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祭天的意外

作品:《穿越晚唐:从负债不良人开始

    祭天队伍出了朱雀门,直直向南,一直出了外郭城明德门,到了祭祀点圜丘。


    圜丘是个圆形夯土祭坛,有上中下三层。每层高约两米,直径分别为二十一丈、十五丈、九丈,象征天有九重。每层设十二阶,对应十二时辰,周围环绕燎坛。


    祭坛上层中央摆放着一块红木,高约三尺,上书“昊天上帝”四个大字,周边覆以青缎。周围设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诸神位,象征天统万物。


    皇帝的玉辂在圜丘前停下,侍从撩开厚厚轿帘,身穿黑色大裘冕的皇帝从轿子里走了出来,百官终于看到了皇帝。


    近一个月来,首次。


    仪仗队鼓乐齐鸣,奏《豫和》乐章。


    舞队手持羽龠,表演文舞。


    皇帝神色肃穆,率领宰相和众官员,依次排列,面向神位。


    遥遥跪拜。


    然后,在太常寺礼官引领下一步步登上坛顶。


    司天台监正阳还真和太长卿鲁延左右陪伴。


    皇帝亲手向神位祭桌献上苍壁。


    礼官将礼器抬到祭坛上层,献上太牢(牛、羊、猪),向昊天上帝进献食物。


    皇帝再度跪拜。


    然后,鲁延从袖中掏出祝文,长声朗读:“维,大唐咸通十四年正月初一,皇帝臣李漼,敢昭告于昊天上帝……”


    声音苍茫缥缈,像是直入云霄。


    皇帝三次跪拜。伏地不起。


    【祝文才念至一半,突然,昊天神位喀拉一声,裂成两半。】


    皇帝抬起头来,神色茫然。


    鲁延大惊失色,拿着祝文颤抖着不知如何是好,看向号称大唐智囊的阳真。


    百官相顾失色。本朝开国以来,还从未有过此等事情,难道是昊天上帝发怒了?


    皇帝看向阳还真,轻声问道:“阳还真,这是怎么回事?”


    “待臣袖占一课。”


    头扎黑色抹额,身穿八卦道袍的阳还真微微欠身,一手执拂尘,一手探入袖中。


    瞑目不语。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看着他。


    一会儿,阳还真睁开眼,看向群臣,漠然道:“天地交汇,阴阳颠倒。以假乱真,偷天换日。”如同神祇。


    又转过头,俯视仍在跪着的皇帝,面无表情道:“陛下,祭天还要继续么?”


    旁边的鲁延大惊,心想阳还真你疯了,怎敢以这样的口气和陛下说话。


    皇帝却没有动怒,从地上站了起来,意味深长地看了阳还真一眼,转身朝下方群臣道:“大家说,这祭天还要继续么?”


    祭天分为迎神、奠玉帛、进俎、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燎祭九步。这才到了第三步便出了事儿,怎么办?


    下方宰相之一的路岩朝阳还真嚷嚷道,“阳还真,这谶语什么意思?”


    “意思不是很明白了么。”阳还真不阴不阳回了一句。


    路岩看了看中书令裴岫。


    狭长凤目的裴岫低头思索片刻,忽然满面喜色拍手道,“我想起来啦,想起来了,陛下,这是大好事啊!”


    “何解?”皇帝问道。


    群臣一脸问号,归叔夜一脸冷笑,阳还真似笑非笑。


    “我曾经在一本名叫《齐谐》的古籍上看到过,上面记载着,商王武丁在祭天时也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这是感召上苍的表现,其后武丁王果然大兴商朝。史称武丁中兴。表明陛下的心意已经受到上苍感应,我大唐即将迎来中兴之主。”


    路岩、韦保衡等和崔岫一党的官员纷纷点头,赞叹崔相学识渊博。


    归叔夜冷笑摇头,心想,崔岫你个吹牛逼货,你当百官都是文盲么!那《齐谐》一书,书名见于《庄子》,早已失传,你说你看过?编故事呢?


    崔岫看了归叔夜一眼,“归侍中是不是不信崔某的话?”


    “岂敢岂敢,”这种形势下,归叔夜怎能公然唱反调,拱拱手,嘲讽道:“啥时候令公也把《齐谐》借给归某瞧瞧。”


    崔岫冷哼着瞥了他一眼,瞧不上的样子。


    “继续。”皇帝下令道。


    鼓乐队开始演奏《顺和》,将第三步进俎礼仪补齐。


    第四步,初献。


    曲调一换,奏乐换成了《永和》。皇帝作为主祭,端着酒爵,向昊天上帝神位敬酒,只是神位裂开,看着又怪异又尴尬。


    敬酒完皇帝本应再次跪拜的。


    【突然,天空阴沉下来,轰隆一声巨响,一道闪电将祭坛上层劈开。】


    皇帝一个闪身,站到左半边。阳还真眼疾手快,把差点跌进裂缝的鲁延拉到右半边。


    与皇帝相对。


    皇帝面无表情道:“阳还真,这是何意?”


    “天道有感应,感应到了以假乱真,偷天换日。陛下,祭天还要继续么?”阳还真微笑着,缓缓道。


    皇帝看向群臣,群臣看向崔岫,呆若木鸡。


    崔岫皱着眉头不说话。


    皇帝下了祭坛,心里忐忑不安,面上丝毫没有表露,沉声道:“继续!”


    初献完毕是亚献,由三公之一的太尉担任,也是向昊天上帝敬酒。


    但上层祭台已经裂开,百官不得已将祭桌搬到二层祭台。


    太尉战战兢兢端着酒,对着祭桌念起了祝文。


    【结果喀拉又是一道闪电,二层祭台再度被劈裂。】


    太尉大叫一声,跌跌撞撞跑下祭台。


    阳还真带着鲁延也下了祭台,刚才两层祭台接连被劈开,他吓坏了。


    群臣都看着皇帝。归叔夜一脸讥讽地看着崔岫,崔岫看也不看他,一脸铁青。


    皇帝望着被劈了三次的祭台,沉默了好久,道:“送神。”


    鲁延还没反应过来,做了多年太长卿,为人刻板,死守礼法,急道:“陛下,还没有终献呢?”


    “要不,你这个太长卿去终献?”皇帝冷声道。


    亚献由三公来主祭,终献却是由九卿主祭。让太长卿去,再符合礼法不过。


    “呃呃,今日不宜祭天,还是……送神好,送神好。”鲁延磕磕巴巴道。


    乐队仓皇地奏着《雍和》,礼官们收拾完祭品,就算完成了撤馔。


    送神就更简单了。就是皇帝率百官再次向神位行再拜礼,然后奏乐,舞蹈,表示欢送。


    但皇帝却冷冷看着神位,傲立着没有再跪。


    只有乐队奏着《寿和》,舞队表演武舞。


    送神后,礼官将玉帛、祝文、部分祭品移送至“燎坛”(圜丘旁的圆形土坛),点火焚烧。


    这么一场类似闹剧的残缺祭天礼仪就结束了。


    这一切当然是阳还真的手笔,弄点幻术劈开祭坛,对二玄之一的他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目的,就是为了给百官心头埋下阴影。


    这就是阳还真送给小夷的投名状。也是昨日的见面礼。


    皇帝没有进自己的玉辂,而是进了皇后那辆,一进轿子,就对欲要发怒的皇后道:“告诉国师,阳还真有问题,他好像看穿了我们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