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直播陷阱

作品:《向阳之路:从东海到天山

    “直播?拍驯鹰?”巴合提别克的声音带着点新鲜劲儿,又有点疑惑。


    他刚从井上回来,手里捏着张设计花里胡哨的名片,“推广旅游?这新鲜。”


    我正埋头跟一份设备采购清单较劲,听到这话抬起头。巴合提别克他那手驯鹰的本事,是祖上传下来的真功夫.


    比风景片里的表演可实在多了。最近上头确实在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推广特色旅游也算响应号召。


    “好事啊老巴。”我把手里的笔放下,“你那鹰飞起来多带劲,拍出来肯定火。谁找来的?”


    “喏。”他把名片递过来,“一个什么‘西域风光’M机构的,姓王的导演,说下午就带团队过来聊聊。”


    名片上印着个挺时髦的名字和电话,背景是喀纳斯的湖光山色。


    “动作够快的。”我嘀咕一句,心里琢磨着别是那种只顾流量不顾实际的团队。巴合提别克的鹰可不是道具。


    下午,人真来了。一辆贴着夸张“西域风光探秘”车贴的越野车停在我们分公司小院门口。


    打头下来个男的,头发梳得油亮,穿着件摄影马甲,脖子上挂着个单反,一脸自来熟的笑,后面跟着两个扛设备的年轻人。


    “巴合提别克老师!幸会幸会!”王导几步跨过来,双手握住巴合提别克的手,使劲摇了摇,又转向我,“这位是?”


    “我是林晓阳,分公司技术支援协调。”我简单介绍自己,没伸手。他这热情劲儿,有点太外露了。


    “林工!久仰久仰!”他夸张地点头,“我们这次来啊,就是想请巴合提别克老师出山,直播展示咱们哈萨克族的驯鹰绝活!”


    “这可是活化石级别的非遗啊!我们平台流量大得很,几百万粉丝,一播出去,绝对让全国网友都看到咱们新疆的魅力!旅游热度‘噌’就上去了!”


    巴合提别克听得眼睛亮了一下。他是真心热爱自己的文化,也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谁不想自己的宝贝被认可呢?


    “那……怎么个拍法?”巴合提别克问。


    “简单!”王导一拍大腿,从马甲口袋里掏出一份打印好的合同。


    “您看看这个,流程和细节都写清楚了。咱们就找个风景绝佳的地方,您带着鹰,展示喂食、呼唤、放飞、捕猎……”


    “哦,当然捕猎是表演性质的,绝对安全!重点是要拍出那种人与鹰、与自然的和谐,还有咱们边疆的辽阔壮美!”


    他把合同塞到巴合提别克手里。巴合提别克文化水平不低,但看这种格式合同,还是习惯性地下意识就递给了我。


    “晓阳,你帮我瞅瞅?这方面你在行。”


    “应该的。”我接过来,职业习惯让我第一时间翻到关键部分,权利义务、费用、保密条款。


    前面几条看着挺常规:拍摄时间地点、肖像权使用、基础报酬……翻到第七条,我眼神顿住了。


    条款七:拍摄地点需包含指定区域(靠近北部山麓),拍摄时间需覆盖每日上午9:00-11:00及下午15:00-17:00,以便完整记录该区域巡逻车辆(含长城石油标识车辆)的日常巡逻路线及时间节点,作为体现边疆企业守护能源安全、维护地区稳定的背景素材。


    他这个指定区域,那地方再往北不远,就是我们的一个关键输油管道节点。


    巡线车?记录路线和时间节点?还特意点名长城石油的车辆?


    推广旅游?拍驯鹰?需要这么精确地卡着巡线车的巡逻时间点拍背景?这背景也太“硬核”了点!


    我抬起头,脸上挤出一丝微笑:“王导,这份合同……挺细致啊。特别是第七条,要求很具体。”


    王导脸上的笑容更热情了:“哎呀,林工真是行家!一眼就看到精髓了!我们做内容嘛,讲究的就是真实!”


    “你想啊,茫茫戈壁,雄鹰翱翔,远处是咱们石油工人驾驶巡线车,日复一日守护国家能源动脉,这画面多有力量感!”


    “多能体现家国情怀!观众就爱看这个!”


    他说的慷慨激昂,唾沫星子都快喷出来了。


    “是很有力量感。”我点点头,手指点在合同第七条那几行字上。


    “不过王导,您这‘背景素材’,要求提供我们巡线车的精确巡逻时间和路线……”


    “这可就有点超出‘推广旅游’的范畴了。”


    王导的笑容彻底没了,眼神闪烁了一下:“林工,你这话什么意思?我们也是为了节目效果……”


    “节目效果需要知道我们核心管线的安保巡逻细节?”我打断他,拿起手机晃了晃。


    “我刚顺手查了一下你们这个‘西域风光’的账号。挺有意思,注册地……显示在境外某个信息中转地。”


    “IP地址也跳得厉害。一个境外背景的团队,这么热心、这么精确地要拍我们能源设施的关键安保信息……”


    “王导,您这‘推广旅游’的诚意,我们有点不敢接啊。”


    巴合提别克猛地看向王导,又看看我,他脸上的兴奋和期待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震惊和愤怒。


    他不懂什么IP跳转,但他听懂了“境外”和“安保信息”。驯鹰是他引以为傲的文化,竟然差点被人当成刺探机密的幌子?


    “你……你血口喷人!”王导指着我的手有点抖,“我们是正规机构!有合法手续的!你们这是污蔑!破坏民族团结!”


    “我们比任何人都希望民族团结,希望家乡好。”巴合提别克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他上前一步,高大的身影带着压迫感,“但你们,不是来做朋友的。”


    “你们是想在鹰的眼睛里,偷看我们守卫的家园!”他一把夺过我手里的合同,狠狠摔在王导脚下。“带着你们的东西,滚!”


    那两个扛设备的小年轻吓得后退一步。


    王导脸色铁青,眼神怨毒地瞪了我一眼,又扫过巴合提别克,弯腰捡起合同。


    “好!好得很!长城石油!林晓阳!巴合提别克!你们等着!”


    “这事儿没完!”他撂下狠话,转身带着人狼狈地钻回车里,越野车轰鸣着,卷起一阵尘土,飞快地开走了。


    小院恢复了平静,只剩下戈壁的风声。


    巴合提别克看着汽车消失的方向,拳头攥得死紧。


    “晓阳……”他转头看我,眼神里是后怕和感激。


    “多亏了你。我差点……差点就把祸害引进门了。”他想起自己刚才差点签字的兴奋,声音有些懊恼。


    “别这么说。”我拍拍他的胳膊,心里也后怕,但更多的是庆幸和一种责任感。


    “是他们太狡猾,披着文化的外衣干见不得人的勾当。”


    “你的驯鹰文化是宝贵的,值得被更多人了解,但绝不能被利用。我们得擦亮眼睛。”


    我掏出手机:“这事儿性质不一般,得立刻上报安保部和当地有关部门。那个境外IP是关键线索。”


    电话接通,我把刚才发生的情况,尤其是合同第七条的具体内容、对方账号的境外背景以及王导最后那句威胁。


    清晰、快速、重点突出地汇报了上去。电话那头的声音也变得异常严肃。


    挂了电话,巴合提别克看着我:“怎么样?”


    “上面很重视,会立刻跟进调查。”我深吸一口气,戈壁干燥的空气带着尘土味,却也让人头脑清醒。


    “老巴,看来想借你这‘活化石’搞事情的人,真不少。以后再有这种‘好事’上门,咱们得更谨慎一点。”


    巴合提别克重重点头,眼神变得锐利如鹰:“放心!我的鹰眼睛亮着呢!想钻空子?门儿都没有!”


    他看向远方连绵的天山,语气坚定,“我们守护的东西,谁也甭想动歪心思。”


    我看着他那股子劲儿,心里那点后怕慢慢沉淀下去,变成一种更坚实的决心。


    是啊,在这片辽阔又敏感的土地上,守护,从来不只是巡线车和哨所的事。


    它藏在每一次看似平常的交流背后,藏在像我们这样每一个身处其间的普通人,那根时刻绷紧的神经里。


    风,似乎更大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