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这招实在是高

作品:《不是说大限将至?你咋越活越年轻

    ”这种人,吃软不吃硬。你越是顺着他,他可能越不耐烦。”


    ”但你若是把礼数做足了,把面子给够了,他就算心里不爽,也不好当场发作。”


    陶道长琢磨了一下,觉得有道理。


    “师兄,我明白了。我们给他足够的尊重。”


    “不,不是尊重。”杜天师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是排面!是天大的排面!”


    他一字一顿地说道:“传我命令,召集山上所有弟子,换上最高规格的法衣、花衣。”


    ”把我们天师府压箱底的那套斋醮科仪的行头都给我搬出来!”


    “什么?”陶道长这次是真的惊了,“师兄,您是说要开坛做法,行斋醮大典来迎接?”


    那可是天师府最高级别的礼仪了。


    “对!”杜天师眼神灼灼,“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天师府,我们整个道门,对秦先生的到来,是何等的重视!”


    “我们这不是在巴结,我们是在送人情,是在给面子!”


    “他秦先生再厉害,也是个人。只要是人,就讲究一个人情世故。”


    ”我们把姿态放到最低,把场面做到最大,他就算不想跟我们扯上关系,也得记下我们赤城山天师府这份情!”


    杜天师的话,让陶道长茅塞顿开。


    师兄这招实在是高!


    这是在用整个道门的礼数,去“绑架”秦先生。


    “我明白了!”陶道长重重点头,神情激动。


    “师兄,这事要是传出去,我敢保证,不止我们天师府。”


    ”全真、茅山、神霄……那些老家伙们,有一个算一个,肯定连夜就得往我们这儿赶!”


    “那才好呢!”杜天师大手一挥,“来的越多越好!场面越大越好!”


    ”我要让秦先生看到,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背后,站着我们整个道门!”


    “是!我这就去办!”


    陶道长躬身一拜,转身快步离去,这次的脚步里,充满了兴奋和干劲。


    ……


    第二天。


    天还没亮,赤城山便被浓浓的晨雾所笼罩。


    仙气缭绕,宛若仙境。


    然而,今天的天师府山门前,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热闹。


    数百名身穿各色道袍,仙风道骨的老道长,齐聚于此。


    这些人,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跺跺脚能让一方修行界抖三抖的大人物。


    全真派掌门赵道长。


    茅山派的林道长。


    神霄派的匡道长。


    上清派的范道长。


    崂山派的孙道长。


    符箓派的葛道长。


    灵宝派的丘道长……


    几乎整个华夏道门的顶尖人物,都来了。


    他们一个个身着最隆重的法衣、花衣,神情肃穆,站在山门前,目光齐齐望向山下的方向。


    半个月前,真人出世的传闻就已经在他们这些顶尖圈子里流传。


    昨天傍晚,杜天师的一通电话,更是证实了这位真人已经到了赤城市地界,并且正朝赤城山而来。


    这还得了?


    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一个个连夜动用各种手段,以最快的速度赶了过来。


    机缘就在眼前,谁要是错过了,那真是祖师爷都得从棺材里跳出来骂不肖子孙。


    然而,他们从清晨一直等。


    等到朝阳初升,雾气散去。


    又等到日上三竿,艳阳高照。


    时间,悄然来到了上午十点。


    山下那条公路上,依旧是空空如也,连个车轮印子都看不到。


    一开始的激动和期待,渐渐被焦躁和疑惑所取代。


    “我说老杜,你这消息准不准啊?”


    一个脾气火爆的红脸老道,是茅山派的林道长,他有些不耐烦地扯了扯自己的衣领。


    “这都几点了?太阳都晒屁股了,怎么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就是啊,杜天师。”旁边一个身材微胖的道长也附和道,“那位秦先生,不会是压根就没打算上山吧?”


    人群开始出现了一点小小的骚动。


    毕竟都是各大门派的掌门级人物,平日里养尊处优惯了,什么时候这么干等过一个人?


    “各位稍安勿躁。”


    杜天师站在最前面,面色沉稳,他抬手往下压了压。


    “高人行事,岂能用我等凡俗的常理去揣度?”


    “我们等了几十年,几百年,才等到这样一位真人出世。如今,多等几个时辰,又算得了什么?”


    他环视一周,话语铿锵有力。


    “我等修道之人,最讲究的便是一个‘诚’字。心若不诚,就算真人当面,也未必会多看你我一眼。”


    “大家再等等,等到午前。若是午前秦先生仍未现身,那便是我等诚心未到,大家先行散去,明日再来。”


    听了杜天师的话,众人虽然心里还是有点嘀咕,但也不好再说什么。


    毕竟杜天师是东道主,又是他牵的头,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于是,一群加起来好几千岁的老道长,就这么眼巴巴地继续等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山下,依旧空空如也。


    “唉……”


    不知是谁,第一个叹了口气。


    这口气,就像会传染一样,瞬间点燃了所有人心中的失望。


    “看来秦先生今日是不会来了。”


    “散了吧,散了吧。”


    “老杜,我们明天再来。”


    众人纷纷和杜天师告辞,脸上的失落掩都掩不住。


    杜天师也是满心无奈,只能拱手还礼,将众人一一送走。


    一场声势浩大的迎接,就这么虎头蛇尾地结束了。


    傍晚。


    夕阳西下,给整个赤城山镀上了一层金边。


    天师府后院的一处凉亭里。


    杜天师、陶道长,还有并未离去,选择在天师府住下的全真派掌门赵道长,三人正坐在一起喝茶。


    白天的喧嚣散去,院子里显得格外清静。


    “故《清静经》有云,‘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我等修道,修的便是这颗心。今日之事,虽有波折,却也正是一场修行啊。”


    赵道长手捻长须,摇头晃脑地谈经论道。


    杜天师和陶道长都含笑点头。


    可就在这时,正准备接话的陶道长,突然神情一滞。


    他猛地抬起手,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打断了赵道长。


    “别说话!”


    赵道长一愣,有些不悦:“陶道友,你……”


    他话还没说完,就顺着陶道长的目光,朝西方天际看去。


    下一秒,赵道长手里的茶杯“哐当”一声掉在石桌上,茶水溅了一地,他却浑然不觉。


    杜天师也早已站了起来,神情前所未有的凝重。


    只见那西方的天空中,不知何时,涌起了大片大片金色的祥云。


    那云层翻滚,如同沸腾的金水,绵延开来,竟有一两千米之长,将半个天空都映照得金碧辉煌。


    而在那翻滚的金色云层深处,一个轮廓若隐若现。


    虽然看不真切,但那股超凡脱俗,俯瞰众生的气韵,却扑面而来!


    三位在道门中地位尊崇的老道长,此刻齐齐失语,心脏狂跳。


    许久,杜天师才从喉咙里,挤出三个字。


    “他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