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唐摄政王,宁王李真!
作品:《穿越晚唐:从负债不良人开始》 李真再看,小夷、师父、阳还真三人在距离龙椅不远的左侧角落,坐在椅子上攀谈。除了师父裴剑圣,其他两人也都穿戴一新。
他们居然还有座?
庭前,除了小皇帝,也只有他们有座。
李真跟着游天一走了过去,和三人打了招呼。高朝世让千牛卫给两人搬椅子过去。五人坐在了一起。
李真刚好坐在小夷旁边。
小夷扭头看看他,上下打量着,啧啧道:“你今天好看多了!”
她是小孩子心性,不记仇。(因为有仇她当场就报了。实在报不了的,那就先记着,比如她姐姐。)
李真看见她就一肚子气,正要怼回去,忽而脑海里飘过白骨堡里白晶晶临终前低头小声说对不起的懊悔模样,心头莫名一软,笑道:“你今天也挺漂亮。”
以往小夷只喜欢吃,不注重穿,常年只穿一身淡绿色浆洗得发白的小袴,哪像今日?
头戴花钗冠,身穿青色翟衣,上面绣着缤纷翟鸟图案,下裳前面是裁剪得体的蔽膝。绶带、玉佩、玉带,能装配的都装配上了,就像个插满了鲜花的小花瓶。
脸蛋上,还被太后涂了两团腮红。看着可爱又滑稽。
小夷听到李真的夸赞,很是开心,笑得合不拢嘴。
其余三人相视一笑。
他二人闹掰,众人为难。他二人和好,众人舒坦。
这时,军神李沉舟也一身披挂站在宫殿门口,他是小夷亲自登门邀请的。
就在一个时辰前,小夷咻地飞上高空落到永乐坊。跟人打听卫国公府的位置以后,几个跳跃,跳进了国公府,对正在晨练打拳的李沉舟道:“新皇一会儿登基,你要不要当回兵部尚书,和鱼天恩斗上一场。”
“要啊!”
李沉舟动作一停,瞪着血红眸子,大声道。犹豫都没犹豫。
“那你快点披戴整齐,到兴庆殿上朝!我也得回去换衣服了!”
然后,咻地又跳上高空,飞到了兴庆宫。
此时。
李沉舟站在大殿门口,除了没拿战戟,和昨日大战邪佛时穿戴一般,威武如军神。
大殿内群臣纷纷低呼出声,不自觉齐齐躬身,仰慕地看着他。昨日,全长安的人都在为他呐喊助威。
连上方龙椅上的小皇帝都准备站起,被高朝世用严厉的眼神制止。
李沉舟困惑地看了小皇帝一眼,心想,皇帝为什么不是九皇子呢?连裴剑圣都没劝动他?这个九皇子可真倔。
看到角落里站起来使劲儿挥手的小夷,以及她身边的九皇子,眼睛一亮,大步走去。
小夷让千牛卫再加把椅子,李沉舟就座,看着穿戴光鲜的众人,顿时心知肚明。
果然一朝天子一朝臣,幸亏自己和这些人关系都不错。而且,自己也喜欢这些人。尤其是裴剑圣。
李沉舟冲裴剑圣笑眯眯拱手,又冲众人拱手,裴旻等人连忙还礼。
和裴旻寒暄了几句,裴旻问起他的眼睛如何,李沉舟说已无大碍,说扁神医真是医术通神。不愧为扁鹊之后。
小夷撇撇嘴,说小小眼疾而已,一会散朝后,让扁六跟着你回府,好好诊治一下。
李沉舟大喜,起身向小夷道谢。
这眼疾困扰他多年,致仕退休也有一小部分原因在此,没想到遇到异人,轻松解决。
这时,钟鼓楼上鼓声密集传来。
辰时已到。
“我们,要不要也站过去?”李沉舟回头看着殿前整齐排列的群臣,问。
一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看向了小夷和裴旻。
裴旻和小夷互相瞪眼,然后看向龙椅前站立的高朝世。这种事,高朝世最有发言权。
高朝世却捧着圣旨,目光直视殿下群臣。就当角落里的六人不存在一样。
按理说,站是肯定要站过去的。哪有大剌剌坐着等封赏的。可问题是,站哪儿?
六人的官爵都已内定,一个个高得吓人。此时过去插队,谁知道往哪儿插?
再说,让一众大高手做这种事儿,也太滑稽了些。
“要不,别过去了。”小夷挠挠头,道。
她不喜欢繁文缛节,是以在兴庆宫,她都不和宫女侍卫接触。在她心里,接受封赏如同领奖一般。这一点倒是和李真的心态一致。
“我觉得也是。嗷,师父?”李真砸吧着嘴,看向裴旻。
“某家也觉得……别过去了。”裴旻揉着眉心,道。
既然这么愉快地决定了,六人就这么很另类地坐在大殿角落,看着高朝世宣读圣旨。
小夷、裴旻、李真三人一脸无所谓,李沉舟、游天一、阳还真三人如坐针毡。
御前赐座算不上稀罕事,太宗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有好几位都享受过。但那是普通上朝,今天却是新皇登基,最为隆重的场合。
所以,距离龙椅不远的左侧角落六人,越发显得格格不入。
高朝世神色庄严,开始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天道循环,代有更易,帝王之业,必归有德。昔我高祖神尧皇帝,拨乱反正,肇开帝业;太宗文皇帝,贞观之治,海内晏然;玄宗孝皇帝以睿智之姿,膺大统之命。即位之初,内靖奸宄,外御强胡,拨乱反正,乾坤再清。
……”
圣旨就像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还是文言文。以李真三本大学中文系的杠杠水平都听不懂。
直听到一半才听到干货,介绍新皇。李真这才提起精神。
说新皇李丁乃宣宗亲孙,相王之子,幼年流落民间,今以代王身份接受大位。
云云。寥寥数语带过。
接下来却是介绍李真。皇帝登位诏书上出现别人的名字就够奇了,更奇的是,介绍李真比介绍小皇帝还要详细。
详细多了。
说宣宗嫡孙、相王嫡长子、九皇子李真于十八年前,被毒后诬陷为不详的猫抱子,几经危难,被高人所救,带出长安,寄养在千里之外的一户宁姓人家。
成年后,九皇子为了隐匿身份,委身当地不良人组织,暗地里却拜师学艺,勤修苦练。学得文武双全。
学成之后,便回到长安,青楼戏作一词《青玉案》便震动长安,被誉为一代词宗。
其后,在大朝会上,词宗李真再谱新词《水调歌头》,更是惊艳朝廷。我大唐诗词,诗以李白为冠,词以李真为绝。大唐风流,被此二人占尽矣。可谓冠绝天下!
高朝世念到这里,停了下来。让千牛卫把李真请过来,顺便把椅子也搬过来。
李真听得脸皮发烫,见千牛卫过来请自己,顿时傻眼。
【念、念圣旨还有念一半停下来的?老师你能不能再离谱点?干脆让六皇子念得了!再说,你让我上去干嘛啊!】
高朝世、群臣、小皇帝、还有身边五人都用期盼的眼神看着他,迫于无奈,李真站了起来,走到老师面前,腼腆地向群臣鞠了个躬,被高朝世不着痕迹地摁在椅子上。
椅子和龙椅并列。李真如坐针毡。
群臣已经见过李真一次,此时见他穿着朝服,更显得长身玉立,风姿特秀。齐齐赞叹,心中好奇,同样是流落民间,九皇子和那个小皇帝一比高下立判,何不直接登基呢?
高朝世又拿起圣旨,继续念。
说在大朝会上,国师化身妖魔,多亏太后邀请多位高人出手,抵抗妖魔,九皇子更是展现了惊人武力,在军神战阵协助下,一剑斩杀妖魔。
【群臣惊呼,看向李真的眼神更加灼热。原来不是词宗协助军神斩杀妖魔,而是军神协助词宗斩杀了妖魔。】
史上罕见的故事式圣旨终于到了尾声。
高朝世大声宣布,“遵太皇太后懿旨,封九皇子李真为宁王,正一品,即日起为大唐摄政王,协助皇上代理朝政,由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即日起,改年号为乾符,钦此!”
宁真眼睛瞪得溜圆。
咹?
咱们可不是这么说的吧!
我要的宁王是逍遥王爷,可不是摄政王爷!
然而,下方归相已经率先拜倒,行稽首礼(额头点地的跪拜礼),三跪九叩,口中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摄政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故意的。有喊摄政王万岁的么?不知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么?
群臣也跟着三跪九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摄政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宁真苦笑,一脸怨念地看着高朝世。
高朝世也在笑,笑得很阴险。
再看看左侧角落里的小夷。
小夷也在笑,笑得很得意。
再扭头看看帘子后的太后。
太后也在笑,笑得很自信。仿佛在说,你就算是孙猴子,也逃不出哀家的五指山!
【李真感受到了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群臣包括归相喊完万岁,趴在地上不动。万岁爷还没让起身呢。
李真看着小皇帝,小皇帝也看着李真。两人都是第一天当万岁爷,都没学过宫廷礼仪。大眼瞪小眼。
李真扭头看向高朝世,高朝世轻声提醒,“快让他们平身呀!”
“众爱卿,平身!”李真挥挥手。他好歹看过宫廷剧。
归相起身,大喊,“谢摄政王!”
群臣也都起身,齐喊,“谢摄政王!”
嗐,彻底坐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