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阴魂不散的宋家爹娘
作品:《科举?老子儿孙满堂,遍布朝野》 “老六看得透彻。陛下早已把平衡之术玩得炉火纯青。
今日之事,看似平息,实则只是将明火暂时压了下去。
晋王费尽心机点燃这把火,绝不可能只烧一下就罢休。
他后续定然还有更阴狠的手段。”
宋远廷情绪平稳,看不出任何波澜,但他的话却让几个孩子心中不安。
“爹,那晋王还会有什么手段使出来?”
宋远廷沉吟片刻,似是在梳理纷乱的思绪:
“玉娘之事,攻击的是我宋家门风,试图从道德上摧毁我们立足的根本。
这一招虽被化解,但污名已种下。
我猜想……晋王接下来仍然会从损毁咱们宋家的名声下手。”
大郎闻言,眉头紧锁:“宋家的名声……
能坏咱们名声的似乎……也就只有名杨村的爷奶了吧。”
这一次大郎的反应倒是很快。
其实宋远廷也早就想到了这一点,自打断亲后,宋远廷便再未关注过宋家那老两口。
说实在的,如今他们的死活宋远廷都不知道。
但晋王既然能煞费苦心的找到宋玉娘,自然也不会放过名杨村的宋老汉和宋老太。
哪怕他们还有一口气在,都会被晋王拖出来打压宋家。
“如果晋王真的用爷奶造势,只怕还真不好办。
大渝以孝治天下,陛下更是出了名的孝子。虽说爷奶无良,但陛下可不见得会管那些。
倘若再有人添油加醋,那……”
二郎有些担心,语气中也不由得多了几分沉重。
宋远廷倒是淡然,语气轻松道:“当初断亲时便已留了后手。
放心吧,宋家还不至于连这点风雨都承受不住。
他们若是不来也就罢了,若是来,便让他们好好把这些年欠咱们的都一并还回来!”
接下来的日子,宋家一切如常。
宋家几子兢兢业业的当差,待人接物愈发谨慎。
三郎在生意上也力求透明,不给旁人抓到半点错漏的机会。
至于宋远廷自己,则常常独自在书房看书。
四娘除了每日照顾宋玉娘,还是会同先前一样去医馆坐诊。
照旧是穷苦人免费看病抓药。
宋家的一切似乎都没变,如果非要说变了,那就只是多了一个姑小姐,宋玉娘。
虽说仍有百姓会在茶余饭后谈论宋玉娘,但渐渐的,讥讽和嘲笑变成了对宋远廷的敬佩已经对宋玉娘的怜悯。
不少人也接受了宋家有个出自青楼的姑小姐的事实。
这样的现象对宋家来说原是好的,可宋远廷却十分警惕。
他总觉得晋王不可能让事情脱离自己的控制。
如今舆论反转,晋王真的会什么都不做吗?
果不其然,就在宋远廷琢磨晋王会何时出手时,宋家的门外又来了两个不速之客。
二月二这一天,按照民间习俗,人们要吃春饼、剃龙头。
宋家的孩子们也打算借此机会,一家人好好聚聚,驱散连日来的阴霾。
傍晚,宋府内张灯结彩,厨房里飘出诱人的饭菜香气。
一家人围坐在花厅,气氛难得的轻松温馨。
宋远廷看着儿孙满堂,脸上也不由得多了几分笑意。
就连宋玉娘也被请了出来,坐在末座,虽然依旧沉默,但气色明显好了很多。
然而,就在家宴即将开始时,府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极其刺耳的哭嚎和叫骂声。
“宋远廷!你个丧良心的王八蛋!你儿子当了大官你就忘了爹娘啊!
你给老娘滚出来!天杀的哟!
老娘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儿子,如今富贵了就不认穷爹娘了!你的良心被狗吃了吗?”
苍老的声音尖利而怨毒,吵的来往行人都不禁纷纷驻足。
一些不知内情的百姓开始议论起来。
“这宋家可真是热闹。前段时间来了个青楼的姑小姐。今天又来了两个穷爹娘。”
“是呢,等着看吧。又有热闹了。”
门外人越聚越多,门房见势不妙,立刻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禀报:
“老爷!不好了!门外来了两个穿着破烂的老人。
赶着一辆破板车,堵在门口又哭又骂,说是……说是您的爹娘!”
几个儿女闻言霍然起身,就连素来老实的大郎都满脸愤怒:
“他们还有脸来?当年他们是如何欺负父亲,又是如何将姑姑推入火坑的?
我们早就已经断了亲,他们哪还有脸找上门来。”
“大哥说得没错。爹,我这就去把他们轰走!
当年断亲文书白纸黑字,难道还怕了他们不成?”
五郎性子急,撸起袖子就要往外冲。
“站住!”宋远廷厉声喝道,五郎立刻哑火了。
宋远廷起身走到五郎身边,抬手便给了五郎一下子:
“怎么这么多年还是没有半点长进?让你记的道理都记到狗肚子里了?
你去把他们赶出去,最后落人口舌的不还是我们自己?”
五郎委屈巴巴:“难不成就听他们在外面骂吗?若不说清楚,旁人还真以为咱宋家怎么他们了呢!”
宋远廷无奈笑笑,而后轻叹了口气,沉声道:
“既然戏台子都搭到门口了,我们不去唱一出,岂不是辜负了晋王殿下的一番美意?
走吧,随我出去,会会你们那两位多年不见的爷奶!
我倒要看看,他们今日还能演出什么花样!”
宋家子女跟在宋远廷身后,一家人刚出了门,眼尖的宋老太便疯了似的冲上前来。
可因为有下人挡着,那老太婆愣是连宋远廷的衣角都没碰到。
没有办法,宋老太只能撒泼打滚,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你个不孝子!王八蛋!你有钱了,就不管爹娘了。
老三死了,老三家的两个儿子日日虐待我们。
要不是你害死老三,我们能落得这样的下场吗?”
宋老太边哭边骂,除了宋远廷害死老三那句,其他的话倒也都是真的。
宋远廷这才知道,原来宋远志已经死了。
不过他倒是挺奇怪的,按着当初宋老太的身体状况,她应该死在宋远志前面才对啊。
可看眼前这个气势,倒好像半点不输当年的“风采”。
宋远廷居高临下的看着宋老太,直到老太婆的哭声小了些,才朗声道:
“这位大娘,您怕是认错了吧!我宋远廷早就没有爹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