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燕王做局

作品:《科举?老子儿孙满堂,遍布朝野

    燕王府,大门紧闭,御林军甲胄森严地守卫在外,隔绝了所有的窥探与往来。


    府内,华丽的厅堂里一片狼藉。


    碎裂的瓷片、倾倒的桌椅、撕扯烂的字画散落一地。


    燕王衣衫略显凌乱,发冠微斜,面容因极致的愤怒而扭曲。


    他双目赤红,胸膛剧烈起伏,喘着粗气,怒吼道:


    “宋远廷!老匹夫!安敢如此害本王!”


    燕王猛地一拳砸在紫檀木桌上,发出沉闷的巨响:


    “还有晋王!本王的好哥哥!你们都给本王等着!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燕王嘶吼着,声音因愤怒而沙哑。


    他将一切失败都归咎于宋远廷的“狡猾”和晋王的“伪善”,全然忘了是自己步步紧逼,手段用尽在先。


    在他看来,若非宋家投靠晋王,屡屡坏他好事,他怎会落到被父皇禁足思过的地步?


    这奇耻大辱,唯有鲜血才能洗刷!


    燕王府的几名心腹幕僚战战兢兢地垂首立于下方,大气也不敢出。


    直到燕王发泄得差不多了,其中一位年纪稍长的青袍文士才小心翼翼地开口:


    “殿下息怒,保重身体要紧。如今陛下虽下旨禁足,却未废黜爵位,可见圣心未彻底离弃,我等尚有转圜的余地。”


    “转圜?如何转圜?”燕王猛地转头,目光如刀般射向那文士:


    “本王如今连这府门都出不去!外面全是御林军!那宋远廷和晋王,此刻怕是正在举杯庆贺呢!”


    那青袍文士姓廖名沉,府中皆称其廖先生,乃是燕王最为倚重的谋士之一。


    廖沉心思缜密,善于谋划。


    他上前一步,低声道:“殿下,越是此时,越需冷静。


    愤怒于事无补,唯有静心谋划,方能寻得一线生机,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燕王深吸几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怒火,盯着廖沉:


    “先生有何良策?莫非还要等?本王等不了!


    那宋家必须除了!若非他们,本王何至于此!”


    廖沉的眼中闪过一丝阴冷的光芒,缓缓道:“殿下,打蛇打七寸。


    宋家如今看似花团锦簇,一门双状元,又与安王府联姻,圣眷正浓。


    但其根基并非毫无破绽。其立足之本,一在圣眷,二在清名。


    若能毁其清名,动其圣眷,则其大厦将倾。”


    “如何毁?”燕王急切追问。


    廖沉捋须沉吟片刻,道:“宋远廷老奸巨猾,宋明信谨慎沉稳,宋明仁滑不溜手,宋家父子皆非易与之辈。


    但……这宋家也并非铁板一块。据属下所知,宋家还有一个女娘,醉心医道。


    如今经常给京中的达官显贵治病。或许这女娘就是一个突破口。”


    “一个女大夫?能有何用?”燕王皱眉,有些不以为然。


    “殿下,医者,悬壶济世,亦能杀人无形。”


    廖沉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森然寒意:


    “若有一位身份尊贵,且与咱们关系匪浅的大人,服用了宋四娘的药,突然病重,甚至薨逝。


    殿下以为,届时宋家当如何自处?陛下又会如何看宋家?还会认为他们是纯臣吗?”


    燕王眼中骤然爆发出亮光,但随即又疑虑道:


    “此计虽妙,但也会折损咱们自己人啊。若官职低微,很难引起父皇注意。


    可若官职过高,这买卖似乎又不大合适啊。”


    廖沉显然早已思虑周全,从容道:“殿下放心。


    这人选小人已为殿下想好了。


    礼部尚书王轩近来身体常有不适。


    王大人位份够高,又体弱多病,骤然过世不会过于突兀。


    最重要的是,礼部的左右侍郎都是咱们的人,等到尚书之位空缺,再让安排人向陛下力荐,这礼部自然还在殿下手中。”


    燕王点点头,觉得廖沉的话很有道理。


    “可如今本王被禁足根本出不去,如何安排此事呢?”


    廖沉微微一笑:“正是因为殿下被禁足,眼下才是最好的时机。


    一来陛下不会怀疑此事是殿下所为。不仅如此,陛下还会认为王大人之事就是晋王与宋家急着打压殿下。


    一旦怀疑的种子在陛下心里埋下,那宋家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甚至晋王,也会惹上一身腥臊!”


    燕王听着这环环相扣的毒计,脸上的怒容渐渐被一种阴冷的兴奋所取代。


    他仿佛已经看到宋家声名扫地、晋王焦头烂额的情景。


    “好!好计策!”燕王抚掌低笑,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


    “就依先生之计!此事交由先生全权处理,所需银钱人手,尽管调用!


    务必做得干净利落,绝不能再出任何纰漏!”


    “属下遵命!”廖沉躬身领命,嘴角勾起一抹阴笑:


    “殿下只需静候佳音。此次,定要让那宋远廷,尝尝痛失至亲、百口莫辩的滋味!”


    廖沉深知陷害宋家之事必须做得天衣无缝。


    为了避免夏侯桀的事情再次发生,廖沉特意辗转寻到了王轩夫人娘家一位贪财好利的远房表亲。


    许以重金后,此人便开始在王夫人耳边吹风,极力夸赞宋家四娘的医术如何高超。


    尤其擅长调理老人家的陈年旧疴,连宫中贵人都时有请教,将其誉为京城第一女神医。


    王夫人也早就听说过宋家女儿的医术,只是她打心里瞧不起女郎中。


    眼下,王轩久咳不愈,就连太医院开的方子吃了几副也不见大好。


    王夫人爱夫心切,再加上耳边常有人吹风,便动了试一试的心思。


    王夫人让贴身婢女前往医馆,请四娘过府为王轩诊脉。


    对于四娘来说,朝中的党争她素来不懂。自然也从不关注哪位大人是哪位王爷的人。


    在四娘看来,王轩就只是一个病患。


    四娘跟着王家婢女一路到了王府。


    诊脉之时,四娘发现王尚书确是年老体虚,风寒入里,兼有痰湿之症。


    她开了剂温和的方子,以扶正祛邪、化痰止咳为主,皆是稳妥的药,并仔细叮嘱了煎服之法。


    承诺不出一月便能根治。王夫人千恩万谢,还特意封了重金以表心中谢意。


    可就在四娘离府后,一个被廖沉买通的小丫鬟按照指示,在煎药时,悄悄将一小包无色无味的粉末混入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