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上大朝会见世面
作品:《穿越晚唐:从负债不良人开始》 初一卯时,宁真就起来了。
洗了把脸,穿上二统领给的金丝服,又套上不良人制服,走出了院落。
开始修炼吐纳,连带心剑念力一起练。
脚下不丁不八一站,心念一动,掌中就出现了一柄尺许长的小剑。
随着宁真戟指挥动,无鞘无柄的小剑绕指飞舞两圈,消失。
“哎,怎么能像师父那样变得又长又大又持久?”
宁真叹息道。
忽听上空响起高朝世的声音,“你这心剑还欠点火候,要不,去见见世面?”
一个身穿白袍的高大老人轻飘飘落入院中,正是高朝世的第二副面孔。
“你师父还没醒,杂家对这心剑也不懂。可杂家观这心剑,应该和心胸眼界有关。正好今日大朝会,你便入朝看看吧!”高朝世捻须道。
“大朝会?”宁真眨巴着眼,问,“朝廷的大朝会,我咋进去?”
“杂家正好有个朋友,是朝庭重臣,让他带你进去。”
宁真有点困惑。
老师是太监,太监不是一向和朝臣看不对眼么?再说了,据自己了解,兴庆宫沈太后并非皇帝生母,受皇室冷遇已久,而作为兴庆宫总管的老师能认识什么重臣?
“老师,这位重臣是谁?”
“大唐左相,门下省侍中,归叔夜,归相。”高朝世笑眯眯道。
想不到老师居然有这样的朋友。
“可是,归相会带我入朝么?我只是一个不良人哦。”宁真道。
“不良人怎么啦?你的词宗之名,早已传遍长安,归相很赏识你。”
以高朝世的耳目消息之灵通,又怎会不知道,誉满长安的词宗便是自己的学生。
“啊?老师连这也知道?我那是瞎写的。”
“瞎写都写得那么好,你要认真写,还有李白什么事!”
高朝世哼哼道。
据说有一次玄宗皇帝和杨贵妃赏花,乘兴召当时还是翰林的李白赋诗。李白醉酒,让高力士给他磨墨,挥笔写下《清平调》三首。玄宗看了大悦,赐酒。
高力士不满,随口道了句,“放屁也没有这么快的。”
李白借着酒意,让高力士给他脱靴,并加以奚落。
力士脱靴的美谈在本朝广为流传,但那是李白的美谈,对于高朝世的养父高力士来说,却是耻辱。
“脱了不良人制服,换身常服,和我去归相府上。”高朝世嘱咐道。
宁真换完衣服,到马厩牵出两匹快马,骑马直奔归相府。
到了门口,高朝世向门房禀报。
不一会儿,门房出来,满脸热情把二人带了进去。
这可是宁真这辈子和上辈子两辈子加起来见到的最大的官,有点紧张,目不斜视,双手贴着大腿,装得人模狗样。
归相今日一身礼服,正准备出门的样子。大朝会要开始了,很多事情等着他这位左相呢。
见到高朝世,归相异常热情,握着手请进厅堂。
然后,高朝世指了指宁真,“这是我的学生宁真,《青玉案·初夕》就是他写的。还请归相带他上朝见识一下。”
“见过相爷!”宁真恭敬地行了个叉手礼。鞠躬鞠得很深。
归叔夜连忙扶起,“莫叫相爷,称归相即可。”
过了今日,眼前这位就是君,自己是他的臣子,谁敢给这位当爷?
满意地上下打量,赞叹,“大唐词宗,果然少年英才,英俊不凡。大朝会就要开始了,我们这便上马车。”
宁真受宠若惊。饶是脸皮铁厚,也有点发烫。心里感谢三百年后的辛弃疾。
跟着归相、老师上了马车,归相亲切问起宁真的情况。
能说的也不多,寥寥数语就说完了。就说起老家的事儿。说自己在老家有个小丫鬟,还有一帮不怎么靠谱的不良人兄弟。
说到小丫头连筷子也不会拿,算术也不懂,归相和高朝世脸上都露出哭笑不得的神色。心想,敢说小夷是傻丫头的,全天下也就你一个。
马车很快到了皇城。
三人下车,高朝世向归相拱手道别。
归相带着宁真进了皇城,直奔大社。
大社里已经集齐了一大群官员,见归相进来,纷纷行礼,“见过侍中!”
归相点点头,在大殿里巡视了一圈儿,带着宁真就往翰林院官员群体走去。
“林待诏,这是我的一个学生。他叫宁真,《青玉案》那首词便是他做的。一会儿,你带他上大朝会。”
“侍中大人放心,交给林某安排。”
林待诏年约三旬,相貌清雅,恭敬对归相欠身后,转头看向宁真,笑道:“今日,终于见到我大唐词宗了。”
“见过林大人。”宁真行礼。
“莫叫大人,你我兄弟相称,叫我林兄。来来来,我为你介绍几位深谙诗词的同僚。他们对你也是仰慕久矣。”
宁真额头直冒冷汗。妹的,以后再不装逼了。
归相见他们一见如故,放下心来,转身出了大社,直奔门下外省。
门下外省府衙,一派忙碌景象,都在南郊祭天出行做准备。
祭天的队伍由皇帝皇后为核心,人员包括中省、门下省长官,以及宰相群体(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司天监和太常寺官员。以及其它皇室宗亲。礼仪和服务人员。依仗和护卫人员。
全体队伍大约三千人左右。
门下省负责审核礼仪细节。
归相接过给事中的中书省草拟的礼仪流程文书,“和刘侍郎都审定过了么?”
“已经审过两遍。核定无误。”
归相又细细审了一遍,掏出印章,盖了上去,递给给(ji)侍中,“交给中书省。”
文书又发还到了中书省,中书省下发太常寺,辗转流经各个部门。
辰时的鼓声响起,各部门长官率领核心要员朝朱雀门集合。
大年初一,积雪未化,晨风颇冷。
官员们在风中抱着膀子等皇帝和皇后。
心里都在猜想,皇帝近一个月不上朝,到底在干吗呢?
朝着紫宸殿的方向翘首以待。
不一会儿,皇帝和皇后乘坐的两台玉辂在千牛卫的护卫下,缓缓而来。
归叔夜看向轿帘紧闭的玉辂,看了好一会儿,转头向祭祀队伍里的阳还真看去,阳还真此时也向他看来。
两人意味深长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