范围。


    纸面看着没问题,但心里那股不对劲的感觉越来越强。


    巴合提别克家世代在这片土地上放牧,他对地下的了解,恐怕比很多仪器都准。


    “师傅。”巴合提别克忽然开口,指着那台正在工作的钻机。


    “你们这钻头,打下去多深了?听着声儿……不太对劲啊?不像钻土石,倒像是在给硬骨头‘号脉’?”


    那领队眼神闪烁了一下,“没、没什么不对啊,就是正常勘探地层结构……”


    “正常勘探?”巴合提别克往前逼近一步,指着钻机旁边连接的一台不起眼的黑色仪器。


    “那玩意儿,是测震动的吧?勘探文物,用得着这么精密的震动传感仪?我看倒像是……”


    他话没说完,我手机急促地震动起来。是分公司安全科老陈,声音又快又急。


    “晓阳!你在伪考古队现场?立刻控制!”


    “我们刚接到市国安局协查通报!他们提供的许可证电子备案号是伪造的,公章是PS的!”


    “市文物局根本没有这个队!他们真正的目标不是文物!是在测绘地层震动数据,模拟分析管道应力薄弱点!想搞爆破破坏!”


    “全部控制!设备扣下!”我冲着巴合提别克厉声喝道,同时指向那台黑色震动传感仪和正在运转的钻机。


    “那两台!重点看护!一个零件都不许动!”我的声音在空旷的戈壁上回荡着,“巴合提别克!看住他们!”


    “明白!”巴合提别克像头蓄势的猎豹,反应极快,魁梧的身躯立刻横挡在设备操作员面前,大手一把按在钻机紧急制动按钮上!


    “你们干什么!”领队脸色大变,试图冲过来,“我们是合法勘探!你们这是妨碍公务!非法扣留!”


    “合法?”我把手机屏幕怼到他眼前,上面是老陈刚发来的、盖着国安印章的紧急协查令。


    “看看清楚!伪造国家公文,非法测绘国家重要能源基础设施数据!你们想干什么?!”


    他看清屏幕上的内容,瞬间面如死灰,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他身后那几个“队员”也慌了神,下意识想跑,但被闻讯赶来的、我们分公司随行巡线的两个年轻技术员堵住了去路。


    巴合提别克已经手脚麻利地开始拆卸那台关键的黑箱仪器接口,动作带着牧民拆卸帐篷捆扎货物的利落劲儿。


    “晓阳,这东西邪门,”他头也不抬,语速很快。


    “跟我们油田用来监测管道微震动的设备很像,但功率和灵敏度超了起码两个等级!”


    “他们不是在‘测’,是在‘听’!听管道的‘心跳’,找最弱的地方下刀!”


    很快,分公司安全科的人和穿着不同制服的相关部门人员呼啸而至,迅速接管了现场。


    那几个假“考古队员”被一一带离,垂头丧气。


    一个戴着安全帽、头发花白的地质专家蹲在那台被扣下的钻机和黑箱子旁研究了很久,才直起身,抹了把额头的汗,走到我和巴合提别克面前。


    “小同志,多亏你们警惕性高啊!”他语气凝重,指着那台黑色仪器。


    “这不是普通的地震波采集仪,是经过改装的,专门用来捕捉特定频率的微震动信号。”


    “结合他们的钻探深度和点位。”他在地图上点了点。


    “他们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模拟计算在哪个点位、用多大当量的爆炸物,能造成输油主管道最大程度的撕裂破坏!”


    他看向辽阔戈壁下那看不见的钢铁动脉,又看看我们:“这伙人背后,绝对有懂行的‘大老鼠’在指挥!”


    “这手段,这设备,不是普通毛贼能搞出来的。他们这次踩点没成功,但肯定还会有下次!”


    巴合提别克浓眉紧锁,弯腰捡起一块被钻头带出的戈壁石,在手掌中掂了掂。


    “晓阳,老专家说得对。这伙人,心比这石头还硬,还冷!”


    “他们想炸的,不只是我们的管道,还是牧民定居点的暖气管,也是县城的电,更是让娃娃们上学的路!”他把石头狠狠攥紧。


    戈壁的风卷着沙砾打在脸上,但远不及听到“爆破破坏”时的心悸。


    “专家,我们自己的管道应力监测系统,能发现这种‘听诊’吗?”


    老专家摇摇头,神色严肃:“常规的在线监测,主要是针对管道运行状态,比如压力、流量异常。或者明显的位移、腐蚀。”


    “对这种极其细微、从外部特定方向进行的‘被动式’监听,就像有人在远处用听诊器偷听你的心跳,很难实时预警。”


    “除非…我们升级系统,增加更灵敏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但这覆盖戈壁滩的成本……”


    “成本再高,也比不上安全!”我打断他,“巴合提别克发现的异常,就是最好的预警!这漏洞必须堵上!”


    “我马上协调,申请专项经费和技术支持。陈科!”我转向安全科负责人。


    “现场证据,特别是那台改装设备和他们的分析数据,一定要完整保存,移交国安部门深挖!”


    “这些人,绝不能只当‘盗墓贼’处理!”


    “放心,林工!”陈科点头,指挥手下仔细封存设备。


    “这次人赃并获,跑不了他们背后的‘大老鼠’!你们反应太及时了,给我们后续侦查撕开了口子!”


    巴合提别克把那块冰冷的戈壁石放回原处,拍了拍手上的土,看向我,眼神里是对这片土地的守护决心。


    “晓阳,光升级机器不够。人心也得升级。”


    “回去我就找乡里,组织联防队,把这段管道巡得更勤!让那些眼睛发绿光的狐狸,没地方下嘴!”


    狐狸尾巴揪住了,可狐狸还没现形。这场无声的较量,远未结束。


    守护这条能源动脉,守护这片土地上的安宁,需要技术的硬盾牌,更需要无数双像巴合提别克这样锐利、警觉的眼睛。


    我们,一刻都不能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